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谈浅谈文化对古代中国建筑样式影响大纲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308 浏览:14652
论文导读:纪改革开放以来,在各种文化观念突如其来的冲击下,中国的建筑样式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呈现出某种盲目、盲从的多元化发展状态:一方面,由于国人12下一页
内容摘要:建筑样式虽是由美学符号来展现,但往往反映的是当时社会的某种价值观,属于文化的外显模式之一,本文试将中国古代建筑样式的发展与文化的发展进行同期比照,以探讨文化对于中国建筑样式发展的驱动和影响。
关键词:文化;建筑样式;传统建筑样式;新建筑样式

一、文化与建筑样式

美国人类文化学家克罗伯·洪在《文化,关于概念和定义的探讨》中提到:“文化存在于各种内隐和外显的模式中,借助符号的运用得以学习和传播,并构成人类群体的特殊成就,这些成就包括他的制造物品的各种具体样式,文化的基本要素是传统(通过历史衍生和由选择得到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其中尤以价值观最为重要。”
如果采用在学术界所讨论的狭义的文化(注:在学术界所讨论的狭义的文化更侧重于指语言、文学、艺术及包括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来比照作为实体存在的建筑,纵观建筑发展史,在建筑从穴居、巢居等仅用于满足遮蔽功能,缺乏精神诉求的阶段发展到增添装饰性、宗教性等美学、神学符号的阶段之后,则已开始被当时社会环境的文化所依附,成为文化的外显模式之一。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当时社会的价值观也无不体现在其社会主流建筑的具象描述和意象描述中。
此后,建筑的功能体系与样式体系的发展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发展规律:功能体系随着人类对自身身体结构、坐行规律等物理常识认知的摘自:毕业论文 格式www.7ctime.com
日益理性,朝着科学化的方向渐进发展;而建筑样式体系的主流发展方向则常会在文化因子的诱动下,呈跳跃性或突变性发展。作为文化外显模式之一的建筑,在每一次文化的动荡和蜕变期之后所展露出来的新面貌,也必然会于无意或有意中标示出自己对于新文化的接纳度,即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契合程度。

二、文化对古代中国建筑样式发展的影响

梁思成认为中国的木结构建筑体系在公元前15世纪已然形成,至汉代就已完全成熟。很多学者都认为在近代之前,中国传统的建筑样式体系能保有长期稳定的发展,得益于其封建文化体系发展长期的持续性。
周朝礼制社会逐渐完型伊始,中国的各门类艺术就已逐渐由之前的自发自觉创作阶段转移至对礼制的关注上。魏晋时期,受主流学术——玄学思想的影响,文人士大夫寄情山水的情愫,发展脉络延续至明清,极大推动了园林艺术的发展。南北朝时,由玄学起引而流入中国的佛学,使“塔”这一印度宗教建筑样式与中国古典建筑样式糅合的建筑样式,经由王族的推动,确立了其在中国及东亚建筑样式中的独特地位。及至隋唐时期,虽然佛学已逐渐取代了汉、晋的经学、玄学而成为学术主流,但这一时期,中国对其的吸纳态度更为理性,使当时中国所呈现出的文化特性更趋向于使佛学由异域化向中国化转变,即是“佛学与老庄的自然哲学、孔孟的人伦哲学、中国传统的礼俗重生怀死、敬祖趋福的信仰相交,即佛学的本土化”。这反映在建筑样式上,体现为传统样式和传入样式兼收并蓄的表现手法日益成熟,如唐时多采用的雕宝装莲瓣的覆盆式础石与传统的中国柱身的结合,更多地反映的是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依附。由唐开始,中国的建筑样式开始作为一个独立而完整的样式体系被东亚国家所借鉴引用。及至宋时,阐扬性理的秩序以及道德观孕育出的民风最终发展成为纯熟的中国传统,并在元、明、清三朝一脉相乘稳定发展,也使得中国传统的建筑样式终于以一种成熟的状态被稳定地传承。
总体看来,近代之前,中国文化保持的稳定性和延续性还是极强的,而由其独立性、自信力,所决定,中国包括建筑样式在内的各种传统艺术样式在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中,都保持了鲜活的个性持续发展。

三、文化之于建筑样式的驱动关系对现代设计的启发

本文以中国古代建筑样式的变迁为例,虽将文化在建筑样式发展史中的地位定位为诱因,却仍可见文化对于建筑样式发展强势的推动力和影响力,建筑本身即是文化的外显模式之一,所以剥离建筑样式的文化内核来谈发展确实是狭隘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文化与建筑长久以来虽是相互映照,而文化更像无形的手,左右着建筑样式的发展走向,建筑样式则因为凝聚了文化的精神力量才变得掷地有声,二者如水舟关系,同进同退。
自上世纪改革开放以来,在各种文化观念突如其来的冲击下,中国的建筑样式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呈现出某种盲目、盲从的多元化发展状态:一方面,由于国人论文导读:
急于向外寻求文化认同,中国的新建筑样式也急于在短期内吸纳西方的建筑艺术发展史中的诸多风格样式,更急于同步跟随当时的现代主义晚期、后现代主义以及随后出现的新现代主义所涵盖的诸多风格样式,以获得国际认可;另一方面,出于对外来文化强势入侵的忧思以及中国人对待外来文化接纳性过高的反省,学术界对于中国文化发展走向的争论也日趋激烈,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反省所引起的对传统建筑样式的反省,使抢救性保护的呼声愈高,这又让中国的新建筑样式发展又必须背负起复兴中式的历史重任,这不能不说是文化诱因对于中国的建筑样式发展最强劲的一次驱动。然事物发展必有其循序渐进的规律,二十多年来中国新建筑样式的急于求成跃进式的不成熟发展使中国的新建筑样式仍流于形式,深度不足,笔者认为这很大程度上是设计师对待文化的浮躁心态使然。多元文化已然呈现在设计师面前,如不能将多元文化理出清晰脉络,并在建筑样式的创作中对当下文化展开深入反思或反映,建筑样式则将空乏其形而失去其神,虽有光鲜外表,却无内在魅力,难以获得长期认同。
参考文献:
宋蜀华.陈克进.中国民族概论[M]北京: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3.53
许结.中国文化史论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