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探索规划设计城市给排水工程规划设计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9080 浏览:83445
论文导读:
摘 要:随着城市发展进程的加快及路网建设飞速发展,市政排水工程建设也飞速发展。市政排水工程是收集雨水、防洪排泄、处理和排除城镇生活和工业污水、保护自然水资源、创建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的基础设施工程。文章主要结合工程实践,着重分析了某市道路的排水系统的现状,并针对道路雨水系统和污水系统两个方面设计中应注意的要点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城市道路;排水现状;雨水系统;污水系统
1 前言
随着城市道路路网的发展及城市规模的扩大,为方便出入与过境交通,各地正大力兴建各种迎宾大道、城市快速路、连接线工程等。这些道路大多位于城市边缘地带,甚至规划区外,沿线土地现今也得到大力开发和快速的发展, 但城市边缘区道路排水管网设计与市区规划道路有着不同的特点,本文对某市边缘区道路排水工程规划设计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希望对同行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 工程概况
某市边缘区道路排水工程,道路总长约2.4km,路幅宽度为54m,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本工程衔接的道路主要有排洪渠、给水管、南排河截污管、通信管线、电缆沟及10kV 架空电线。
3 排水管网设计的现状
由于项目经过的路线不属于城市主城区,且道路两侧用地性质不确定,规划部门无法提供各种管摘自:本科毕业论文评语www.7ctime.com
线的规划资料。因此,本项目排水管网设计存在一些困难。

3.1 排水走向与设计参数

项目要求排水管道同步实施,但由于缺乏规划资料,污水走向方案、服务面积,雨水汇水面积、参数的选取等均存在不确定性。

3.2 排水管道横断面布置

笔者在从事道路排水设计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设计单位的图纸,管线标准横断面图中仅仅标识雨、污水管线位置。尽管从排水本身而言,敷设在非车行道下,便于施工和管理维护,但由于地下管线种类繁多,且管线权属部门不同,有时建设资金安排不同步,不能在道路施工期间同步安排管线建设。在非车行道宽度有限的情况下,这种缺乏管位综合考虑的做法,势必导致今后“拉锁马路”现象。本项目存在同样问题,规划部门无法提供管线规划走廊,因此设计前期需与规划部门进行沟通解决。

3.3 管线过街预留

根据该市规划技术管理相关规定,新建、改建的城市道路五年内不得挖掘。因此,在缺乏规划指导情况下,如何解决其它管线的过街预留问题值得探讨。

3.4 管道与涵洞的交叉处置

由于该地段处于平原地区,目前两侧大部分为农业用地,考虑灌溉和排洪需要,全线设计涵洞达50道左右,排水管道与涵洞的交叉处理与配合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4 排水系统设计研究

4.1 管线横断面布置

由于主管部门不同,本项目存在多种管线不能与道路同步实施,设计经综合考虑,将本次实施的雨、污水管道布设在非机动车道下,且避开车辆轮迹线的位置,预留管线走廊均布置在较宽的绿化带下,避免今后破路铺设。

4.2 排水参数选择

(1)雨水设计参数
全线设置雨水管道,排水设计结合具有排洪功能的涵洞分段排除,以减小管径和埋深。由于地处平原地区,地形起伏不大,考虑到今后城市化路网形成,雨水汇水面积主要考虑道路两侧200m范围。雨水暴雨强度采用该市西区2年一遇暴雨强度计算公式:
q =1520.044/(t+

4.007)0.488

其中: q--设计暴雨强度(L/s·ha);
P--设计重现期(年),本工程取2年;
t--降雨历时(分),t=t1+mt2。t1为地面集水时间(分钟),本工程取10,m为折减系数,本工程取2; t2为管内雨水流行时间(分钟)。
设计流量计算:
Q =qΦF
其中: Q--雨水设计流量(L/s);
Φ--径流系数,本工程取0.65;
F--汇水面积(ha);
(2)污水设计参数
根据该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土地利用规划图(远期),本工程所在区域用地性质主要为居住用地及公共设施用地(教育用地)。结合《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单位居住用地用水量指标为1.5~2.3万m3(km2·d),本工程取2.15,即2.50L/ha·s,设计污水量按用水指标的85%计,即单位居住用地污水量指标2.12L/ha·s;单位公共设施用地用水量指标为1~1.5万m3 (km2·d),本工程取1.3论文导读:使用。因此,雨水设计不以灌溉涵洞作为排水出口,管道与其竖向间距不超过规范要求。根据汇水面积及分段情况,雨水管道与排洪涵洞交叉处设置涵洞附井以方便雨水接入与管道检修。污水由于受规划出口方向限制,不能以涵洞作为排放口,且长距离布设必然会出现与涵洞竖向交叉的情况,考虑到排水的安全性,在污水与涵洞竖向交叉时
,即1.51L/ha·s,设计污水量按用水指标取的85%计,即单位公共设施用地污水量指标为1.28L/ha·s。

