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议环境设计注重精神感知疗愈景观环境设计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9409 浏览:83657
论文导读:模式,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bio-psycho-socialmedicalmodel)”,指出医学必须建立在人与其生存环境的和谐基础上。该模式特别强调环境的重要性,为疗愈景观环境的研究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其后的大量研究证实了自然景观能在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促进人类健康,且疗效更多地体现在精神层面。近年来,为弥补现代医疗技
一般而言,疗愈环境既包括室内疗愈环境,也包括以自然元素为主要成分、以自然环境为基础、并以室外景观为主要医疗资源的疗愈景观环境。我们将以后者为研究对象,分析疗愈景观环境的设计手法及发展趋势。
疗愈景观环境的发展历程
自古以来,人们就认识到自然景观与健康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均有利用自然景观来促进康复的历史。但进入20世纪以来,伴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疗愈景观环境的发展却经历了“失落期”与“重整期”。
*失落期
以心电图(1924年)、抗生素(1929年)、B超(1955年)、CT(1972年)等重要发明为标志的现代医疗技术和设备彻底改变了人类的医疗方式。但与此相应,医院却变成了高效运转的治疗机器。在许多场合,自然景观仅仅作为装饰品被移植到医院中(图1),而疗愈景观环境所具有的强大治病功能渐渐被人淡忘[6],蕴含在其中的精神价值也在慢慢消逝[7]。
*重整期
George L. Engel于1977 年批判了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bio-psycho-social medical model)”[8],指出医学必须建立在人与其生存环境的和谐基础上。该模式特别强调环境的重要性,为疗愈景观环境的研究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其后的大量研究证实了自然景观能在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促进人类健康,且疗效更多地体现在精神层面。
近年来,为弥补现代医疗技术在治疗精神病、生活习惯病及儿童疾病方面的不足,疗愈景观环境在欧美发达国家日益受到重视,关注的焦点集中在如何创造出自然(natural)且赋有精神感知(sacred)的环境。
疗愈景观环境的概念及理论
*基本概念
许多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疗愈景观环境的概念,如图2所示,J.Westphal认为,疗愈景观环境可从生理、心理和精神3个方面或其中的某一方面来帮助人们提升健康[12]。Eckerling认为,疗愈景观环境以康复为目的,为人们带来安全感和舒适感,并可缓解压力。R.Ulrich认为绿色植物、花和水等自然元素对人们情感和生理方面具有积极作用[4]。P.J摘自:学年论文www.7ctime.com
. Knop则认为无论罹患疾病与否,每个人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例如轮椅患者会受到疾病的严重制约,脚扭伤者会受到暂时制约,而老年痴呆者的症状会逐渐加剧。因此疗愈景观环境不应只为特定的患者设计,而应尽可能满足所有使用者的需求。
*相关理论
首先,压力缓解理论与注意力恢复理论。Roger Ulrich认为优美的自然风景有助于缓解压力,Kaplan夫妇认为自然环境也有助于消除疲劳并恢复注意力。在此基础上, 许多学者提出了疗愈景观环境的设计原则[5-6],主要内容为:
提供充分接触自然并能开展各项运动的机会;
提供远离日常烦琐生活的新鲜环境;
既提供私密、可控的空间,又提供社交与聚会的场所;
具有良好的空间及场所可识别性;
具有积极向上的艺术感染力。
其次,场所精神与精神感知理论。C. N. Schulz于1979年提出了“场所精神”的概念,认为“场所精神”对一个地方的特质起决定性作用[10]。若缺乏场所精神,人们便难以与自己所处的空间建立真正的联系,场所感将不复存在[7]。场所精神理论曾广泛运用于城市设计及公共建筑设计领域;但营造疗愈景观环境时也需要赋予所在场所一定的精神意义。
