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研究生花妙笔读写结合造就生花妙笔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755 浏览:8629
论文导读:
摘 要:以阅读教学促进写作教学,可以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可以引导学生从课内跳到课外,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本文就是结合教学实践从三方面探索“读写结合”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以读导写 以赏促写 以想助写
大多数语文老师在进行教学实践时,“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是分开进行的。“阅读教学”更是占了日常教学的很大比重。其实,“阅读”与“写作”是相辅相成的。如果能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教学”,利用学生在阅读时产生的体悟迁移于写作,将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的语文基础与写作能力的客观差异,也使得每个班都存在着相应的“语文学困生”,这些学生最怕的就是写作。他们写作时文思枯竭。帮助他们重塑语文学习的信心,激发他们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是语文教师的工作之重,在提高他们阅读能力的同时提高写作能力也是语文教师的研究之重。同时,“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结合对“学优生”也是有很大帮助的,可以帮助这类同学通过读的铺垫、写的延伸和反哺作用,让他们语文读写能力有更进一步的提升。语文教师如何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结合起来呢?笔者觉得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考虑:

一、巧用知识迁移,以读导写

“阅读教学”与“源于:论文结论范文www.7ctime.com
写作教学”是相辅相成的。上阅读课时我们通过分析文本获知创作者本人的人生态度、思想方式、创作意图、写作手法等,从而获得一定的精神洗礼。同学们于无形之中,也掌握了一定的语文知识。以“线索”为例,《枣核》这篇文章以“枣核”为线索,抒发海外游子爱国思乡之情;《背影》以“背影”为线索,表达父子深情。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直接将阅读知识迁移到写作知识上去,指导学生在写叙事抒情散文时紧紧抓住“线索”来构思,这样可以使文章在结构上有条不紊,在内容上“言之有物”。再比如“以动衬静”这种写作手法,“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就是以竹柏影子的“动”来衬托月夜的“静”;“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则是以蝉声和猿啼来衬托山上的幽静。“教室里那么安静!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是用细小的笔声来衬托室内的宁静。教师在引领学生掌握这些语文知识的同时,也可以进行当堂课的写作迁移,让学生即兴创作“以动衬静”的写作片段。

二、品析优美语句,以赏促写

阅读教学中,教师经常会教学生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来赏析文本中的优美语句,比如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句子,用了比喻等修辞手法的句子以及使用了一连串动词的句子。同学们通过品味获得对这类句子的独特情感体验。这种独特的情感体验,正是写作灵感的源泉。教师如果在课堂上采用“仿写”这种形式,让同学们及时将这种情感体验变成文字,就会在帮助同学们巩固语文知识的同时让他们感到原来写作也可以“有章可循”。比如《鼎湖山听泉》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来描写泉声:“那柔曼如提琴者,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那厚重如倍司轰响者,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下深潭……”同学们这样赏析:这段文字写作者入夜听泉有感,首先把“泉”分出了品类,接着又用一连串的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泉水的轻重缓急。在笔者的引领下,他们开始由“听泉”试着仿写“听雨”:那低沉如大提琴者,是雨在击打屋瓦,那清脆如钢琴者,是雨在敲击窗棂……

三、发挥想象能力,以想助写

许多文学作品都会给我们一种“未完待续”的感觉,这其实是作者在留给读者思考与想象的空间。这故事的最后结局是怎样的?很多同学都有这种好奇心,教师不妨利用这种好奇心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动性,让他们通过想象,给故事加个结尾。在教学《父母的心》时,同学们通过对文本的解读,了解到父母之爱是人类最伟大的一种情感,穷夫妇几次忍痛将孩子送走又把孩子要回来,都是缘于对孩子那份深沉的爱。那这一家人最后怎么样了呢?有没有摆脱穷困的生活呢?笔者开始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人物性格以及自己的主观愿望等进行合理的想象并鼓励他们试着用文字表述出来。有的学生想象这一家人得到了贵妇人的帮助,从此以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有的学生则认为他们依然贫穷着,但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就是最大的幸福……想象力是神奇的,可以帮助学生从课堂内走向课堂外,从现实走向理想。多层次、多角度的想象更可以帮助论文导读:
他们在写作的过程中开拓思路、强化情感,从而促进创造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总之,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千方百计地帮助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将教材中零散的、片断的写作知识系统化为整体知识,再引导他们在写作文的过程中逐步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语文教师要努力挖掘语文教材的隐性功能,争取在阅读教学中做到“读写并驾齐驱”,打破以往“读写脱离”的陋习,撑起“读中悟写、以读导写、以读促写”的一片蓝天。让学生在阅读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滋生一定的“文学营养”,在无形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练就一支“生花妙笔”。
(王丽辉 江苏省金坛市河头中学 213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