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谈正义感亚当·斯密与罗尔斯正义观之比较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990 浏览:12775
论文导读:
摘要:通过对两者正义观的比较探讨,科学的认识自由主义流派的两种不同的正义观不仅对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系统中的正义观有重要的论述作用,而且对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本论文在探讨中主要采取比较探讨的策略、论述与实际相结合的策略,以概述斯密与罗尔斯所处不同的时代背景、历史条件出发,阐述两者正义观的主要内容,进而对二者正义观做出比较浅析。然后结合当前我国的国情,立足于马克思主义正义观对两者的正义观进行批判的借鉴。斯密与罗尔斯都是处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并且都处在社会转型期中的自由主义杰出代表。通过比较探讨发现,两者的正义观都对自由、平等有客观的认识,并都对不平等、不自由进行批判,并且都对偶然因素阻碍平等的实现体现了关注;两者都重视情感主义的作用而借助于正义情感来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平并关心弱势群体;两者都少许带有对富国裕民、社会秩序和谐的期望,斯密提出的合宜性和罗尔斯提出的稳定性就是期望社会秩序的和谐。尽管两者有共同之处但是两者之间的差别也是十分显著的。相比而言,斯密对自由几乎不加限制、对不平等也无力调节,虽然借助情感加以调节但总体上仍是对自然秩序的追求,有一种放任的味道;罗尔斯的正义观则是通过社会制度的引入对超出限度的自由、不平等加以限制,虽强调情感的作用但更强调用正义两原则这样的机制加以调节;在分配正义方面斯密强调通过劳动分配,弱势政府以及接受自由市场带来的自然分配结果,而罗尔斯则强调通过强势政府的调控,并通过正义原则这样的正义程序来保证正义的实质平等;比较两者正义观的主体可以发现,斯密比罗尔斯更强调个人主观能动性的作用,而罗尔斯则比斯密更加注重后天的教育。两者的正义观都试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调解自由平等的矛盾,实质上是维护资本主义的社会秩序,所以我们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对两者的正义观辩证的比较探讨。关键词:自由论文平等论文正义观论文正义感论文斯密论文罗尔斯论文
本论文由www.7ctime.com,需要论文可以联系人员哦。摘要2-4
ABSTRACT4-8
前言8-12
第1章 斯密与罗尔斯正义观的形成12-18

1.1 斯密与罗尔斯正义观形成的论述渊源12-14

1.1 斯密正义观形成的论述渊源12-14

1.2 罗尔斯正义观形成的论述渊源14

1.2 斯密与罗尔斯正义观形成的时代背景14-18

1.2.1 斯密正义观形成的时代背景15

1.2.2 罗尔斯正义观形成的时代背景15-18

第2章 斯密与罗尔斯正义观的主要内容18-26

2.1 斯密正义观的主要内容18-23

2.

1.1 正义是社会有着的基础19-21

2.

1.2 正义不仅是社会经济繁荣的前提条件也必须是结果21-23

2.2 罗尔斯正义观的主要内容23-26

2.1 两个正义原则及基本的说明23-24

2.2 正义原则的优先性24-26

第3章 斯密与罗尔斯正义观的共同点与分歧点26-44

3.1 自由不足的深思26-28

3.

1.1 两者关于自由的契合点26-27

3.

1.2 关于自由限度上的分歧27-28

3.2 平等不足的深思28-33
3.

2.1 对平等不足客观认识上的异同28-30

3.

2.2 关于机会平等的异同30-31

3.

2.3 偶然因素对平等的影响31-33

3.3 正义主体概念的辨析33-36

3.1 正义主体环境概念的异同33-34

3.2 正义感理念的异同34-36

3.4 对弱势群体的关怀方式的异同36-38

3.4.1 关怀对象及内容大致相同36-37

3.4.2 对弱势群体的调节方式不同37-38

3.5 对社会秩序和谐的深思38-41

3.5.1 自然秩序与人为秩序的比较38-39

3.5.2 社会秩序和谐的理想追求的比较39-41

3.6 小结: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立场对两者正义观的批判借鉴41-44

3.6.1 对斯密正义观的批判42

3.6.2 对罗尔斯正义观的批判42-44

第4章 两者的正义观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44-50

4.1 我国目前所面对的现实44-45

4.2 两者正义观对构建和谐社会的论述价值45-46

4.

2.1 正义论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45-46

4.2.2 不平论文导读:等的客观有着性和相互流动性464.3两者正义观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启迪46-504.3.1按劳分配46-474.3.2富国裕民47-484.3.3关心弱势群体48-50参考文献50-53致谢53-55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探讨成果55上一页12
等的客观有着性和相互流动性46

4.3 两者正义观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启迪46-50

4.

3.1 按劳分配46-47

4.

3.2 富国裕民47-48

4.

3.3 关心弱势群体48-50

参考文献50-53
致谢53-55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探讨成果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