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谈谈中国中国2009—2012年微博教育运用综述流程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9809 浏览:85115
论文导读:
摘要:微博这一技术的出现,给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从2010-2012年国内关于微博的教育应用成果不在少数,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一技术,有必要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反思。对微博教育应用研究过程、研究内容等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微博;教育技术;教育应用
1672-7800(2013)001-0010-02
0引言
微博(英文名为microblog),即微型博客,是随着Web2.0而兴起的一类开放的互联网社交服务,它允许用户以简短文字随时随地更新自己的状态,每条信息的长度都在140字以内,支持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的出版,每个用户既是微内容的创造者也是微内容的传播者和分享者。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报告显示,2012年上半年,我国微博用户数达到2.74亿,较2011年底增长9.5%。其中手机微博用户数量由2011年底的1.37亿增至1.70亿,增速达到2

4.2%。报告显示网民职业中,学生占比为28.6%,远远高于其他群体。

微博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如精简短小,图文并茂,操作方式多样,即用户不仅可以阅读别人的博文,还可以转发或评论,另外微博的微群,微盘功能更是为主题社群的创建与资源共享提供了技术支持。如何将微博更好地应用于教育,近几年已经受到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将微博引入教育,能更好地促进教育的进步,国内教育领域的学者也积极地研究微博的教育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对过去进行反思是对展望未来的先决条件,本文回顾总结了源于:毕业论文www.7ctime.com
至今为止微博在我国教育领域应用的相关情况。
1研究过程

1.1研究样本选取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近3年微博在教育领域应用的研究成果,而选择教育领域的核心期刊能比较好地反映专家学者的关注热点和研究所取得的比较有价值的成果,因此,本文在选择样本时选取国内最大的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内近3年CSSCI能检索到的教育类核心期刊作为数据来源。以“微博”为主题词进行搜索,人工判读去除相关度较低的文献,共得样本25篇。这些期刊杂志分别为《电化教育研究》、《现代教育技术》、《远程教育杂志》、《中国电化教育》、《中国高等教育》、《中国远程教育》、《国家行政学院》和《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笔者下载了这些样本的部分题录信息,包括“题目”、“作者”、“作者单位”、“关键词”、“发表年度”、“来源期刊”,保存到文本文件中,导入到EXCEL2007软件中,分析得出这一主题的研究热度趋势、谁在做研究以及微博这一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哪些方面进行应用并且得出了哪些结论。

1.2研究热度和研究队伍的分析

(1)研究热度分析。在所选取的文献样本中,2009年发表的有1篇,2010-2012年发表的文献篇数分别为7篇、9篇、10篇。可以看出,专家学者对微博在教育领域的关注度一直呈上升趋势。在这期间,从技术角度看,微博的功能也在不断扩展,从最开始的发表图片文字的简单功能发展到如今可以使用微群组建社区,使用微盘共享资源等功能。微博这一技术突破了移动通信技术与互联网的限制,注册用户不断增多,国内各门户网站如新浪、网易、腾讯、搜狐等也抓住这一机遇积极投资微博,据新浪发布的2011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显示,新浪微博注册用户已突破3亿大关,而新浪首席执行官兼总裁曹国伟表示,2012年将继续向微博投资约1.6亿美元,充分利用社交媒体、用户关系和门户的领先地位来提升中国的数字媒体用户体验。而注册量中不可忽视的一大部分是在校学生,由此可以推出,教育领域也应投入更多的精力研究如何将这一不断发展的技术更好地发挥其教育功能。这一领域的研究将很可能在近几年内继续呈上升趋势。
(2)研究队伍分析。对样本来源的8种杂志进行分析,可以看出62.5%的杂志均是教育技术学核心期刊,来自这8种杂志的文章占总体样本的85%。可以看出教育技术学者对这一领域的贡献不可忽视。对样本文献的作者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固定的研究队伍,研究队伍人员分布还比较分散。其中发文量为2篇的有华中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浙江工商大学,他们对微博教育应用的关注点也不同,其中华中师范大学关注的焦点有教育知识管理、教育技术微博圈,上海师大则从微博的特点出发关注其教育应论文导读:义建构明显是不利的,这时,教师的指引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微博进课堂应该是以辅助者的角色进入,丰富传统的教学方式。(2)微博在远程教育领域的应用。在远程教育领域,微博最大限度发挥其价值的应用是作为电子学习的笔记及分享工具。传统的网络课程中学习笔记这一助学模块,往往只允许学生
用的可能,浙江工商大学则关注这一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其中河南大学的3篇论文关注了微博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功能。由此可以看出,对微博的教育应用研究点还比较分散,这也从侧面说明这一领域的研究处于初级阶段。统计发文量也可以看出华南师范大学对这一专题的研究比较全面,微博应用与教育最主要是作用于学生,学生的体验不可忽视。研究从调查学生对这一技术的态度到从传播学的角度讨论微博的教育传播效果,同时探讨了微博的教育功能,尤其是在远程教育领域的应用。

