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议浅谈任务驱动法在《机械基础》教学中革新运用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346 浏览:22612
论文导读:
任务驱动法是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方法,适用于学习操作类的知识和技能,《机械基础》 以技能训练为主线,相关知识为支撑,将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有机结合的一门课程,因此采用任务驱动法尤为合适。 任务驱动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区别很大,它的特点之一就是围绕任务展开教学,使“教与学”变得生动有趣、易于接受。通过提出任务,激发兴趣,引导思源于:论文格式范文网www.7ctime.com
维,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一、任务驱动法的特征

所谓任务驱动法就是在学习课程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它要求“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机械基础》是一门实践性较强、内容涵盖面广的课程,因此采用任务驱动法特别适合于《机械基础》的教学,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知识和技能。通过合理布置每节课任务,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解决生产加工中实际问题的能力。简而言之, 任务驱动法在《机械基础》教学中的创新应用可简单概括为 “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特征。以任务为主线,将教学内容巧妙的隐含在任务中;以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如何去寻找、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点拨下,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精心设计任务

1.趣味性与成就感的统一

爱迪生曾说过“兴趣可以创造出人间奇迹”。任务的设计要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出发点,以满足学生的探究为主观愿望,以完成教学任务为最终目标。其出发点、主观愿望和最终目标是相互制约的统一体,任何一个环节的差错都会使课堂教学失败。

2.灵活性与具体性的关系

在设计“任务”时,必须考虑到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容易让学生调动原有的智力背景来建构新的知识体系。其认知目标一般可以采用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的学习水平。了解主要指学生能够记住或复现已学过的知识和操作方法;理解指学生对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及操作方法,能用自己的语言或动作进行表述、判断和直接运用;掌握指学生能用所学过的知识和操作方法去解决新情况下的简单问题。

3、目标明确,“大”有“小”

“任务”设计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求教师在提出一个阶段目标的总体框架上,把总目标细分成一个个的小目标,在小目标内,设置任务,通过这些 “任务”学习,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

三、构建高效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有很多种,在实际教学中需按不同的情况区别对待。针对《机械基础》的学习,主要从以下5个方面设计教学模式。

1、 创设情境、提出任务

在《机械基础》授课中,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景,引导学习者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因为在“情境”的媒介作用下,那些生动直观的形象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联想,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知识、经验及表象,从而使学生利用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或“顺应”学习到的新知识。因此,在 “任务”设计时,以“任务书”的形式下达任务,多联系学生的生产实践,生产加工实例,实习,多采用图片,视频等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通过创设的问题情境,把所要学习的内容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任务主题中,使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达到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

2、 通过分析确定重、难点任务

任务书下达后,可以将学生合理搭配进行分组,将学习优秀的、一般的、不爱学习的合理搭配,让学习优秀的起到好的带头作用,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前进行任务分析和讨论、通过查阅资料、预习课本等方式使学生对任务的解决有了初步认识。上课后,首先由学生按组展示任务的完成情况,师生共同进行任务分析,提出解决任务需要做哪些事情,即提出问题。

3、对重、难点任务进行探索研究

问题提出后,就需要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自主探索、互助协作开展探究活动,寻找解决任务需要用到的相关知识。通过学生围绕主题展开学习,查阅信息资料,进行尝试探索,完成对问题的理解、知识的应用和意义的建构。教师只是一个辅助者论文导读:
和指导者,只是起着画龙点睛的主导作用。因此,要注意观察学生,发现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多给学生辅导和鼓励,让每个学生都能自由地、大胆地去完成任务。

4、检验与评价

任务的完成好坏也要在任务设计中予以考虑,这样在实际操作中进行检验与评价时就不会出现自己预想不到的结果,以免仓促之间没法解释或离题太远。当然原则上检验与评价以鼓励为主,可以这样说,学生做的永远是对的,问题出在教师的引导上,这样我们就容易理解了。应关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以及获取知识的经验与教训,使其真正得到提高。不应过多地看重学生所获得知识的对与错。课堂评价是对学生能力的客观评价,应该既符合社会的要求,又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要特别注意,不仅要指出学生的优点,也要看到学生的弱点,这样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5.知识拓展和细化

任务的完成不等于学习的结束,对于学生来说,求知欲的强弱与教师的引导有很大的关系。学生的水平有很大的差距,因此任务的设计是有弹性的,那么完成的好坏也是有差距的,所以“不能让学生吃得太饱,也不能让其饿着”,这就是教学过程结束前对知识进行扩展和细化,即对于完成任务好的学生应提出扩展的意见,对有难度的学生应给出细化的要求。
任务驱动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导,教师加以引导的教学方法,教师主要是在方法上进行引导,学生则主要时间花在动手摸索上。使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学得快,学得牢,其教学容量也远远超出了传统教学在同等时间内的知识量,既实现了大纲的基本要求又能使每个学生依据自身能力获得最大收益,充分挖掘了不同层次学生的潜力,贯彻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