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论信息系统电子信息系统闪电电磁脉冲防御效能评估策略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5726 浏览:161115
论文导读:能评估公式,并确定了阈值,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评估策略。最后,通过对实例进行评估,并结合实际试验,验证了评估策略的可靠性,为评估策略的改善打好了基础;本论文通过对评估策略的探讨,为电子信息系统闪电电磁脉冲防措施是否能满足自身需求的判定上提供了论述依据,可以在有效保护电子信息系统的情况下减少经济投入。
摘要:电子信息系统作为电子设备最为集中的环境之一,也是大量信息数据存储的中心,其经常受到闪电电磁脉冲的影响而造成不可估计的损失。目前,电子信息系统安全评估主要是对其硬件及软件安全的评估,对系统所处环境,尤其是电磁环境的评估基本属于空白。为了减小闪电电磁脉冲对信息机房及信息数据安全的威胁和达到经济成本与防御效能的平衡点,对电子信息系统闪电电磁脉冲防御效能进行评估就显得具有十分重要,并具有实际的作用。本论文的主要探讨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其要点如下:首先,在闪电电流建模中探讨了闪电的形成、特点及监测策略,并对现有的闪电通道模型进行了阐述和比较,重点对工程模型中的DU模型进行了浅析探讨,提出了闪电电流的数学表达式,并通过偶极子法将云地闪电简化为天线模型,并利用麦克斯韦方程组进行了求解,得到了闪电电磁场的求解公式,并进一步对闪电磁场强度求解公式进行了简化,方便了评估中的利用;其次,根据IEC62305-2、GB50057-2010及GB50343-2004等技术规范,探讨了闪电对空间电磁场的影响及闪电电磁脉冲防御效能的评估策略。针对闪电电磁脉冲影响电子信息系统的途径,提出了相应的评估因子类型、因子参数、计算策略及效能评估公式,并确定了阈值,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评估策略。最后,通过对实例进行评估,并结合实际试验,验证了评估策略的可靠性,为评估策略的改善打好了基础;本论文通过对评估策略的探讨,为电子信息系统闪电电磁脉冲防措施是否能满足自身需求的判定上提供了论述依据,可以在有效保护电子信息系统的情况下减少经济投入。关键词:电子信息系统论文闪电论文电磁脉冲论文评估论文
本论文由www.7ctime.com,需要论文可以联系人员哦。中文摘要3-4
Abstract4-8
第一章 绪论8-11

1.1 课题探讨的目的及作用8

1.2 国内外探讨近况及有着的不足8-9

1.2.1 有关闪电物理历程及其产生的电磁场的探讨8-9

1.2.2 关于闪电电磁脉冲防御效能评估策略的探讨9

1.3 本论文主要探讨内容及结构安排9-11

第二章 闪电电流模型的建立与电磁场计算策略11-23

2.1 引言11

2.2 闪电的形成及特点11-13

2.1 雷暴的形成11-12

2.2 CB云的放电历程12-13

2.3 闪电分类及特点13

2.3 闪电电流通道模型13-17

2.3.2 工程模型(the engineering models)14-15

2.3.3 工程模型的比较与选择15-17

2.4 闪电电磁场计算策略17-22

2.4.1 偶极子法17-18

2.4.2 闪电电流通道电磁场的计算18-22

2.5 本章小结22-23

第三章 电子信息系统闪电电磁脉冲防御效能评估策略探讨23-42

3.1 引言23

3.2 闪电电磁脉冲损失风险评估23-24

3.3 年平均闪击次数N的评估24-32

3.1 雷暴日24-26

3.2 校正系数K26-27

3.3 闪电密度Ng27-31

3.4 等效截收面积A31-32

3.4 电磁场衰减度Z的评估32-33

3.5 电子信息系统损失概率P的评估33-40

3.5.1 等电位连接P_B33-35

3.5.2 浪涌保护P_(SPD)35-38

3.5.3 线缆屏蔽P_(MS)38-40

3.6 防御效能的计算及阈值的确定40-41

3.6.1 防御效能的计算40

3.6.2 阈值的确定40-41

3.7 本章小结41-42

第四章 电子信息系统闪电电磁脉冲防御效能评估策略验证42-51

4.1 验证策略42

4.2 甘肃省气象局信息中心闪电电磁脉冲防御效能评估42-47

4.

2.1 评估对象概况42-43

4.

2.2 地闪密度分布及闪电电流特点43-46

4.

2.3 闪电防护及接地概况46-47

4.

2.4 评估结果47

4.3 甘肃省气象局信息中心闪电电磁脉冲抗扰度试验47-49
4.

3.1 试验原理及策略47-48

4.

3.2 试验设备48-49

4.

3.3 试验条件49

4.

3.4 试验结果49

4.4 评估结果与试验结果的比较及浅析49-51
第五章 结论51-53

5.1 全文总结51

5.2 下一步探讨方向51-53

参考文献53-55
致谢55-56
在学期间的探讨成果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