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阐释综述产业内贸易:综述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3132 浏览:106147
论文导读:贸易的最初研究,如Balassa(1966)、Grubel(1967)以及Grubel和Lloyd(1975),都带有实证的性质。由于Grubel和Lloyd的证据表明,工业化国家以及具有相似禀赋的国家之间存在大量的产业内贸易,这与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相矛盾,因此促成了非完全竞争下的“新贸易理论”的发展,以对此进行理论解释。

二、产业内贸易的理论分析“

摘要:在过去半世纪中,产业内贸易理论得到了深入和广泛的发展,在理论和实证中解释和分析了产业内贸易现象。本文对产业内贸易的文献进行了总结和概括,并指出了可以在未来研究中发展的方向和空间。
关键词:产业内贸易 水平产业内贸易 垂直产业内贸易
一、引言
在过去半世纪中,产业内贸易,即在同一个产业里同时发生着产品的进口和出口的现象,吸引了全世界经济学家的注意,由此引发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这些文献着重于产业内贸易的衡量方法及其决定因素。
产业内贸易的最初研究,如Balassa(1966)、Grubel(1967)以及Grubel和Lloyd(1975),都带有实证的性质。由于Grubel 和Lloyd的证据表明,工业化国家以及具有相似禀赋的国家之间存在大量的产业内贸易,这与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相矛盾,因此促成了非完全竞争下的“新贸易理论”的发展,以对此进行理论解释。

二、产业内贸易的理论分析

“新贸易理论”模型通常认为,产业内贸易是同时由国家方面和产业方面的特定因素共同决定的。国家方面的特定因素包括收入水平、经济规模、要素禀赋和地理距离等,而产业方面的特定因素包括市场结构、产品差异化和规模经济等。
产业内贸易的理论解释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水平产业内贸易模型,这类模型解释了水平差异产品的双向贸易,而水平差异产品是指在相似的质量水平上具有不同特色的产品。第二类是垂直产业内贸易模型,主要解释了垂直差异产品的双向贸易,其中的垂直差异产品是指同种产品之间具有质量差异。
首先,第一类的水平产业内贸易模型可以追溯到Krugman(1979,1981)、Lancaster(1980)和Helpman(1981)。这些模型中,水平产业内贸易源于供给和需求双方的相互作用,供给方面包括水平产品差异、垄断竞争和递增的规模报酬,需求方面则是消费者对多样性的特殊偏好。Helpman和Krugman(1985)还将要素禀赋差异纳入到一个两部门模型中,其中一个部门生产同质化产品,另一个部门生产差异化产品,以此解释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共存的现象。在垄断竞争市场的假设前提下,他们的结论是,当两个国家具有相同的要素禀赋时,国际贸易的数量,尤其是产业内贸易的数量,是两国之间经济规模的相对差异决定的。更进一步,若两国间的经济规模越接近,则贸易量就越大。
第二类模型考察的是垂直差异产品。Falvey和Kierzkowski(1987)在Falvey(1981)的基础上进行扩展,演示了在没有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的假设条件下,产业内贸易是如何产生的。在此模型中,供给方面假设了一个两部门经济,一个部门生产同质产品,另一部门生产具有不同质量的同种产品。模型还讨论了技术差异,以及与生产过程的资本密集度相联系的产品质量。在需求方面,消费者具有相同偏好,并且在给定条件下,对每种质量的产品的需求取决于个体收入。在此框架下,收入水平差距越大,垂直产业内贸易量就越大,因为收入差距会产生需求差异。收入分配的不平等保证了两国对所有质量水平的产品都存在需求。由于高质量产品的生产要求更高的资本密集度,因此在开放经济中,资本充裕的国家会出口高质量产品,而劳动力充足的国家会出口低质量产品,其结果就是,在要素禀赋相对差距较大的两个国家之间,双边贸易中产业内贸易所占的份额就会越大。
总而言源于:论文范文格式www.7ctime.com
之,这些模型表明了在具有不同要素禀赋(供给方面)和不同人均收入(需求方面)的国家之间,会发生产业内贸易。
Gullstrand(2002)还修改了Falvey和Kierzkowski(1987)的模型的需求方面,从而证明国家内部的收入分配和国家间收入差距的直接作用,以及两者间的相互影响的重要性。在这个模型中,平均人均收入的增加会导致人口中相对高收入人群的份额增加,能承担高质量品类产品的人群份额也相应增加。但是,每个收入阶层的可支配收入取决于再分配制度,因此这些制度会影响对高质量和低质量品类产品的需求数量。