1.3研究内容及结论

对所选样本进行仔细阅读,对研究内容进行比较分类,发现学者关注的主要方面有微博在“学科教学”方面的应用;“远程教育领域应用”研究;“微博的思想教育引导作用”研究;“高校微博的发展”研究这4类,以下进行详细分析。
(1)微博促进学科教学。样本中67%的文献都是在探讨微博对英语这一学科教学的促进作用。另外两篇分别为关于大众传播学和C语言程序设计的。英语作为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学生只有在各种场合进行反复的运用,才能熟练掌握。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特别是对英语的综合运用方面一直受语言环境的限制。微博的出现,使得学生可以自由加入感兴趣的英语微群、组、微班级,或者关注一些有特色的个人英语微博等多种方式,随时用英语进行各种主题的交流,给学生的英语运用提供了机会。
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微博走进课堂并不是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方式。在激发学生讨论热情,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泛在学习方面,微博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如果学生的信息素养不够或者信息的总体整合能力欠缺的话,面对方式多样的微博资源,势必很难将其内化为结构完整的知识,这对其知识的意义建构明显是不利的,这时,教师的指引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微博进课堂应该是以辅助者的角色进入,丰富传统的教学方式。(2)微博在远程教育领域的应用。在远程教育领域,微博最大限度发挥其价值的应用是作为电子学习的笔记及分享工具。传统的网络课程中学习笔记这一助学模块,往往只允许学生在一台电脑的客户端记录、查看,不便在学习同伴中进行分享,同时,我们也不能奢求远程学生在离开电脑阅读文本教摘自:毕业论文评语www.7ctime.com
材时突然出现的学习体会,时刻用这一学习工具进行记录,所以其分享性和易用性较差。而微博允许用户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大大拓宽了学生记录的渠道,极大方便了用户随时随地记录自己的学习心得,并且用户之间可以分享,使得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交流更及时、更顺畅。
(3)提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学生乐于在微博上展现自己,抒发所思所想,通过微博的“关注”功能,学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真实的思想动态。这有利于教师在第一时间了解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相应的指导。另外,利用“微群”这一功能,教师可以在群内发布有意义的讨论主题,或者多转发积极向上有正面意义的社会事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而通过“微盘”共享资源的功能,教师可以构建形式多样的“道德教育”资源,例如上传有积极意义的电影、文本资料等。这些都有利于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社会价值观。
(4)为社会更好了解高校提供一个窗口。高校微博的开通,有利于大众近距离了解高校,促进了学校与社会,学生与学校的交流。有学者对新浪认证的211所高校的微博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高校官微的功能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信息发布功能,为大学生、家长、其他关注高校的社会成员提供一个了解高校的便捷渠道;二是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倾听学生心声,解答问题。但是现在微博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比如,管理不够规范化,更新速度较慢,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原创微博数量较少。对此,高校首先要充分认识到微博的教育功能,加强对其的重视,组建微博应用系统,充分发挥其作用。
2结语
本文研究了微博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可以看出我国学者对微博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是,近几年学者对其的关注在持续升温,且研究者中教育技术的专家学者做出了相当的贡献。微博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主要有学科教学领域、远程教育领域、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用和高校官微发展研究。教育能促进技术的发展,而技术的进步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又可以促进教育教学效果的提升。寻找微博这一技术与教育的契合点,值得学者持续论文导读:
关注。
参考文献:
王萍.教育微博系统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1(8).
周云.基于微博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新模式研究与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2012(6).
[3]方宏建,杜亮.以微博为载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国家行政学院,2011(1).
[4]郝兆杰,孙仲娜.给大学英语教学围上“围脖”[J].现代教育技术,2010(6).
[5]卢和琰.微博客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10(10).
[6]王帆,张立荣.高校官微生存现状与发展策略探析——基于新浪微博平台调查[J].中国电化教育,2012(5).
[7]黄淑敏.高校微博发展及运营策略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2(1).
(责任编辑:杜能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