场所精神只有被人感知时才能体现其意义[7]。为了易于被感知,疗愈景观环境必须符合一定的秩序。因此我们需要深入挖掘自然界中所蕴含的秩序[7]以及使用者的心理需求,并将其运用于疗愈景观环境的设计中。
疗愈花园(Healing Garden)是近年来在美国兴起的最重要的一类疗愈景观环境。图3总结了J.Westphal提出的疗愈花园的主要类型,图4概括了张文英提出的设计要点。结合上文的设计理念,我们选取了3所有代表性的北美医院案例进行分析。这3所疗愈花园分别附属于黎巴嫩社区医院、俄勒冈烧伤中心以及瑞迪儿童医院,主要指标见表1。
黎巴嫩社区医院疗愈花园
该花园借鉴了多种日本造园的手法,强调从室内看花园时富有距离感的视觉体验以及漫步于花园中身临其境的动态感受(图5)。
*花园类型——疗养花园
论文导读:
 该花园的设计目标是通过精心营造的自然景观,为所有使用者缓解压力,进而恢复身心平衡,强调在医院的各空间都能直接看到花园。如图9所示,埃门希泽中心的灌注治疗室,临接鲤鱼池,患者与自然花园的美景之间仅隔一层通透的落地玻璃窗,室内外空间宛如一个整体。此外,在医院的不同位置,观察到的景观各异。从灌注治疗室可看见叠水瀑布(图8),为癌症患者带来舒适、积极的自然感受,可有效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野外自然景观
该花园试图为漫步其间的人们营造一种野外自然景观。花园采用不对称布局(图7),各类植物沿蜿蜒曲折的花园小径布置(图10),阻挡了视线,可激发人们的好奇心。
*公共空间与专用空间
该花园既允许公众的使用,同时也留出了患者专用空间,使患者、医护人员、来访者都可在同一时间使用花园而互不干扰。
*设计元素
该花园的主要设计元素包括:3个小型瀑布、两个凉亭、露台、手工长椅、照明、常青树及落叶树。尽管借鉴了日本造园原理,但非简单套用其形式,所以该花园的环境仍让患者感到熟悉亲切而不陌生,这样有助于提高治愈效果。
俄勒冈烧伤中心的疗愈花园
*花园类型——康复花园
俄勒冈烧伤中心的疗愈花园不仅可为烧伤患者提供户外的康复运动空间[3],同时也为患者家属及医护人员提供减压休憩的场所(图11)。烧伤患者,尤其是腿部烧伤的患者,通常需要通过步行来促进身体康复,为此花园中设置了环绕大部分花园、且具有不同路面材质及坡度的步行道(图16)。为保护患者自主行走,有坡度的步道单侧配有扶手。路面交替使用了沙砾与混凝土两种材质,可提供不同的触觉感知,从而丰富了患者的步行体验。*感官体验丰富的种植
在植物配置上,特别选取了多种香味宜人、色彩和谐、花期不同、质地各异、高度错落的植物,可丰富来访者的感官体验。另外还种植了大量的多年生植物,由于生长周期较长,可充分观赏它们的成长过程。
*受众人群
烧伤患者对阳光很敏感,为此花园里设有钢结构凉棚(图15)及爬满藤蔓植物的格架,花园内外的树木也提供了大面积的遮阳树荫,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户外休憩场所。
*室内外空间的连续性
对于伤势严重、卧床不起的烧伤患者,病房窗户的位置与尺寸都最大程度地保证患者躺在床上也能观赏到花园景色。
瑞迪儿童医院的莱西塔克家庭疗愈花园
建筑师TopherDelaney是一位乳腺癌幸存者。由于经历过生与死的较量,她认为除自然景观外,患者还需要能引导他们乐观向上且易于产生共鸣的设计元素。因此,该疗愈花园的设计宗旨是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安全、充满想象力且富有深刻寓意的童话世界(图17)。
*花园类型——体验花园
该花园中有许多独具匠心的设计。设计者确定色彩、造型、纹理及尺寸时,均充分考虑了儿童的物质与心理需求,并利用动态的水景、光影的变化及可移动的景观家具等手段积极鼓励患儿与花园互动。如花园摘自:本科毕业论文致谢词www.7ctime.com
设置了海星状的凳子、彩色风车;带遮阳伞的可移动长椅可让患儿坐在椅子上参与各类活动(图20);动物图案墙上的用彩色金属板拼出的动物造型,可随着光线移动改变影子形态及长短(图21)。
*赋予设计元素特殊的意义
花园主入口设有一只名为山姆的恐龙(图22)。它的命名来自于一位做过27次手术的住院儿童,恐龙的高大形象寓意了该患儿与疾病搏斗不服输的顽强精神。恐龙的腿上爬满了藤蔓植物,并饰有白色小灯,夜间也能展示它的生命力。另外,镶嵌着玻璃的蓝色围墙象征着星空,每颗星星象征着一名儿童。
*带来感官体验的种植
园中所有植物品种都经过精心挑选,不仅有宜人的颜色、形态和气味,也含有众多生命的隐喻,可使患儿及其家人在精神上得到宽慰。
*受众人群
该花园既是患儿的游乐场,也是家庭聚会的场所。瑞迪儿童医院建造这座疗愈花园的初衷是为患儿及其家属提供一个远离病房压力的、自然、安全及有趣的场所,希望每位来访者离开花园时都能焕然一新且更有力量。
