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议职业生涯规划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目前状况设计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0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3218 浏览:99086
论文导读:
【摘 要】21世纪的今天我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迅速发生改变,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高职院校的学生更是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职业生涯规划关系着一个人是否能全面分析职业需求,培养自主规划与自我创业的能力,是引导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认知、确立职业生涯目标、选择职业生涯角色和寻求自身发展的最佳途径。但是由于缺乏对职业的正确认识和对自我的合理定位,许多高职院校毕业生在选择职业时带有较大的主观性和盲目性,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因此本文结合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学校方面主要包括专业改变途径不够、相关课程普及低、形式单一化、指导单向化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的产生分析来自学生、学校和家庭社会各方原因进行分析,以期推进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改进及发展。
【关键词】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
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升综合素质,提高学校就业质量,促进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和谐发展,有利于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和持续发展。在就业形势逐渐严峻的今天,高标准的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很重要,尤其对我们高职院校来说更是势在必行,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笔者长期工作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第一线,通过教学和活动的组织中逐渐发现很多问题,在本文中我从学生、学校两方面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相关因素的具体分析,根据两者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扮演的角色与任务,分析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在学生方面主要包括职业意识缺乏、心理素质不高等问题;学校方面包括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不高,课程体系建设相对滞后,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机构不完善。

一、学生现状分析

1.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理念及意识

(1)在西方发达国家,职业生涯规划作为一种以人为本的常态教育
如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在孩子小的时候家庭开始有意识的培养其职业观念,鼓励孩子通过自己的劳动赚取零用钱,通过“付出”来换取自己的需要。为孩子提供了更多了解生活,接触社会的途径。在学校教育中从小学就开始接受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二在我国,家庭教育以灌输为主,以“严”著称。孩子从小就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兴趣和价值观基本是父母和社会强加的,在孩子最初成长的家庭环境里缺乏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启蒙环境。到了入学年龄后,小学、初中、高中这三个阶段职业生涯教育几乎为零。所以绝大多数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更没有正确的理念。
(2)很多在校学生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规划的意思是完全相同的
其实职业规划只是职业生涯规划的一部分,职业生涯规划是指规划个人从开始工作到退休的整个职业历程,它主要包括职业规划、自我规划、理想规划、环境规划等,而学生仅仅局限于完成职业生涯规划课的任务对学业只进行简单短期的计划。另外也有很多学生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静态过程,其实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就是高职生要充分了解自我,对自己的兴趣、能力、特长等多方面有客观的认识。由此看出规划者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另外还要随时根据主客观条件的变化要对其进行调整和完善。因此,职业生涯规划并不是一个静态的过程,而是一个动态和静态相互结合、交替的过程。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是职业意识。职业意识是指个体在职业问题上的心理活动,也是指个体对职业的一种觉醒。职业意识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自己对自己现状的认识,二是自己对职业的期望。只有有了意识才会积极投入,没有意识就没有自我认知,更谈不上合理的适合本人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尤其对高职院校来说,与大学本科相比,高职学生受的教育往往是针对某一特定的职业。更需要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因此高职学生是否有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对将来的职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2.心理素质不高,能力不足

不少高职学生在心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自卑心理较大,对自己缺少全方位的客观评价,对自己能力评价不足,对外界产生自卑,畏惧心理,在面对社会竞争的时候。那些心理素质好的大学生,往往能在选择表现出自信,甚至敢于去和别人竞争,将外在的压力转为动力。反之,心理素质差的学生则变得消极,甚至是退缩。

二、学校现状分析

美国著名的职业问题专家金兹伯格曾经指出:职业选择应该是一个过程,而不是某一时刻一下子完成的决定。当前很论文导读:
多高职院校职业规划生涯教育相对落后,所以在教学内容多数以职业选择、准备、就业以及如何适应为主,还停留在“就业心理准备”、“如何撰写求职信”、“如何应对工作面试”“就业心理准备”、等应对技巧的讲授上,主要是针对就业政策、求职技巧等方面的指导,来帮助学生应付求职的过程。实践表明,这种应试性教育方式只能应付一时,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作用不大。所以高职院校应存在一下几个问题:

1.课程体系建设相对滞后

学校普通采取的方式是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开设和专业前景、就业形势等相关的讲座,系统性不强,形式单一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需要一个系统的完善的体系,而学校提供给学生的形式比较单一,不能打开视野,让学生通过更多的渠道了解到更多的方式和途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只有进行多途径,多形式的教育,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做好职业准备。在职业生涯规划中自我评价、职业定位、职业兴趣的培(下源于:论文大纲www.7ctime.com
转第72页)(上接第70页)养、职业能力的塑造、实施、评估、反馈与调整,这是一个整体的连续的过程。离开了科学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选择的方向和准确度都没有保证。目前面对高职的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比较权威的教材还比较缺乏,另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又是独特的特殊的一门课,在授课中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对课程的要求非常高,但在实际过程中很多学校统一教材,当然谈不上适合不同年级与专业需要的教材。存在着随机性比较大、系统性不强、开设滞后等问题,不能满足绝大多数学生的实际需求。

2.职业生涯规划体系建设不完善

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是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主要载体。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并没有成立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机构,而是依靠于学生课程,主要内容也只是围绕学生就业的相关内容展开。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学校的职导已形成了国家、社会、学校、企业、家庭网络化格局。借鉴国外职业指导我国学校的职业指导途径可以采用网络化形式进行,即国家成立学校职业指务机构,学校设置专门课程,学科职业指导渗透,校内专职教师咨询,校企等形式,建立和完善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机构。高职院校应坚持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全程化。高校应建立多层次、多职能、完善而有效的就业服务体系。大学生职业规划关系到学生的未来,除了学生自身的探索与努力之外,学校也必须担负助大学生完成职业生涯设计,构建起职业生涯教育的指导体系。大学生对于生涯规划有迫切的需求,严谨而完善的课程体系,搭建了一个非常完整的培系,一套科学、系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

3.专业教师匮乏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最终要依靠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师来完成,而目前就业指导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和少数的指导教师大多没有经过专门的学习训,目前从事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的人员,大多是半路出家,无论从他们的理论知识、助人技理念各个方面可以说都是相当缺乏的。尤其是对职业生涯规入了解的教师不多,他们对学生就业和管作比较熟悉,但要让他们运用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理论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划教育还比较困难。
参考文献:
韩丽春.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分析[J].辽宁师专学报,2007(4).
高晓琴.对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9(32).
注:2012年河南省教育厅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课题(JYB2012374)。
作者简介:豆全丽(1981—),河南沈丘人,硕士,现供职于河南教育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