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 推荐

探讨出手该出手时就出手要求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8227 浏览:81518
论文导读:给学生念了一篇“下水作文”:矮墩墩、胖乎乎的身材四平八稳,圆圆的脸庞顶着一头蓬松的卷发,显出一副极不安分的样子。“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大嗓门总能给人做好迎接的准备……读完后问:“这是写谁呀?”学生们异口同声地答:“黄老师!”学生对老师的那份敬佩之情写在了脸上,同时感触很深:原来平凡也可以写得那么富于个
摘 要:教师是否该“下水”作文,什么时候“下水”作文?我认为该出手时就出手,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教师该出手;指导学生构思作文,教师该出手;评改作文,教师该出手。
关键词:教师;出手;下水作文
教师“下水作文”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了,教师是否该“下水”,什么时候“下水”,教育界存在着较大的争议。从教二十余年来,我对“下水作文”有自己粗浅的看法,认为该出手时就出手。既不反对“下水”,也不大肆提倡“下水”。正如白居易所言:“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教师如何掌握“下水”的时机呢?

一、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教师该出手

学生对作文是否感兴趣在小学阶段已基本形成,中学是他们学习生涯中又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作文要求相对提高,学生很容易产生畏惧心理。教师应及早抓住契机,重新培养学生的兴趣,力求感兴趣的更感兴趣,不感兴趣的变为感兴趣。特级教师于漪说过:“教师如果有本领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未知欲激发起来,教学就成功了一大半,学生学会学习语文就有了良好的起点,就不以为苦,从中获得乐趣。”作文也一样,从初一学生抓起,让他们有一个良好的起点,今后的路就走得比较顺畅。万事开头难,教师一开始就以大道理说教,往往收效不大,此时,教师就该“下水”了。我在给初一新生上第一节作文课时,指导写一篇自我介绍,发现学生大多认为自己其貌不扬,和别人一样,都是两只眼睛、一个鼻子、一张嘴、两只耳朵、两手,写得没意思。针对这种心理,我先给学生念了一篇“下水作文”:
矮墩墩、胖乎乎的身材四平八稳,圆圆的脸庞顶着一头蓬松的卷发,显出一副极不安分的样子。“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大嗓门总能给人做好迎接的准备……
读完后问:“这是写谁呀?”学生们异口同声地答:“黄老师!”学生对老师的那份敬佩之情写在了脸上,同时感触很深:原来平凡也可以写得那么富于个性,生动有趣。正当学生笑得不可开交、乐此不倦的时候,我趁热打铁进行作文指导,在一片融融的欢乐声中学生完成了进中学以来的第一篇作文,创作热情还极高,畏惧心理还没来得及产生就灰飞烟灭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当一个人不仅是在认识世界,而且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关键时刻运用“下水作文”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指导学生构思作文,教师该出手