三、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

产业内贸易实证研究的发展基本独立于理论研究。大多数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注重于相关关系而不是决定因素,因此这些实证研究的理论基础并不是十分清晰。大致上,除了Help论文导读:他们通过讨论产业特征的决定因素,指出只有在分析具有相似发展水平的国家时,这种衡量产业特征的方法是合适的,而在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时,这样做明显是不合适的。实证研究如不考虑这方面影响的话,就会曲解结论,其关键原因之一是:产业间的要素禀赋差异会被忽略——这不仅包括国家间的要素禀赋差异,还包括同
man(1987)和Hummels和Levinsohn(1995)的两份专门检验某一特定理论模型的研究,大部分的实证研究都采用了折衷的方法来鉴别和确定理论模型中所共有的性质特点。
沿袭Greenaway和Milner(1989)的分类,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检验产业方面的特定性质,例如市场结构、最小有效规模、产品差异以及外商直接投资,这类研究包括Pagoulatos和Sorensen(1975)、Ces(1981)、Hamilton和Kniest(1991)、Lundberg(1992)、Greenaway等人(1995)、Aturupane等人(1999)、Crespo和Fontoura(2004)。
第二类检验国家方面的特定性质,例如要素禀赋、收入水平、发展水平、贸易平衡、距离、贸易条款,这类研究有Loertsher和Wolter(1980)、Balassa(1986)、Helpman(1987)、Globerman和Dean(1990)、Ballance等人(1992)、Greenaway等人(1994)、Montout等人(2002)、Reganati和Pittiglio(2005)等。
第三类则两者兼有,这类研究包括Somma(1994)、Greenaway等人(1999)、Hu和Ma(1999)、Blanes和Martin(2000)、Veeramani(2002)等。
这些实证研究比较明显的缺陷在于,在分析行业方面的特定因素时假设了国家间具有同质性,而在研究国家方面的特定因素时又假定了行业部门间具有同质性。其次,这些研究在衡量特定产业的特点的时候,往往是以国内的信息和条件为准,而不是贸易所涉及的各方,例如用国内的产业特点来代表样本中的每个国家。而且,由于假定了部门间也存在同质性,早期的研究忽视了一个国家内部不同部门间的要素禀赋差异,例如在产业间假定了国家方面的经济特点是不变的,因此产业间的要素禀赋差异就被忽视了。Greenaway等人(1999)首先批评了Balassa和Bauwens(1987)的研究,他们通过讨论产业特征的决定因素,指出只有在分析具有相似发展水平的国家时,这种衡量产业特征的方法是合适的,而在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时,这样做明显是不合适的。
实证研究如不考虑这方面影响的话,就会曲解结论,其关键原因之一是:产业间的要素禀赋差异会被忽略——这不仅包括国家间的要素禀赋差异,还包括同一国家内不同部门间的要素禀赋差异。考虑到之前总结的理论文献已经强调了这一因素在决定产业内贸易模式中的重要性,如继续保留这一假设就会导致结论存有偏误。因此,供给方面如果存在产业间或国家间的要素禀赋差异,就会导致国家间存在相对差异,那么即使假设所有国家对不同部门生产的全部产品都具有相同的偏好模式,相对差异也会导致比较优势模式从而影响产业内贸易。

四、研究方向和展望

产业内贸易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仍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可从以下几方面深入:
首先,产业内贸易与一般的贸易一样,很大程度上是由各国的要素禀赋决定的,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本、科学技术水平,以及资本投入等。目前关于产业内贸易的文献,并没有考虑到各产业的要素禀赋差异,在研究时笼统地使用宏观加总的要素禀赋的数据。将来的研究可以通过更细致地区分不同产业的要素禀赋,对产业内贸易的模式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其次,产业内贸易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关于产业内贸易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经济结构变化的文献,都涉及到多个相同或相似的经济变量,两者的理论和实证文献也有很多相似之处。产业内贸易和区域经济结构变化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且两者间的传导机制是如何的?这些问题同样值得更深入的研究分析。
总而言之,目前的产业内贸易文献,试图通过对产业更细致的分类来研究产业内贸易,但同样存在很大的研究空间。
参考文献:
Aturupane,C.,S.Djankov and B.Hoekman(1999),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Intra-Industry Trade between Eastern Europe and the European Unio论文导读:.andJ.Levinsohn(1995),‘MonopolisticCompetitionandInternationalTrade:ReconsideringtheEvidence’.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110,799-836Lundberg,L.(1992),‘TheStructureofSwedishInternationalTradeandSpecialization:‘Old’and‘New’Explanations’.WeltwirtschaftlichesArchiv,128,
n’[J].WeltwirtschaftlichesArchiv,135,62-81
Balassa,B.(1986),‘Intra-Industry Specialization:A Cross-country Analysis’[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30,27-42
[3]Crespo,N.and M.P.Fontoura(2004),‘Intra-Industry Trade by Types:What Can We Learn from Portuguese Data?’[J].Review of World Economics,140,52-79
[4]Falvey,R.(1981),‘Commercial Policy and Intra-Industry Trade’源于:论文格式要求www.7ctime.com
[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1,495-511
[5]Hummels,D.and J.Levinsohn (1995),‘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International Trade:Reconsidering the Evidence’[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10, 799-836
[6]Lundberg,L.(1992),‘The Structure of Swedish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Specialization:‘Old’and ‘New’Explanations’[J].WeltwirtschaftlichesArchiv, 128,266-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