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论侵染鮰爱德华氏菌感染黄颡鱼病理形态学及病原分布期刊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895 浏览:13056
论文导读:
摘要:本试验采取腹腔注射、浸泡和灌胃3种方式进行了鮰爱德华氏菌(E.ictaluri)人工感染黄颡鱼(45+3.5g)的动态病理学与病原在组织中的分布探讨,揭示了E.ictaluri在感染黄颡鱼体内的分布情况及其所致各器官的病理损伤特点。将360尾黄颡鱼随机分成6个组,每组60尾,以Eictaluri分别经腹腔注射、浸泡和灌胃3种方式进行人工感染,同时设置相同感染途径的对照组。分别于感染后2h、4h、8h、12h、24h、48h、72h、96h……,每组随机剖杀4尾采样,采取切片技术与免疫组化进行病理形态学与组织中病原分布探讨。结果发现:试验鱼注射和浸泡感染后12h-24h开始体现轻微的临床症状,在水面缓慢游动,浮头;48h-72h为反应迟钝,极易捕捉,身体平衡能力降低并呈螺旋式游动,腹部膨大,腹腔内大量淡红色腹水,肛门红肿,生殖腺与鳍条基部充血、出血;灌胃感染在48h后出现食欲下降,游动能力降低,时而旋游时而贴壁不动,死亡鱼胃积液,胃壁出血,腹腔内有大量腹水。病理组织学上:各试验组感染鱼的肝、脾、肾、心、肠、胃和肌肉等组织与器官都变现出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坏死及炎症等,但以肝脏、肾脏和脾脏最为严重。肝细胞初期肿胀,水泡变性;后期则发生广泛性变性,或坏死、溶解,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肾脏初期主要体现为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肾小管上皮细胞颗粒变性,肾间质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后期肾间造血组织坏死,出血,肾小管上皮细胞严重空泡变性、坏死崩解。脾脏初期主要体现为淤血、出血,少量含铁血黄素的沉积;后期主要是淋巴细胞坏死,数量显著减少,中性粒细胞和大量巨噬细胞浸润。超微结构上:肝细胞线粒体肿胀,嵴断裂溶解,胞浆内脂滴增加,细胞内与细胞间出现大量细菌;肾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肿胀,内质网扩张,肾间组织间隙与巨噬细胞内出现大量病原菌;脾内淋巴细胞数量显著减少,淋巴细胞核染色质浓缩,边移,核膜扩张,巨噬细胞增加,细胞内吞噬大量病原菌。免疫组化检测发现该菌主要浸染黄颡鱼的肝脏、脾脏以及肾脏。阳性信号主要分布于肝血窦、肝细胞、巨噬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肾间质和巨噬细胞中,在鳃、肠胃、脑等其他器官中也检测到较弱的阳性信号。E. ictaluri在黄颡鱼组织中的分布及其引起的病理学变化结果表明,E. ictaluri在黄颡鱼组织内的分布与其所致病理损伤之间呈正相关。关键词:黄颡鱼论文鮰爱德华氏菌论文病理形态学论文侵染规律论文
本论文由www.7ctime.com,需要论文可以联系人员哦。摘要7-8
Abstract8-10
1 文献综述10-20

1.1 鮰爱德华氏菌的探讨进展10-13

1.1 鮰爱德华氏菌的分类学地位及生物学特性10

1.1 鮰爱德华氏菌的分类学地位10

1.2 鮰爱德华氏菌的生物学特性10

1.2 鮰爱德华氏菌的感染10-13

1.2.1 鮰爱德华氏菌的主要感染对象10-11

1.2.2 鮰爱德华氏菌感染的症状与病变11-12

1.2.3 鮰爱德华氏菌的致病作用12

1.2.4 鮰爱德华氏菌病的防治12-13

1.2 黄颡鱼的生物学特性及常见疾病13-17

1.2.1 黄颡鱼的生物学特性13-15

1.2.1 形态特点13-14

1.2.2 生长14

1.2.3 生活习性及食性14

1.2.4 繁殖习性14-15

1.2.2 黄颡鱼的养殖近况15

1.2.3 养殖黄颡鱼中的常见疾病15-17

1.2.3.1 真菌性疾病15-16

1.2.3.2 细菌性疾病16-17

1.2.3.3 寄生虫性疾病17

1.2.3.4 营养性疾病17

1.3 免疫组化在病原分布与定位探讨中的运用17-18

1.4 探讨目的与作用18-20

2 材料20-22

2.1 试验菌株20

2.2 试验动物20

2.3 主要试剂20-21

2.4 主要仪器21-22

3 策略22-27

3.1 细菌培养22

3.2 人工感染22-23

3.3 黄颡鱼感染鮰爱德华氏菌的病理学探讨23-24

3.1 临床症状及病理解剖观察23

3.2 组织病理学观察23-24

3.3.

2.1 取材23

3.3.

2.2 石蜡切片制备23

3.3.

2.论文导读:

3 H.E染色23-24

3.3 细胞病理学观察24

3.4 鮰爱德华氏菌感染黄颡鱼后菌体在体内的分布探讨24-27

3.4.1 细菌培养24

3.4.2 人工感染24

3.4.3 免疫抗原制备24

3.4.4 免疫血清制备与纯化24-25

3.4.4.1 免疫血清制备24-25

3.4.4.2 免疫血清的纯化25

3.4.4.3 免抗IgG的特异性检测25

3.4.5 免疫组化检测鮰爱德华氏菌在组织中的分布25-27

3.4.5.1 样品包埋切片26

3.4.5.2 免疫组化SABC法染色程序26-27

3.4.6 免疫组化结果判定27

4 结果27-47

4.1 临床症状与剖解变化27-32

4.

1.1 腹腔注射感染27-28

4.

1.2 浸泡感染28

4.

1.3 灌胃感染28-32

4.2 组织病理学变化32-39

4.3 细胞病理学变化39-42

4.4 菌体在黄颡鱼体内的分布42-47

4.1 兔抗E.ictaluri高免血清的制备42

4.2 免抗E.ictaluri IgG的特异性检测42

4.3 菌体在黄颡鱼各器官的分布42-47

5 讨论47-52

5.1 临床症状辨析47-48

5.2 组织病理损伤特点与发病机制48-49

5.3 细胞病理学损伤特点与发病机制49-50

5.4 免疫组化法检测抗原分布的关键制约点与运用50-51

5.5 鮰爱德华氏菌在黄颡鱼体内分布与病理损伤联系51-52

6 结论52-53
参考文献53-59
致谢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