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谈独立董事关于独立董事制度与公司业绩联系综述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0328 浏览:135505
论文导读:
【摘要】本文主要对国内外学者对于独立董事制度和公司业绩关系的研究进行梳理,发现独立董事制度和公司业绩存在正相关,负相关,不相关,及存在非线性关系等,旨在为独立董事制度的进一步研究做铺垫。
【关键词】独立董事制度;公司业绩

一、国外研究

1.独立董事制度和公司业绩正相关

Fama(1980)发现,独立董事对管理监控和提供相关专业技能重要的原因在于他们是解决管理者与股东之间问题的有效手段。现有的经验证据表明,董事会保护股东财富的效果与董事会中外部董事的比例是正相关的关系。Fama和Jensen(1983)认为,独立董事比内部董事更加客观、独立,更有经验,他们指出在公司董事中,独立董事所占比例越高,公司的经营业绩就越好。Borokhoviehetal(1996)通过研究美国588家大型上市公司1970-1988年间独立董事制度与CEO绩效关系也发现,独立董事制度确实能增加公司的价值。Barnhart和Rosenstein(1998)用Tobin Q来衡量公司业绩,通过对1990年标准普尔5000家中的3321家公司的回归发现,有微弱的证据显示独立外部董事比例和公司业绩之间存在一种曲线关系。

2.独立董事制度和公司业绩负相关

Daily和Dalton(1993)研究发现,那些绩效高的公司,恰恰是对独立董事依赖较少的;Di(1996)研究发现,独立董事比例和TobinQ之间呈反比关系,而与其他计量指标没有什么相关关系。Agrawal和Knoeber(1996)的研究表明,外部董事比例和公司的Tobin Q值在单一方程中负相关,但在联立方程中这种相关性消失了。Hermalin和weisbach(1988)的研究发现,某些大公司的绩效越是不良好,就越愿意多聘请独立董事。来源于外部的董事(尤其是有经验的董事)对于董事会的监督能起到作用,同时也能帮助公司处理各种问题。Did(1996)研究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但是当他又引入了新的变量,在研究中采用多元回归时,独立董事比例与企业TobinQ值之间的这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便没有了。

3.独立董事制度和公司业绩不相关

Hermalin和weisbach(1991)利用有关公开资料对董事会构成和公司绩效关系进行了比较,发现独立董事比例与公司绩效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Firth(2002)的研究,他们也发现董事会构成和公司绩效的关系在联立方程中不显著。Klein(1998)通过研究认为因为没有证据表明公司绩效与由独立董事组成的报酬、提名、审计等委员会有统计意义上的相关关系,所以公司不要期望通过改变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的比例来增加公司的业绩。

4.独立董事制度与公司业绩的非线性关系

Friday和Sirmans(1998)通过对独立董事和REI沪的股东财富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独立董事的比例不超过500K时,REIT的股东财富随之而增加,当独立董事的比例超过500k时,REIT的股东财富随之而减少。他认为出现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内部董事的过分减少有损于公司的经营管理,也可能是独立董事的监督过度。

二、国内研究

1.独立董事制度和公司业绩正相关

向朝进、谢明(2003)发现独立董事比例与公司价值成长能力(托宾Q值)呈现正相关关系,显示独立董事制度有助于公司绩效的提高。高雷(2007)发现独立董事比例与公司绩效之间正相关,独立董事的薪酬、年龄、出席会议比率、居住地与上市公司注册地(办公地)的一致性与公司绩效之间显著正相关。王跃堂等(2006)发现独立董事比例和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并发现当大股东缺乏制衡时,独立董事比例对公司绩效的促进作用会显著降低;独立董事的声誉能够显著地促进公司绩效,而其行业专长、政治关系及经济管理背景与公司绩效并无相关性。肖黎(2004)以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独立董事制度在公司的治理业绩上的效用,结果发摘自:论文范文www.7ctime.com
现独立董事能够实现它的基本目标,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内部人控制,对董事会实行有效监督,保护广大股东和投资者的利益。

2.独立董事制度和公司业绩负相关

陈伟民(2009)以深市中小板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在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中论文导读:
,公司经营业绩随独立董事任职公司数的增加而下降,目前我国独立董事都是的,很难保证有足够时间深入公司了解情况,多重董事身份更使他们像“小蜜蜂”厂样,疲于奔命,无法履行其基本的义务。(2)独立董事任期越长,公司经营业绩越差,可能随着独立董事工作年限的增加,彼此之间容易产生群体思维倾向,减少对相关议题的争论,从而减少公司战略创新的空间和活力。骆品亮等(2004)研究发现,独立董事比例与公司业绩基本不相关,而且在公司实行独立董事之后,公司业绩并没有提升反而变得更差,两者呈负相关。

3.独立董事制度和公司业绩不相关

沈艺峰(2002)对沪深两地41家已建立独立外部董事制度的上市公司的经验分析表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与独立外部董事之间存在不显著的相关关系,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受独立外部董事的影响。高明华、马守莉(2002)分析了中国独立董事制度的缺陷,表明仅仅依靠独立董事制度并不能有效提高股东的权益。邵少敏、吴沧澜、林伟(2004)以浙江省的上市公司为例,发现中国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监督正逐步加强,而控股股东持股过多是制约独立董事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丛春霞(2004)研究认为独立董事比例对企业经营绩效提高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于东智、王化成(2003)通过研究则认为,独立董事与公司绩效本身就存在内生性,即越是差的公司可能越倾向于聘请独立董事来改善公司治理,提升公司业绩。而又因为独立董事制度软约束现象的存在,独立董事制度在改善公司经营绩效方面并没有起到作用,有时甚至可能起到反作用。摘自:硕士论文答辩www.7cti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