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研究教学工作转变教学理念,抓好历史教学工作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5070 浏览:61626
论文导读:
【摘 要】本文阐述了新旧历史教学观念的诸多转变,论述了历史新课程标准下教学理念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今后历史新课程标准下新教学理念在历史教学中的实施。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教学理念
在新课程标准形势下又对历史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学生既认识过去也认识现在,既认识世界也认识本国,并且通过对过去事摘自:毕业论文文献格式www.7ctime.com
实的认识,做到以史鉴今;进而树立全球一体的思想,更好了解历史和维护世界和平。这就是中学历史教育要达到的目标。

1. 新旧历史教学观念的梳理

1.1 新课标较旧课标具有较强的灵活性。

传统历史教学侧重对历史事件发展演变的介绍,“以本为本、以纲为纲”长期以来成为教师教学的基本依据。因而形成了“教师教课本,学生记课本,考试考课本”的教学,使学生对课本上介绍的知识背得滚瓜烂熟,书本以外的东西不想学、不会学;把课本知识当作绝对真理,没有自己的观点和理解,因而难以形成创新思维能力。新课程则扬弃了这一传统的惯性模式,既注重基础知识、基础理论框架的构建,又注意让学生基于其原有的知识经验系统,形成灵活的、系统性内化的、在多角度多层面丰富理解的基础上整合的经验知识系统,注意知识的应用性和发展性。

1.2 教学方式重心的转移。

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先介绍知识,然后再让学生在训练中巩固知识。新课程标准强调历史学习的过程应为在尝试解决问题中学习,即先发现有思考价值的探索问题,在解决问题中不断获得新的信息,丰富自己的知识,达到学习的目的。新课标更遵循人的知识增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阶段性特征,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弥补所要解决的问题与原由能力之间可能存在的差异的活动过程。这样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潜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和独立学习。

1.3 新课程标准注重与实际相结合。

所学知识的应用得到了强调。如在课后的“谈一谈”“想一想”中,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运用新近学习的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不要将所学的知识仅仅用在考试、做练习和做作业上,要让学生学会将实际生活中的难题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这样不仅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还可以开阔思路,学有所用,可使学生既感新鲜亲切,又津津有味,同时还能解决不少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教会学生用最简单、最快捷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总之,新教材能够更适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对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培养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有积极的作用,作为教师,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要注意基本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重视创新意识和实际能力的培养。同时结合新教材,改进教学方法,坚持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方式,发扬。

2. 新课程标准下历史教学理念的特点

2.1 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认识事物的过程。学生是认知的主体,其主体性发挥的愈充分,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愈强,学习效果也就愈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起的主导作用主要应该表现为强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促使其积极主动的学习。

2.2 培养学生健康、稳定的心理素质和对所学科目的持久兴趣。

素质教育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除了要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修养、丰富的教育理论、扎实的教育基本功、强有力的组织管理能力以外,还应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敬业精神。教师的这些品质无疑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既有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也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除了可以使人满腔热情地从事实践活动、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以外,对于丰富人的知识、开发人的智力也有着重要的价值。因此,培养学生健康、稳定的心理素质、设法调动并不断强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新课程标准能否成功的关键。

2.3 指导学生掌握和运用科学的学习模式。

通过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形成了许多各具特色的学习模式。但是,由于各学科有不同的特点(即使同一学科的不同部分,情况也不尽相同),学习主体(学生)的情况千差万别并且一直处于一种动态的变化之中,想找到一种现成的完全符合主体特点的学习模式是不太可能的,因此,以一定的学习模式为依据,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对其不断进行优化和完善,使之逐渐符合自身特点,能起到事半功论文导读:
倍的作用。

2.4 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和创造的能力。

我国古时便注重对技能的培养,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名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正体现了这一精神。的确,让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也就使学生学会了学习,让学生学会了创造的方法,也就使学生学会了创造,这样一来,学生原有的知识就会成为不断创新、发展的源泉。温故而知新,以新求新,学习成绩的提高便不是什么难事了。

3. 历史新课程标准下教育理念的实施

3.1 教学氛围愉悦化。

建立愉快、喜悦、和谐、融洽的(教育)教学氛围(包括学校、社会和家庭氛围),是成功实施新课程标准历史教学的必要基础。
3.

1.1 建立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型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学氛围中最重要的一个要素,因而,建立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型师生关系是一切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必要前提。我们认为新课程标准下师生关系应包含下列基本要点:
(1) 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教师在要求学生尊重老师的同时,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劳动。因而,一切体罚、讽刺挖苦学生的言行都是不文明的,甚至是不道德的、违法的。
(2) 师生之间是一种相互信赖的朋友关系。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
(3) 师生关系是一种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教师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并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
(4) 教与学的关系。教师要从世界观的形成、知识增长、能力培养、身心发展、行为养成等方面以身作则全面指导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健康发展。3.

