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析外商投资中国产业转移和外商投资理由学报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981 浏览:12026
论文导读:国家,在国际产业转移的助推下,外商在华直接投资一直呈现上升势头。二、我国承接产业转移和外商投资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一)现状1、引进外商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的规模长期保持稳定增长。数据显示从1985年以来,我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总额逐年上升,从未出现过下降,只是年度之间增长速度时有波动。2、外商直
摘要: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国内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摘自:学生论文www.7ctime.com
GDP的快速增长和开放程度的提高,其自身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和吸引外资的能力也不断提升,这既顺应了时展潮流,又很好的促进了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本文将从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和外商投资两方面入手,分析其现状、问题并给出合理化发展建议。
关键词:国际产业转移 外商投资 问题分析
一般认为国际产业转移是指产业由某些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些国家或地区,是一种产业在空间上移动的现象。对此,学界也给出了各种理论支持。

一、国际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

小岛清(Kiyoshi Kojima)在“边际产业转移论”的推论四中指出,对外直接投资应立足于“比较成本原理”进行判断。采用先找出本国两种商品的成本比率,用来和外国的同种比率相比较这样一个“比较之比较的公式”。
弗农(R.Vernon)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尽管仍以各国要素禀赋差异的存在为前提,却以产品属性的变化为着力点,以产品生命周期变化解释产业国际转移。
劳尔·普雷维什(Raul Prebisch)从发展中国家视角来研究产业转移现象。他认为,发展中国家出于发展的压力而被迫实行的用国内工业化替代大量进口工业品的进口替代战略,是产业转移发生的根源。 他的观点强调国际产业转移深受国家行为的影响。
另一方面,外商投资很大程度上是伴随着国际产业转移开展的。80年代初期,邓宁在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国际投资发展周期理论。在该理论中,他把一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与该国的经济发展阶段联系起来。作为世界上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产业转移的助推下,外商在华直接投资一直呈现上升势头。

二、我国承接产业转移和外商投资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一)现状
1、引进外商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的规模长期保持稳定增长。数据显示从1985年以来,我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总额逐年上升,从未出现过下降,只是年度之间增长速度时有波动。
2、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引进外资中占绝对主导地位。与其他许多发展中国家不同,我国利用外资一直以引进外商直接投资为主,且在全部引进外商投资中所占比重呈现出不断上升趋势。
3、承接产业转移以制造业为主,外商投资越来越具技术转移性特征。目前制造业仍是中国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行业,但随着跨国公司将整条产业链转移到中国,以产品设计研发为代表的高端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转移成为新热点。
4、承接和投资区域正由以东部沿海为主向中西部延伸。我国承接和投资重点区域一直呈现出东多西少,南强北弱的特点。近几年来随着东部地区生产要素成本快速上升和市场饱和,及西部大开发和中原崛起战略及其他政策优惠实施,中西部地区投资优势突出,对国际产业转移的吸引力随之增强。
(二)问题
1、加剧资源短缺。总体上我国人均自然资源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自然资源状况不容乐观,在这样的背景下,大量承接产业转移,尤其是高耗能的资源密集型制造业,将会加剧中国资源短缺状况。
2、承接污染型产业转移所占比重总体较大。从目前发达国家或地区向我国转移的产业结构看,环境污染性产业所占比重仍很大,目前我国东部沿海这些地区生态坏境质量不断下降,对新一轮产业和投资形成制约。

三、关于未来我国如何更好的利用产业转移和外商投资

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国际产业转移对其经济的影响尚难定论。卢根鑫认为,国际产业转移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就其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而言,表现在要素转移效应、结构成长效应、引起就业结构的变化、提高社会平均资本的有机构成、加速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这五方面。那么如何能更加有效的利用产业转移和外商投资的契机,促进经济可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便成为当代中国一个重要课题。

(一)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可将一些发达地区的夕阳产业或不适宜继续发展的产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为朝阳产业和适宜在本地区继续发展的产业提供了发展空间。同时将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紧密结合,不能只转移不升级。

(二)最大限度发挥比较优势

“雁行发展理论”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本质都是比较优势的变迁和转移。通过对不同区域的横向比较了解各区域比较优势和通过对各论文导读:
区域内部的纵向比较了解本区域内大中小城市、乡镇及农村比较优势的差异是很有必要的,这将为正确制定各区域的产业政策树立科学合理的标准,为高效有力地执行这些政策打基础。

(三)从实际出发结合自身条件量力而行

从宏观经济政策导向上看,中国的经济发展对资金的需要不再那么迫切,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动力开始转向技术转移效应的重视。因此,应结合各个地区实际情况,在不超出地区承受能力的范围内适度承接产业转移和外商投资。同时,减少对外商直接投资的依赖性,平衡进出口。

(四)与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要进一步完善体质政策环境与产业准入政策。制定不同行业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强化招商引资的结构导向作用,把外商直接投资项目更多的引到需求增长快,生产污染少的领域中,减少高污染高耗能产业进入我国生产领域。
参考文献:
小岛清.《对外贸易论》.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劳尔·普雷维什.《资本主义:危机与改造》.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3]彭继民,史月英.“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发展与我国的对外投资”.《宏观经济研究》2001年第2期
[4]张弛.“论跨国公司的海外生产与母国的产业空心化”.《世界经济文汇》1993年第5期
[5]卢根鑫.“试论国际产业转移的经济动因及其效应”.《学术季刊》1994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