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析手术室建构主义教学方式在门诊手术室临床教学实践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575 浏览:22401
论文导读:式,采取案例式立体教学法,力求“点”(临床注重点)“线”(专业延伸线)贯穿,彼此融合,相互渗透,培养多向思维能力,达到理论联系临床实际的目的。如静脉留指针选取及穿刺部位选择不仅决定穿刺成功与否,关键根据术中血液动力学的变化来调整输液速度,这就要首先了解术式、麻醉方法,以及三者之间默契配合。通过这样一次次情景设计与
中西医结合专业护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建构主义临床教学模式旨在调整完善教学计划,加强课程间在逻辑和结构上的有机联系,力求相互呼应,达到课程体系整体优化,利于在理论知识的质、量、构成体系上为学生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构建要素
激发兴趣建构主义教学观源于1966年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所提出一种教学法,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带教老师起到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及促进作用。运用激发兴趣、设置情境等要素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帮助他们完成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如图1所示。
情景设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3],创建相关的富有吸引力的教学情境(实景),使其注意力集中在某些场景、问题及事件上来,充分利用手术间、示教室、参考文献、多媒体、音像资料及医学类互联网等来达到学习目标。如虚拟手术室护理技术操作,包括无菌操作规范(手术衣、手套穿戴及无菌手术包打开)、静脉留置针穿刺,以及抢救设备除颤器使用等,在这一过程中师生间、同学间相互合作支持,其特点是互动体验、整体投入、主动学习,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形象的记忆,深化和巩固课堂教学。
参与关注建构主义模式教学的前提是关注和参与,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着重“情景”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创建符合临床护理学教学内容多元化教学实践要求的情景,一起引导他们参与到临床实习中来。强调学生对知识主动探索与发现,创建符合临床护理学教学内容多元化教学实践要求的情景,一起引导他们参与源于:论文库www.7ctime.com
到临床实习中来。
利用临床多元化教学内容
模拟教学旨在激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学习由被动变主动。如导师可以提出问题→课外查阅→自由分组→情景模拟→师生观摩→共同点评,最终将所学知识内化为个人能力。借助临床科室、手术房间、标准化患者,及多媒体教学等设施,如模拟急性阑尾炎切除术的器械配合、上肢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选取、截石位避免着力点受压及位时上肢托起支撑及腰部前后固定等,了解体位对患者呼吸与循环系统的影响,观察手术体位的目的在于防患于未然,防止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案例教学则采用典型临床手术病例示教,零距离接触患者,了解各种术式、疾病典型症状与体征,评估手术、麻醉及药物对患者生理功能影响,促其建立横向思维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上肢静脉血管选取,手背皮下组织浅薄致密、静脉血管纤细迂曲、注药阻力增大,因此手术患者胀痛的发生率高而疼痛程度加重;桡静脉位于手腕关节处,血管滚动而不易固定给穿刺置管带来困难,况且穿刺时疼痛明显;肘正中静脉相对较粗而固定,穿刺成功率高,局部疼痛的发生率也最低等[4]。
特色教学护理干预手术室护士心理干预包括与患者充分交流与沟通,详细讲解整个手术过程、注意事项及麻醉药物使用等,解答患者及家属提出的疑虑、困惑及术中涉及到的问题,针对个别患者具体情况与个体差异有所侧重,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疾患服药情况等,并协助签署麻醉协议书。护理干预包括术中出现疼痛的穴位按摩与指柔,旨在缓解疼痛带来的不适感。出现恶心则辅以内关、外关、合谷、曲池等多穴位指揉按压,嘱其深呼吸放松腹部,面罩吸氧等则能明显改善症状。祖国医学认为柔法属推拿和法范畴,“揉以和之,和气血,活筋络,消肿痛”,简便易行,效果确切。总之,减轻患者的初始疼痛与不适,取得患者心理上的慰藉与配合,则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痛阈与顺从[5]。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优势
情景教学则能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以学生为中心,在不同情境下探讨所学知识,变感性认识为理性认识,做到主动、自觉参与。
融入案例式立体教学[6],活跃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刻意改变传统带教模式,采取案例式立体教学法,力求“点”(临床注重点)“线”(专业延伸线)贯穿,彼此融合,相互渗透,培养多向思维能力,达到理论联系临床实际的目的。如静脉留指针选取及穿刺部位选择不仅决定穿刺成功与否,关键根据术中血液动力学的变化来调整输液速度,这就要首先了解术式、麻醉方法,以及三者之间默契配合。通过这样一次次情景设计与主动参与,触类旁通,举一反

三、将已学到多学科知识横向、纵向相互联系,活跃他们的临床思维能力。

学习过程中的多元化凸显理论联系实际,从“体验式感觉”到“感觉式理解”如根据临床特点建立干预基础[4],旨在干预手术患者不同程度的焦虑、紧张和抑郁等,有效调节其心理、生理功能。
综上所述,开展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护理学的临床带教实践与探索,切实起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推动与导向作用,新模式优势已逐渐凸显,得到“教”与“学”的广泛关注与认可。足以见得护理学临床带教激发兴趣是前提,情景设计是基本,模式构建要素是关键,多元化教学是方法,思路方法得当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带教效果。
参考文献
1 韩金华.浅谈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在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8,26(18):91-92.
2 欧叶涛,王培军,陈乃峰.医学解剖课基于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7,30(3):97.
3 范玮译.建构主义课堂案例——基础教学改革发展译丛·教学模式与方法[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35-45.
4 张慧杰.门诊患者术前心理干预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2,17(11):848-849.
5 张燕,秦元玲,张迎宪.上肢不同部位丙泊酚静脉注射痛的比较性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2,9(23):166-168.
6 胡伟,张丽娜,章红梅.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在神经外科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1,9(23):2148-2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