4.3 管线过街预留

排水设计每隔120m~150m预留支管及检查井(穿越绿化带),以便两侧地块的雨污水接入。其它专业管线由于缺乏基础资料,过街位置、管径大小等无法确定,难以按通常方式预留过街管槽。但从长远看,道路两侧今后的发展可能对电力、通信、燃气等其它管线存在需求。针对实际情况,设计在道路交叉口及间隔500m左右预埋过街管,以备今后改造、新增地下管线使用。同时,与道路工程协调,使部分涵洞兼具管线预留通道功能。
预留过街管采用直径1m的钢筋混凝土管,管顶覆土不低于2m,为标识清晰及方便今后穿线、检修使用,两端设置检查井。

4.4 管道位置的设计

(1)项目路幅宽度为54m,对于机动车道宽度≥24m 的,按《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要求,雨水口连接管长度不宜超过25m,雨水口埋设深度不宜大于1m。如果放置在车行道以外位置,则雨水口连接管长度一般都会大于25m。规范还规定,雨水口连接管坡度不得小于1%,按照车行道下管顶覆土厚度不应小于0.7m 的规范要求,则雨水口起端埋深为1m,至终端埋深至少为1.25m,埋深和规范规定相差太多,故宜设计在机动车道下,以减小雨水口埋深和连接管长度。这样设计既满足规范要求,还能在机动车道以外给其它管线的埋设预留了足够的空间。
(2)污水管道建议布置在距雨水管道所在一侧道路不超过39m 的机动车道以外的位置。这样设计,除掉有上面的因素考虑,主要是因为污水预留管道长度的限制。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要求DN300和DN400污水管道检查井的最大间距宜为40m,再结合现实中管道清淤疏浚条件的限制,设计时最好把检查井间距控制在40m之内。收集两侧地块污水的预留管管径一般不大于DN400,所以对于这种情况,不宜再放置在雨水管道另一侧道路1m处。故建议布置在距雨水管道所在一侧道路边不超过39m的机动车道以外的位置,至于是放置在非机动车道还是人行道下,则要兼顾其它管线的埋设要求和方便,灵活处理。

4.5 管道与涵洞交叉处置

项目涵洞设计从用途上分为灌溉和行洪两类,对性质仅为灌溉的涵洞,一般口径不大,随着两侧地块开发,通常远期将废除或作为其它管线过街管廊使用。因此,雨水设计不以灌溉涵洞作为排水出口,管道与其竖向间距不超过规范要求。
根据汇水面积及分段情况,雨水管道与排洪涵洞交叉处设置涵洞附井以方便雨水接入与管道检修。
污水由于受规划出口方向限制,不能以涵洞作为排放口,且长距离布设必然会出现与涵洞竖向交叉的情况,考虑到排水的安全性,在污水与涵洞竖向交叉时,需设置倒虹管,为防止倒虹管淤积和便于检修,要求在上游管渠靠近进水井的检查井设置沉泥井,并要求在进出水井中设置闸门。
5 结束语
总之,市政道路排水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做好城郊市政道路排水规划设计,对城市的高速发展意义重大,因此,在市政道路排水规划设计中应结合城市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和水系特点,与路面建设相结合,增加排水高效性,降低工程造价。建设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生态型的新型排水体系。
参考文献
朱莉.浅谈公路排水与城市道路排水[J].山西建筑,2008(28).
曾滨,谢文军.市政排水管网规划和优化设计探讨[J].山西建筑,20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