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分析创设情境创设在学前儿童舞蹈教学中运用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2284 浏览:48602
论文导读:
传统学前儿童舞蹈教学往往照搬成人舞蹈教学模式,存在诸如言传身教式的被动教育、八股文式的规定动作、空中楼阁式闭门教育等误区。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幼教经验,从创设情境出发研究幼儿舞蹈教育方法,介绍了代入角色、深入生活、利用媒介以及角色互换等多样化方式,调动和提升幼儿学习舞蹈的积极性和趣味性。
幼儿舞蹈学前教育情境创设幼儿舞蹈教学是学前教育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对幼儿的智力培育、道德修养、意志源于:论文www.7ctime.com
强化、身体素质的提高、审美能力的提升等,具有课堂教育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幼儿以直观形象为主,好奇、好问、好动、爱模仿。在舞蹈教学中,如何适应幼儿的这些特点,创新一套规范完善而又实用于幼儿的教学方法,把幼儿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幼儿学的轻松、学的愉快,是每个幼儿教师孜孜以求的目标。

一、传统儿童舞蹈教学的误区

根据笔者多年来从事幼儿舞蹈教学的经验来看,传统幼儿舞蹈教学往往照搬成人舞蹈学习模式,存在以下舞蹈教学误区。

1.言传身教式的被动教育

《纲要》中指出,幼儿的创作过程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
然而,在传统幼儿舞蹈教学中,幼儿教师却往往倾向于“言传身教”,一般先由教师的讲解、亲自示范、学生模仿,这样只是重视老师的教,忽视了学生的学。所以就出现了老师把自己的思维方式强加给幼儿,幼儿被动接受局面,大大地局限了幼儿的思维力和创造力。

2.八股文式的规定动作

在舞蹈教学中,由于幼儿缺乏相关经验,对舞蹈的理解只限于教师教给的那些动作。例如有些教师让幼儿学习小猫的动作,幼儿往往就是将两手放在两腮旁边扮小猫胡子,学“小猫叫”这个动作,而缺乏对小猫活动以及周围环境的观察,缺乏幼儿自身的创新。
这种八股式的规范动作教育,既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又打消了幼儿舞蹈的兴趣,使幼儿在舞蹈教学中陷入单一重复的状态。

3.空中楼阁式的闭门教育

在舞蹈教学中,由于很多家长带着功利色彩,考虑学习舞蹈是为了日后综合素质加分,以至于往往舞蹈教学老师不会带孩子去亲近大自然、深入生活或创造意境,不去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技能水平编排舞蹈,孩子们也是填鸭式的有样学样,达不到陶冶情操、提供素质的目的。
这种空中楼阁式的闭门教育,孩子们无法感知外面的美好世界,我们也无从观察、体验、研究他们美丽的内心世界。

二、情境创设在舞蹈教学中的应用

1.代入角色创设情境

在幼儿舞蹈教学过程中,老师需引导幼儿去观察、表演舞蹈中的角色,贯穿生动、活泼、童趣盎然的气氛,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使他们忘记他们是在刻意记忆和模仿,而是在剧情中去思考和动作。
例如,表演《一分钱》,老师和幼儿可分别扮演角色叔叔和路上车辆、行人,创设“拾金不昧”的意境:“在烈日炎炎的马路上,叔叔挥汗如雨指挥着交通。”幼儿听着音乐,跟着我有时学汽车鸣笛,有时学骑自行车。在练习的过程中,看到某幼儿不伸手就说:“哎呀,我的汽车怎么是无人驾驶啦?快把双手放方向盘上!”这时幼儿就知道自己手的动作不对,很快就自觉改过来了。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我没有重点讲究高超的技能技巧,而是通过游戏与联想,使幼儿身临其境,从中猎取情趣和美感。游戏不仅使幼儿学会舞蹈,还大大提高了他们学习舞蹈的兴趣。

2.深入生活创设情境

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必须走进幼儿生活,和幼儿一起喜、怒、哀、乐,结合幼儿的特点,让幼儿去表演他们可理解、可接受、喜欢和热爱的东西,幼儿才喜欢学、愿意跳,从而有效地提高舞蹈教学质量
例如,《吃西瓜》就是我们根据幼儿爱吃西瓜创编的一个歌舞,正因为西瓜是幼儿所喜爱的一种水果,而我们又把西瓜带入舞蹈,因此这个歌舞他们都爱唱爱跳,把吃西瓜手忙脚乱的形象特点表演的淋漓尽致,充满童趣。

3.利用媒介创设情境

媒介技术包括音乐、视频、图画,等等,具有形象生动、信息刺激性强等特点。在舞蹈教学中,通过多媒体能将形象再现生动、灵活多变的学习情境和教学情境,增加舞蹈教学的魅力,吸引住幼儿的兴趣。
例如,民间舞蹈《大螃蟹》。在组织过程中,教师并非以教授“横行霸道”步伐为重点,而是首先通过幼儿观看舞蹈《大螃蟹》的录像,感受《大螃蟹》欢快热论文导读:
烈的音乐旋律、夸张张扬的身体动作和横行步的动作特点,幼儿被这种气氛所感染,对这种特殊的舞步产生兴趣,从而激发了幼儿学习舞蹈的愿望,自己随音乐翩翩起舞,教师稍加提示,幼儿便基本掌握了螃蟹步的动作要领。

4.角色互换创设情境

传统舞蹈教学中,总是以教师为主进行舞蹈教学,对于幼儿的创造性,不去重视甚至忽视,这种舞蹈教学对幼儿的主动参与意识激发不够。
笔者会定期选一位幼儿,让他做老师,教其他幼儿和老师学习他觉得有意思的人或动物的动作,并采用DV拍摄的的方式,记录下来精彩瞬间,并隔一段时间对表现较好的幼儿进行表扬和奖励,让幼儿产生自豪感,引发幼儿学习的动力,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三、结束语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天真烂漫的学前儿童来说,更是如此。
在舞蹈教学中,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创设情境,采用多样的教学形式,让他们融入进他们亲切的、喜欢的、着迷的儿童世界中,调动幼儿本能的兴趣和情感,才能潜移默化地陶冶儿童的心灵,了解孩子的纯真情感,创作出真正被幼儿喜欢和接受的舞蹈。
最后,作为一名舞蹈教育工作者,希望笔者在幼儿舞蹈教学实践中的这些心得体会,能给相关同行提供一点启迪和启示。
参考文献:
高惠军.论儿童心理特征与儿童舞蹈艺术特色的关系[J].舞蹈,1997,(1):44
王鸿昀.舞蹈教育[J].舞蹈,1997,(1):21.
[3]黄世茂.幼儿舞蹈教学指导[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