教学生习作,目的是让他们学会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技能。这种技能包括遣词造句、修辞语法、布局谋篇等。学生的知识较零散,缺乏系统性,没有章法,常常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于是便期待老师能给出一些范文。范文的实质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一种对话,是引起共鸣的媒介。好的范文能给学生以启发,是完成“仿写——创新”的载体。但老师不可能每次都能找到合适的范文,此时出手“下水”示范便水到渠成。小鸟习飞,小孩学步,无不说明需要牵引的道理。
有些教师认为,教师“下水”,束缚了学生的思想,强加给学生固定的模式,千人一面。我认为,当今的作文已趋向话题作文,只要与“话题”有关,写作材料、观点感情、文章体裁、语言风格都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自由选择,它激励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张扬了学生的个性,是语文素质教育的充分体现。教师“下水”,只代表个人的观点感情,与形式多样的作文思路和立意相比,不过是沧海一粟,不足以以点带面。
但是,语文教师工作量很大,要想篇篇“下水”,次次亲躬是难以达到的,所以教师应在全班学生都感到困难,不容易达到预期目标的时候再出手,“下水”试试温度,尽量做到雪中送炭、暑中送水。比如,学生最头痛的就是材料的选择,缺乏新意,不是爸妈顶着严寒背我上医院,就是老师冒着倾盆大雨给我补课,要么就是同学间闹别扭又和好了……诸如此类无病的,不胜枚举。生活中是不是没什么好写呢?不是的,是学生没有细致地观察生活,对生活没有用心去体验,什么都是司空见惯,不善于捕捉到点点滴滴并付诸表达。此时,老师就要出手了。如写《我最敬佩的一个人》时,由于学生觉得身边熟悉的人都没什么可值得敬佩的,非常之平凡,于是我给学生念了自己的一篇作文:
老爸离我远去已有十多个年头了,可他永远是我最敬佩的人。
老爸说话风趣幽默,待人宽厚仁慈,秉性正直无私。我和老爸是多年父女成朋友,背对联是我们的共同爱好,常以背到对方答不上为荣。去游泳,老爸会随口来一句:“千论文导读:,改进教法呢?为了从繁重的作文批改中跳出来,我便采用与中考相接轨的方法,实行学生交叉改作文,给出作文的A、B、C、D等级标准,如A等级标准:极少甚至没有错别字,句子通顺,语法正确,语意流畅,层次分明,结构合理,选材新颖,立意创新,有真情实感……批改作文的同学根据标准,给批改的作文归类等级,然后在文章后提出修改意见,当学
年古树当衣架。”我忙答:“万里长江作浴盆”;乘凉时,老爸仰天长呤:“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能下?”我哈哈一笑:“地当琵琶路为弦,哪个敢弹?”
工作了,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我心里不痛快,老爸意味深长地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霎时,一股热血涌上心头,无穷的力量在身上积攒……
教室里响起阵阵掌声,这掌声是为老师的精彩作文,也是为自己从中有所启示而喝彩。写大事必不可少,写小事也别有风味。学生从此注意生活细节,全情投入生活,用心灵去体验自然与社会,作文不再难以取材,感情不再干巴巴,教师的“下水作文”起到了引导和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评改作文,教师该出手

初中生作文中出现的问题以语言表达居多。传统中,教师批改时从大到全篇结构编排、句子的选用,小到标点符号、字词的增删调换入手,旁批、眉批、脚注使作文本变成一片触目惊心的红色。我觉得,这是对学生作文心理的一大打击,给学生套上所谓的标准答案,单调、枯燥,令好不容易调动起来的兴趣骤然冷却。另外,这样批改作文,费时费神,若以改一本作文需10分钟,一个班50人,每个教师需要500分钟才能改完一次作文,一个学期改8次,语文老师疲于应付改作文就已苦不堪言,哪有时间和精力钻研业务,改进教法呢?
为了从繁重的作文批改中跳出来,我便采用与中考相接轨的方法,实行学生交叉改作文,给出作文的A、B、C、D等级标准,如A等级标准:极少甚至没有错别字,句子通顺,语法正确,语意流畅,层次分明,结构合理,选材新颖,立意创新,有真情实感……批改作文的同学根据标准,给批改的作文归类等级,然后在文章后提出修改意见,当学生本人拿到自己的作文后,根据批改意见,对照所得等级的标准再次修改作文。刚开始,学生觉得有困难,于是,我就以自己的一篇作文《我的葵花宝典》为例,教学生评改的步骤。
“呵呵,你又拿第

一、怎么搞的,回回语文比赛你都拿第让不让人活呀?有什么祖传秘方不分享吗?”

嗨,别以为这是同学们在埋怨我,其实他们在善意地开玩笑。于是我狡猾地眨眨眼:“祖传秘方没有,倒是有本葵花宝典,要不要看呀?”
“在哪,在哪?”一围上来。
“这里,这里呗!”我得意地指指脑袋。
“切——”一做晕倒状。
……
第一步:通读全文,根据作文标准归类,评出作文等级。(经讨论评议给A等)
第二步:给出修改意见。(前后文写得都挺风趣的,只是文中有关辅导同学学习语文时情节上有点老套,语言风格不一致)
第三步:文章作者根据修改意见,对照作文标准进行修改。
第四步:优秀作文推介。(推荐者写出推荐理由,在讲评课上推介)
这样进行评改作文,有效地将评和改结合在一起,以生生互动为主,师生互动为辅,教师的负担大大减轻,同时学生能集思广益,修改作文时摘自:毕业论文格式www.7ctime.com
胸有成竹,作文推介时底气十足,作文水平大大提高。我教的班级,学生考试时作文的得分都是很高的。
综上所述,教师“下水”作文是有必要的,但得抓住时机,还是那句话:该出手时就出手,该“下水”时就“下水”。逢“水”便下,很可能助长学生的依赖心理,反而有弊无利。
(作者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城县古砦仫
佬族乡龙美中学)
  •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