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包装材料对储藏小麦粉微生物与品质影响探讨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295 浏览:24025
论文片段—小麦粉论文,储藏论文,包装材料论文,品质论文,微生物论文,相关性论文,
摘要:小麦粉是我国人民的主要食物来源,其颗粒细小,与外界接触面积大,吸湿性强,导热性特差,一旦条件适宜,微生物生长繁殖,极易发热霉变,产生霉菌毒素,对小麦粉的食用品质和安全构成威胁。在一定的温、湿度下,对于安全水分或接近安全水分的小麦粉,其储藏稳定性与包装有关,因此,本论文不同包装小麦粉的模拟储藏,研究包装对储藏小麦粉的微生物和品质的影响,从而选择一种保障储藏小麦粉品质和食用安全的包装方式毕业生论文网。实验结果:(1)包装对储藏小麦粉水分和品质的影响70%RH,18~20℃条件下,不同包装储藏小麦粉的水分均有不同的下降,其中以布袋的水分下降最多,这与布袋的阻湿性能低,水分易挥发有关,而高阻隔包装袋凭借良好的阻湿性能,其储藏小麦粉水分最为稳定,水分下降幅度最小,仅为0.6%论文封面格式。纸塑袋和纳特真涂抹袋内储藏小麦粉水分分别下降0.9%和1.0%。30℃储藏的小麦粉水分的变化趋势与18~20℃的基本一致,但比同期的18~20℃储藏小麦粉水分低,原因是储藏温度高,包装的透湿性能增加毕业论文下载。性分析,储藏时间对小麦粉水分为极影响因素,而包装对小麦粉水分为非影响因素。在70%RH条件下,不同包装储藏小麦粉的脂肪酸值均呈现上升趋势,但上升的幅度不同,同一包装下,30℃储藏小麦粉脂肪酸值比同时期18~20℃储藏小麦粉的高。储藏结束时,18~20℃以布袋包装的储藏小麦粉脂肪酸值最低,纸塑袋内小麦粉脂肪酸值最高,30℃以纳特真涂抹袋内脂肪酸值最低,高阻隔包装袋内小麦粉脂肪酸值最高。性分析,包装和储藏时间对小麦粉脂肪酸值为极影响因素,各包装的储藏小麦粉的脂肪酸值与储藏时间基本呈一元正线性关系,与水分、储藏时间均呈二元正线性关系毕业论文致谢词。(2)包装对储藏小麦粉微生物区系的影响70%RH、18~20℃条件下,不同包装下的储藏小麦粉细菌量储藏时间的延长而呈现不同的下降,至储藏结束,由千数量级下降为百数量级,略有差异,其差异与小麦粉的水分含量有关。各包装下储藏小麦粉细菌量与储藏时间呈不同的一元线性负。30℃下,储藏开始75天,各包装下储藏小麦粉细菌量迅速减少,之后减少速率趋于平缓。30℃各包装下储藏小麦粉的细菌量较18~20℃下降速度快。方差分析,储藏时间对细菌量的影响是极为的,而包装对储藏小麦粉细菌量为非影响因素。18~20℃,各包装储藏小麦粉的霉菌量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至储藏结束时,霉菌量比初始时下降,下降幅度同样与小麦粉的水分含量有关。白曲霉始终为绝对优势菌,但比例不同。(3)不同包装下小麦粉脂肪酸值与微生物和水分性除30℃储藏时,布袋包装中的储藏小麦粉脂肪酸值与菌落总数呈负外,其它各包装储藏小麦粉脂肪酸值与细菌量和水分均呈现不同的二元线性关系。在18~20℃储藏时,纸塑袋包装、高阻隔包装小麦粉的脂肪酸值还与水分、霉菌量呈现二元线性关系论文参考文献标准格式。(4)不同储藏条件下小麦粉包装的选择对不同包装下储藏小麦粉指标平均变化速率的分析,在70%RH、18~20℃下,布袋包装储藏小麦粉水分、细菌量和霉菌量下降速率最大,而脂肪酸值的上升速率最小,因此,布袋为最适合储藏小麦粉的包装;而在70%RH、30℃下,纳特真涂抹袋为最适合储藏小麦粉的包装方式论文封面格式范文。关键词:小麦粉论文储藏论文包装论文品质论文微生物论文性论文
摘要5-7
Abstract7-11
章 文献综述11-23

1.1 小麦粉储藏品质指标的研究进展11-16

1.1 小麦粉储藏期间水分的研究11-13

1.2 小麦粉储藏期间脂肪酸的研究13-14

1.3 小麦粉储藏期间湿面筋的研究14

1.4 小麦粉储藏期间蒸煮品质的研究14-16

1.2 小麦粉微生物区系研究进展16-17

1.3 小麦粉微生物污染与品质性研究进展17-19

1.4 粮食包装研究进展19-22

1.5 本课题研究及主要内容22-23

1.5.1 研究22

1.5.2 研究的主要内容22-23

章 不同包装储藏小麦粉品质的变化23-40

2.1 实验与方法23-25

2.

1.1 实验23

2.

1.2 实验仪器23-24

2.

1.3 模拟储藏设计24-25

2.

1.4 测定指标与方法25

2.2 结果与讨论25-38

2.1 不同包装储藏小麦粉水分的变化25-29

2.2 不同包装储藏小麦粉脂肪酸值的变化29-34

2.3 不同包装储藏小麦粉湿面筋与蒸煮品质的变化34-38

2.3 小结38-40

章 不同包装下储藏小麦粉 微生物区系的变化40-53

3.1 实验与方法40-41

3.

1.1 实验40

3.

1.2 实验仪器40-41

3.

1.3 实验方法41

3.2 结果与讨论41-52
3.

2.1 不同包装储藏小麦粉菌落总数的变化41-44

3.

2.2 不同包装储藏小麦粉大肠菌群的变化44-45

3.

2.3 不同包装储藏小麦粉蜡样芽孢杆菌的变化45-46

3.

2.4 不同包装储藏小麦粉霉菌区系的变化46-52

3.3 小结52-53
章 不同包装储藏小麦粉品质与微生物性研究53-59

4.1 布袋包装下储藏小麦粉品质与微生物性分析53-54

4.2 纸塑包装下储藏小麦粉品质与微生物性分析54-55

4.3 纳特真涂抹包装下储藏小麦粉品质与微生物性分析55-57

4.4 高阻隔包装下储藏小麦粉品质与微生物性分析57-59

第五章 适合小麦粉储藏的包装的选择59-61
第六章 主要61-65
参考文献65-70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70-71
致谢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