疗愈景观环境设计展望
当前,我国的医院建设发展很快,但普遍存在重医疗设施与设备,轻疗愈环境设计的现象。特别是一味扩大医院规模以及盲目提高医疗设备档次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在医院设计时,若能适当借鉴疗愈景观环境方面的设计手法无疑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当前的不论文导读:iomedicine.Science,1977(196):129-136Alexander,Christopher.TheNatureofOrder.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2001Norberg-Schulz,ChristianGeniusloci.Towardsaphenomenologyofarchitecture.NewYork:Rizzoli,1980Cresswell,Tim.TheGenealogyofPlace.Chapter2inPlace:A
足。但我们必须注意到,由于这方面的设计理论与方法基本上都是舶来品,能否适合我国的国情尚存在许多疑问。另外,如何将这些理论与方法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很好地结合起来,也有相当大的难度。为此,当前特别需要建筑、园林以及医学领域的研究人员展开通力合作,争取早日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疗愈景观环境的设计理论与方法。
参考文献
张文英,等. 设计结合医疗——医疗花园和康复景观[J].中国园林,2009(8):7-11
雷艳华,等. 疗愈花园研究现状及展望 [J].中国园林, 2011(4):31-36
[3]蒋莹. 西方医疗性园林的两个实例[J].中国园林, 2009(8): 16-18
[4]Ulrich R S. Effects of Gardens on Health Outcomes: Theory and Research[M]// Cooper-Marcus C, Barnes M. Healing Gardens: Therapeutic Benefits and Design Recommendations. New York: Wiley, 1999: 27-86
[5]Kaplan R, Kaplan S. Human scape: Environments for People[M]. Duxbury Press, 1978
[6]Cooper-Marcus C, Barnes M. Healing Gardens: Therapeutic Benefits and Design Recommendations[M]. New York: Wiley,1999
[7]Paterson, Douglas. The Power of Now: Returning to a sense of sacred in the public realm. Retrieved in 2011
[8]Engel, George. The need for a new medical model: a challenge for biomedicine [J]. Science, 1977(196): 129-136
[9]Alexander, Christopher. The Nature of Order[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10]Norberg-Schulz, Christian Genius loci. Towards a phenomenology of architecture [M]. New York: Rizzoli, 1980
[11]Cresswell, Tim. The Genealogy of Place. Chapter 2 in Place: A Short Introduction.[M] Blackwell.2004
[12]Westphal J M. Hype. Hyperbole and Health: Therapeutic site design[C]//Benson J F, Rowe M H. Urban Lifestyles: Spaces, Places, People. Rotterdam: A. A. Balkema,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