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议保税区我国保税区国际物流在自由贸易冲击下转型对策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831 浏览:13293
论文导读:000年4月至2005年10月间,全国共批准设立57个出口加工区,通过验收并封关运作的有37个。2009年,海关在全国出口加工区全面拓展保税物流功能。作为保税区的一项基本功能,保税区在出口加工上还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但由于土地规模、生产成本、产业集聚等方面的限制,出口加工已不太可能继续担当保税区的主导功能。第三,保税
入世以来,我国保税区的保税仓储、出口加工及国际贸易等功能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并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其在发展国际物流方面的优势和机遇较为突出。但在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过程中,保税区国际物流功能转型却面临一些内在和外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需在加快立法、统一监管、政策优惠及运作优化等方面采取战略措施。
保税区是在我国对外开放大背景下创造出来的自由贸易区的一种特有称谓。在概念与功能层次上,它参照了自由贸易区理论范畴进行了最初的制度设计,而在运营过程中,它的管理体制仍然保留了计划经济的色彩。自1990年上海海外高桥税区成立至1996年,我国共成立了15个保税区。在其设立之初,保税区就有 “保税仓储、出口加工、转口贸易”三大功能定位。

一、我国保税区三大功能的演化

一、国际贸易功能的相对弱化。

2006年以来,随着我国加入WTO过渡期的结束,保税区在进出口经营权、配额与内外销比例、关税、出口退税以及金融和财政方面的优势逐步减弱或丧失。
但由于关税仍然存在,保税优势没有完全消失,近源于:毕业论文www.7ctime.com
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在受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的2008年10月之前,我国国际贸易总量一直保持二位数的高速增长,在危机后的2009年11又开始大幅回升,全国总体高速增长的国际贸易为保税区带来更多的贸易机会。所以,保税区的国际贸易功能在近年来表现为相对弱化,但仍具有存在的价值。

二、出口加工功能受到限制。

近年来,全国各地新成立了一批出口加工区,实施了同保税区近乎同等优惠的政策,并在数量、规模及发展势头上都超过了保税区。在2000年4月至2005年10月间,全国共批准设立57个出口加工区,通过验收并封关运作的有37个。2009年,海关在全国出口加工区全面拓展保税物流功能。
作为保税区的一项基本功能,保税区在出口加工上还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但由于土地规模、生产成本、产业集聚等方面的限制,出口加工已不太可能继续担当保税区的主导功能。

三、保税仓储功能重点转移。

在直接进出口方面,随着关税壁垒及非关税壁垒逐步解除,大批进出口货物可直接入境而无需暂存于保税仓库,因而保税功能将被削弱。但是在转口贸易上,保税区与境外地区之间便捷的通关服务及相对周边地区(如香港、新加坡和台湾等)较低的仓储成本,使得大量暂不缴纳关税的进出口货物将进入保税区进行仓储、展示与分拨。
我国保税区在转口贸易上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据统计,香港、高雄港及新加坡的国际中转业务分别占其总业务量的40%、70%和70%左右,而我国港口国际中转业务比例很低,但近期发展较快。

二、我国保税区发展国际物流的优势和机遇

一、区位及基础设施优势。

我国大多保税区位于沿海港口、内陆口岸或内河港区附近,以发达的区域经济和产业集群为依托,其经济及产业腹地辽阔,有巨大的物流市场需求。通过前期的规划和建设,多数保税区在道路、交通、水电、通信及相关配套等方面都较为完善,具有较好的基础设施优势。
保税区设在港口或口岸城市附近,而港口或口岸作为重要的物流枢纽和节点,是国际贸易货物及国际经济信息的集散中心,港口物流的通道作用与保税区的保税仓储相结合,对于保税区拓展国际物流功能而言,是一种独占的特殊资源优势。

二、政策先发及后续优势。

保税区在关税、税收、金融、外汇、业务及运作等方面较早就采取了许多与自由贸易区相近的优惠政策,随着这些优惠政策在国内其他出口加工区、经济特区及沿海开放地区的渗透,保税区在这方面依然保持较为明显的优势。这种政策的持续优势为保税区发展成为区域性的物流中心提供了有利的政策保障。
有利于保税区国际物流功能发展的政策主要有:国外货物在保税区与境外自由进出;在区内储存的货物品种和仓储时间不受限制;货物可以在保税区进行分级、包装、挑选、分装、改装、刷贴商标或标志等商业性加工;境外企业的货物可委托给保税区企业在区内储存并由其进口销售;对来保税区投资经营的国际物流企业,国家也给予税收、外汇等方面一定的优惠政策。

三、功能及业务结构优势。

保税区传统“保税仓储、出口加工、转口贸易”等功能的开展及相关功能结构的调整,促成了保税区相关国际物流业务的发展。近年来,很多保论文导读:问题第一,保税区内部物流业务需求较小,难以形成规模效益。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保税区内国际物流业务的开展是围绕其传统保税业务而展开的,因而物流业务总量有限,难以形成规模效益。这种现象在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功能与结构的转化过程中,表现得更为明显。随着保税区的保税功能、流通加工功能、贸易功能等传统
税区的功能定位及业务结构发生了的较大的变化,一些保税区开始向“区港联动”或“自由贸易区”的方向发展,这些变化和发展同样促进了保税区国际物流业务的发展。保税区的功能定位及其变化和保税区发展国际物流之间的互动作用较为明显。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大批跨国公司利用国内的资源及要素优势,在国内投资建厂,实行全球化的采购及分销策略,在国内巨大的市场需动下,大量国外商品打入中国市场,近年来中国进出口总额及国际物流业务猛增。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及企业的全球化运作对国际物流的规模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为我国保税区全面发展国际物流业务带来了新的机遇。

三、我国保税区国际物流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保税区内部物流业务需求较小,难以形成规模效益。

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保税区内国际物流业务的开展是围绕其传统保税业务而展开的,因而物流业务总量有限,难以形成规模效益。这种现象在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功能与结构的转化过程中,表现得更为明显。随着保税区的保税功能、流通加工功能、贸易功能等传统功能的相对减弱,相对狭小的区内物流需求难以满足保税区国际物流向外拓展的要求。

二、保税区内国际物流服务业技术规模及服务水平有限。

保税区内物流企业规模偏小,其服务水平有限,区内物流设施条件仍不能满足国际物流发展的需要。由于区内有效物流需求有限,难以吸引更多的物流企业入驻保税区,从而难以形成保税区国际物流服务行业的集聚,保税区内物流运作相对独立,区内局部国际物流运作系统与区外腹地的规模化物流服务网络没有有效对接,保税区国际物流转型所需的综合物流运作系统及完善物流管理信息平台没有成功构建和互动运作。源于:毕业论文致谢格式www.7cti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