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探讨厌学消除厌学任重而道远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0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6046 浏览:70732
论文导读:
摘 要 厌学困扰着学校,教育前景令人担忧。教师肩负重任:探究厌学现象,厌学心理,以导师的智慧,集家庭、社会各方力量堵疏厌学。
关键词 厌学;心理指导;通识教育
1671-489X(2013)10-0119-02
1 厌学危象层出,疏导绝非简单之事
厌学者常有三大课堂表现:大打瞌睡,叫醒他,却爱理不理,声称没吵没闹,睡觉不违法纪;爱做与课堂无关的事,如看课外书、玩手机等;假声音唱高调积极回答和发表,实是存心扰乱。
迟到、早退、旷课、逃学也是厌学者常有之事,面对批评,充耳不闻,置之不理,更甚者敌意抵触,最火的干脆弃学出走。
厌学,让人头疼和赖之不能,也深深影响着学生自身和他人的学习与发展。厌学者不学无术,常是心留遗憾,怀揣悔恨走出校门,在科技发达的社会很难适应和立足,更别谈能做多大贡献,也许还会带来社会危害。厌学务必堵疏。
法国著名思想家蒙田说过:“教育孩子是人类最重要而又最困难的学问。”厌学疏导文章多有迷失在“神话教育”中,“天皇”,一个“爱”的眼神,顶多是略加几片“良言”,捣蛋鬼立马服服帖帖;“天皇”也曾送他去看病买药,亦是“菩萨”再世,“爱”到“病”除。可是是否想过,现实需要正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错误,否则就会陷入自欺欺人的泥沼。
的确,爱是前提,爱是必要的。不过,只爱不够。高尔基说过:“单单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做的事情,可是善于教养他们,却是一桩伟大的公共事业。”教育还要“懂”,“懂”其“症”,善教育。
2 中学生心理问题突出,厌学需要针对性、科学性的指导
首先,青春期学生个性好强,追求完美,一旦考试挫折,内心深度自卑和压抑,出现中学生常有的心理特征——考试焦虑。为此,为师者先是告知,学习目的不只在成绩,更在意于培养能力、毅力和情感。然后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倒U曲线),引导学生转移注意力,考前保持良好心态,放松自己,持适中强度动机,利于考试的发挥。
再有,青春期学生有较强的性意识、性好奇和性冲动的生理和心理现象,有着看图片的强烈。偷看之余,羞耻、自责相伴而来,形成中学生常有的心理误区——罪恶感。此时,为师者主动亲近,先做知心安抚:“图片内容是我们的未知领域,青年人想了解它不足为奇,只是对于学生来讲,浏览黄页是不允许的。青春不是我们的错,欢乐才是我们的歌。”然后建议采用“森田疗法”,多与人交流,多体育锻炼和适度增加学习强度,分散和转移注意力和精力;踊跃参加各种有益活动,丰富生活,陶冶性情。
心理指导,有人说:“教育就是将学生从无知引向有知,从不完善引向完善;教育就是将真、善、美的清泉注入学生的心田。”
3 改变学校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每当目睹厌学者趴桌“白日做梦”,或是耳闻厌学者深夜里“手机乐斗”,教师是否还坚持永不放弃、永不抛弃的信念?教师要改变的不只是教育现状,改变的核心更是自己的教育理念。

3.1 现代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而是通识教育

临界生、潜能生的培养教育,与目标生同等重要,促其健康发展,成为社会之需人才。为此需正视厌学问题,明白厌学者之需,探究其发展之路,如职业中专教育的大力推进等,树立主体性、公平性、效益性相结合的教育过程观。

3.2 差别教育不是歧视,而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在推进公平教育的今日,一些教师因唯恐被扣上“歧视差生”的帽子,而不敢对成绩和禀赋不同的学生加以区别,实施针对性的差别教育,这是不科学之举。差别教育是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大小以及自身兴趣爱好等综合测评、学生自主选择的,是之举。差别教育树立了以学生为本位,尊重主体性,承认差异性,关注发展性,鼓励创造性的学生观。

3.3 不要“重理轻文”,而要文理兼顾

追逐“学好数理化能走遍天下”的学理潮流,就己之短而择理科;也有因“无可奈何选文科”。错误的怪象,歪曲的心理,不妥的抉择,厌学危象层出。为师者有理由、有义务和责任告知学生微笑曲线(U形曲线),文科生所从事的营销职业所创出的附加值还是蛮高的;还有和谐的人事管理(文科)所产出的综合效益也是巨大的,远远超出个体效益的简单累加。文理皆重要,教师应树立个体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群体发展的素质教育理念。

3.4 学生发展不是一味地横向对比,而是个体纵向对比

学生个体只要是在原有的基础之论文导读:威力强大的“合力”,合力堵疏,厌学者的明天一定会更好!上一页12
上取得了进步就是发展。研究学生个体能力、阶段学情,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明确目标和调整策略,不断激趣,树立学生关心自己、发展自己的终身教育理念。
4 合力堵疏,扼杀厌学
摘自:本科生毕业论文www.7ctime.com
目前有些家长,仿照体育训练大运动量做法,孩子悲催地成为机械接受知识的储存器,与日俱增的是孩子的厌学情绪和心理创伤,孩子成了“牺牲品”。还有个别农村家庭,留守儿童、隔代教育不得法不得力,放纵得孩子成了流窜于社会的“毒品”。落伍的家庭教育模式亟待整改,家长培训和家校联系已是必行!各地政府解决外来工子女上学难的问题也急不可待!
当今社会文化复杂,功利思潮汹涌而至,不良文风强势袭来。有的网吧、游戏厅的“老狐狸”,避开行政监管的“天眼”,转入“地下战斗”。这有仰赖于工商、的整治和推行绿色上网;也期盼社区参与跟踪管理,退休老人义务伫立值岗,防堵未成年人进入“三厅两室两吧”;家校联盟依法入场巡查、及时唤回迷途忘返的“小羔羊”等不可懈怠。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厌学疏导,还需社会多方辅助教育。值得一提和思考的是,是否要设置青少年强制教育学校,对于违纪违规、屡教不改的顽固厌学者进行强制性的劳动教育改造。
5 结语
虽然消除厌学工作任重而道远,但是有着社会各团体的“硬实力”支撑,也有科学性指导策略、正确的教育理念、强大的政策法律法规等“软实力”充盈,更应看到威力强大的“合力”,合力堵疏,厌学者的明天一定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