1.2 运行外部“赏罚”机制。

学生学习的根本动力来自学生的内在动机,但外部赏罚等外在因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进一步激活、引发和加强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因。
①教学内容设置使学生产生“跳一跳,能够得着”的感觉,最大限度地刺激学生对知识渴求的。
②帮助学生增加成功与获得成功喜悦的机会。学生的学习不可能“一帆风顺”。当学生学习遇到障碍,而且经过主观努力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特别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克服不了时,教师应予以暗示、提示或者诱导,尽量使学习者能领悟到参与教学的喜悦及获得成功的喜悦。这种喜悦往往成为学生继续参与的加油站。实施“小步子、快节奏”的教学策略,会进一步增加学生学习上成功的机会。
③教学“处罚”要有针对性。切莫过于严厉,因为“处罚”的目的是使学习者获得矫正信息。传统教学往往忽视这一点,对于学习错误要么不予理睬,要么予以训斥,这些都会不同程度地损伤学生的自尊心与学习积极性。

3.2 教学起点问题化。

按照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学习内容应该是学习者认为有价值、有意义的知识或经验。根据这一观点,我们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另一方面努力使学习内容兴趣化。来自学生身边的问题是产生学习兴趣的最直接源地。因此,结合教学内容挖掘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基本要求。

3.3 教学内容图像化。

直观性一直是历史教学所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历史图像,作为直观教学的重要形式,最能体现历史教学直观性特点,因为几乎所有历史教学内容都需要借助于图像方能表述完整。
怎样充分有效地发挥图像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呢?
3.3.1 要认真研究教学媒体的综合利用问题。要在充分运用好“三板”教学艺术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等现代化电教手段,以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三板”教学艺术与电化教学媒介相辅相成,在历史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农村中学。
3.3.2 在深入研究教材文字系列与图像系列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尽可能使文字内容图像化,图像内容简化。具体作法有:
①变死图为活图,如在讲述三大战役时我们就可以把教材上的地图用动态显示出来。
②变文字为图像。将繁琐的文字简单的用图示展示出来。
③创设寓意图。利用“刀大杀人多”等寓意深刻的漫画、图片等帮助学生加深对历史观念的理解。

3.4 教学过程活动化。

实践证明,开展多种自主学习活动,不仅能培养学生主动去探究历史问题的创新精神,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而且源于:免费论文www.7ctime.com
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形成独立人格。为此,最大限度地将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为学生自主的历史活动,必将成为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基本方向。
主要历史活动方式有:
(1) 历史游戏活动。如历史谜论文导读:活动。具体方法是:第1步,老师先将学习内容布置给学生,并结合教学内容提出若干难度不同的问题,其中有些问题来源于课本,但又在课本上找不到现成的答案。第2步,让学生在课前预习、自学,并在自学的基础上带着问题去查阅资料、咨询有关专家。第3步,(课堂上)小组内部总结知识结构,解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和小组成员之间提出的问题,以使
语、历史故事会等。
(2) 社会调查活动。如太平天国活动调查、地方名胜古迹调查等。
(3) 历史体验活动,包括直接体验(如参观)和间接体验(如观看录像、电影等)。
(4) 合作学习活动。利用新课标广泛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如中国古代服饰文化与社会观念的变迁。
这时,我们可以把全班学生根据认知水平与能力、性格等分成若干学习小组,运用预习、自学、互相提问、答辩等方式来组织教学活动。具体方法是:第1步,老师先将学习内容布置给学生,并结合教学内容提出若干难度不同的问题,其中有些问题来源于课本,但又在课本上找不到现成的答案。第2步,让学生在课前预习、自学,并在自学的基础上带着问题去查阅资料、咨询有关专家。第3步,(课堂上)小组内部总结知识结构,解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和小组成员之间提出的问题,以使小组各成员都能完成大纲要求。第4步,小组间相互提问与解答。在这一过程中,各小组轮流主持,提出问题,其他小组进行答,并统计得分,评出优胜小组。第5步,教师总结。总结的主要目的,①点拨学生还比较模糊的内容,②进一步突出重点,③抓住知识的内在联系,建立知识结构。

3.5 教学小结结构化——课程设计。

教学实践证明,课程设计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教学环节。教师由于自身哲学观、心理学基础以及方法论的不同,选择、组织教材所遵循的原则和规范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特色的课程设计模式。
目前,影响较大的课程设计有3种,(1)学科中心模式,(2)学生中心模式,(3)问题中心模式。我国传统教材属于典型的学科中心模式的产物。义务教育高中历史新教材力图吸收三种模式的优点,将“教材”变为“学材”。虽然可读性增强了,但是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却减少了。针对新教材的这一特征,可将课堂教学分为2个阶段:第1阶段,采用以激发、强化学习兴趣,培养和发展学生历史思维能力为主要目的的启发引导式教学方法,完成新授课教学任务。第2阶段,采用指导学生学会整理知识,建立、扩展与优化认知结构为目的的引导探究式教学方法,进一步理清学科教学内容体系。在用引导启发式教学方法教学后,利用。最后约十分钟的时间,引导学生建立相应的知识结构会大大减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遗忘程度。
收稿日期:2013-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