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探讨生态学潜流、浅绿到深绿中心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963 浏览:15131
论文导读:言8-10第一章绿色之思10-15一、生态文学与生态戏剧10-11二、生态意识:潜流、浅绿到深绿11-15(一)生态潜流11-12(二)浅层生态学12-13(三)深层生态学13-15第二章寄托——生态戏剧的潜流15-21一、荒原,心灵的皈依与逃脱异化的手段——《大雪地》、《大荒野》15-18(一)荒原,心灵的皈依16(二)荒原,逃脱人性异化的手段16
摘要:生态批评、生态文学在我国经历了潜流、浅层生态学和深层生态学三种形态的进展,各种形态的生态文学作品大量涌现。现在的学界也有着以这个三个潜流、浅绿、深绿这三个形态来浅析解读生态文学,生态小说、生态报告文学、生态散文、生态诗歌都有涉及,对生态戏剧以这三个形态解读的却是个空白,所以笔者试图选取几部典型的作品来阐述生态戏剧也存着这三种形态,且共时性的有着,并对这种有着在艺术形式上做一定程度上的辨析。结束之后,特别是影视文学的出现之后,戏剧文学逐渐式微,以事戏剧创作的作家也越来越少,作为生态文学之一流的生态戏剧的进展也就相对的缓慢,没能紧随生态文学的进展而进展。“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种缓慢性,却使得潜流、浅绿、深绿三种形态的生态戏剧共时性的呈现。这种共时性的呈现对生态戏剧来说有利有弊。利的方面是,生态戏剧可以少走很多弯路,一步走向成熟,三个形态的生态戏剧的共时性呈现也使得生态戏剧的创作有生态思想的内涵的显著比较性,这样生态戏剧的创作也就可以更快的向更深处进展。“欲速则不达。”原本历时性的进展以共时性的形态呈现必定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弊端。三个形态的共时性呈现使得生态戏剧缺失了三个形态一步步递进深入的进展,这样就造成了生态戏剧作家们生态思想意识的不成熟,这就使得作家对生态文学深层次的理解有些欠缺,不能够像生态小说、生态报告文学作家那样深刻地感受生态思想一步步的成长。本论文即是在这种深思下创作的,本论文就是试图通过这些典型作品浅析作者是如何体现这三种形态的,并对这种利与弊做一定程度上的评价。本论文分五部分,选取上面陈述的的七部典型作品来浅析生态戏剧的“潜流”、“浅绿”到“深绿”三种形态。第一部分,阐述生态文学、生态戏剧和生态批评的概念,主要诠释生态潜流、浅层生态学和深层生态学。第二部分,浅析三部戏剧作品——《大雪地》、《大荒野》、《荒原与人》,“荒原意象”是这三部作品共同的意象。而“荒原”,在这三部作品里已不仅仅是现实中的荒原实体,还是作者情感的寄托物。第三部分,主要选取浅层生态学的“展示”和“批判”两个关键词来浅析孙惠柱、费春放夫妇合著的《中国梦》和赵耀民的《走进罗布泊》。第四部分,运用深层生态学的思想解读两部生态经典之作——高行健的《野人》和过士行的《鱼人》。深层生态学思想注重追问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追问人类到底是在哪里走错了路,以求重新建立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社会。最后一部分是结论,总结生态戏剧生态意识的进展历程,诠释生态戏剧的重要作用,并总结其成绩与不足。关键词:生态戏剧论文生态意识论文潜流论文浅层生态学论文深层生态学论文
本论文由www.7ctime.com,需要论文可以联系人员哦。摘要4-5
ABSTRACT5-8
引言8-10
第一章 绿色之思10-15

一、 生态文学与生态戏剧10-11

二、 生态意识:潜流、浅绿到深绿11-15

(一) 生态潜流11-12

(二) 浅层生态学12-13

(三) 深层生态学13-15

第二章 寄托——生态戏剧的潜流15-21

一、 荒原,心灵的皈依与逃脱异化的手段——《大雪地》、《大荒野》15-18

(一) 荒原,心灵的皈依16

(二) 荒原,逃脱人性异化的手段16-18

二、 荒原,“美的理想寄托”——《荒原与人》18-20

三、 生态戏剧潜流的艺术辨析20-21

第三章 展示与批判——“浅绿色”的生态戏剧21-27

一、 显隐之下的展示——《走进罗布泊》21-23

二、 对话之中的批判——《中国梦》23-25

(一) 明明——生态保护者的象征24-25

(二) 张志强——人类至上者的代表25

三、 “浅绿色”的生态戏剧的艺术辨析25-27

第四章 追问与建构——“深绿色”的生态戏剧27-34

一、 比较中追问根源——《野人》27-30

(一) 古代与现代的比较27-28

(二) 原始森林与现代都市的比较28-29

(三) “野人”与现代人的比较29-30

二、 哲学上建构理想——《鱼人》30-32

(一) 反讽中消解“万物灵长”30-32

(二) “钓神”、“大青鱼”——征服与被征服的辩证联系32

三、 “深绿色”的生态戏剧的艺术辨析32-34

结语 走向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34-36
参考文献36-39
附录39-42
后记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