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论宗教建筑与“宗教”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533 浏览:10445
论文导读:
【摘 要】宗教建筑从一个侧面反应了建筑技术的水平和建筑智慧的深度。就像我们动土开工会想到老祖宗放生祈福,我们在建筑设计之初和建造的时候,是不是也向传统学习,强调地方特色和民俗风格的设计倾向……
【关键词】建筑;宗教;宗理;建筑智慧;新乡土主义;智慧城市
2012年冬,我所在的开发公司举行了一场开工仪式,来自普陀寺、白马寺的和尚,经过祈福、开光、放生等一系列的宗教活动,开启了冬日里热火朝天的“千锤百炼”。看到这隆重的场面,我联想到了宗教和建筑的渊源……
建筑之为“器”,中国古人把建筑看做是一种身份时代的象征,所以会有项羽火烧阿房宫,推翻了秦朝的统治,索性把代表王朝的宫殿一把火烧掉;到了近代,柯布西耶勒《走向新建筑》提出“住房是居住的机器”。建筑是一部石头史书。建筑本身不是目的,建筑的目的是获得它形成的“空间”。
现今保留的建筑当中,除了宫苑,大部分是宗教建筑。久负盛名的万神庙,巴黎圣母院,建筑不同的结构与特色形成了强大的感召力。中国的宗理观念,也几乎影响了五千年,宗教建筑遍布全国。唐代建筑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辽代河北蓟县独乐寺等。中国甚至还有句老话“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庙”。 宗教建筑把文化传递到它所到达的地方。与其说宗教是有灵魂的,不如说凝聚了人类智慧的完美建筑具有强大的精神征服力。
建筑师维特鲁耶的《建筑十书》提出了建筑的三标准:“坚固,实用,美观”。中国传统建筑以柱、梁、枋、檩、椽等木架构为结构方式,按照需要的大小、形状和间距组合,这种形式体现了古代宗法社会结构的“清晰、有序和稳定”。“坚固”“稳定”的房屋,稳定的社会关系,这是人心期望和现实的需求。在物质不足以养活所有人的年代,多数人住的是茅草房,但作为精神需求的宗教建筑却是高楼大厦。它没有被推翻,受到珍视和保护,说明了人们的追求需要宗教建筑华美。柯布西耶的新建筑朗香教堂等现代宗教建筑的涌现,深刻传递了它最重要的东西“宗教精神”,嫌安和宁静的感动着人。
现在的人衣食无忧,最紧俏的还是房子,不同的是这个房子是自己的住房。住在自己安乐窝儿里,难道现如今的人,就不需要宗教么?看海淀堂外接踵而至的人流,植物园卧佛寺的虔诚香客,再联系到屋内求福的摆件,车内保平安的挂件。宗教并未远离我们,只是宗教不再是那个政教合一时代的必须信奉。宗教建筑成了历史的见证和人们自由信仰的依托。
剥离开了神权的外衣,宗教建筑不再有昔日的政治色彩。但它所反映的宗理观念还是深入人心。存留下来的神圣建筑还是现代人顶礼膜拜的艺术殿堂。 宗教建筑从一个侧面反应了建筑技术的水平和建筑智慧的深度。
中国封建社会有很多“舍宅为寺”的情况。简单源于:大学生论文查重www.7ctime.com
的“一斗三升”④排列组合成房子,房子围合阵列成为院落。不知道近代科学分子组成规律的古代中国,房屋院落酷似有机分子的序列,院院相连,方圆铺展开来。这种形制的房屋已消失在人居中,大量形式的寺院保留下来。中国建筑空间与宗理关系经典组合。
现今我们已经不再追随“左祖右社”的传统,这是中国涌入后现代建筑思潮的集中表现。这种脱离中国传统的形式会延续多久呢?我们无从知道。但越来越多的地方主义和民族特色设计被人们接纳喜爱,而这两个鲜明特征正是宗教所具有的。不是在这里宣扬迷信,而是清新的指出人性的复杂。不断的推翻旧的说法并创造新的科学价值体系的同时,我们内心深处无以安放的精神,从未停止过信仰。因为“背山面水”是人居合理的布局、“长幼有序”是人心所适从的。
我们现在的建筑应该是传承这种智慧的。然而我们却像19世纪的大生产时代那样,建造了一批“居住机器”。虽然不乏有特色的建设,但是也有骂声一片的,像“大裤衩”、“大秋裤”、“比基尼”等。它们造型奇特,用材考究,这么费时劳力的建筑为什么不被多数人的审美接受呢?是不是它们在追求新技术的同时,少了那么点建造的智慧啊!我们没办法掌控大众的品味。但是这其中的那么丁点东西——受众心里接受度,应该是从我们传统的生活理念而来的,符合基本的秩序关系和美的法则。而这些标新立异者正是超出了人们思维,但没有契合心里关于美的心弦,才会被指责。如果我们做这样的假设:“大裤衩”不是央视大楼,而是普通写字楼;“大剧院”不建在天安门广场西,而是跟鸟论文导读:
巢一条街;杭州“比基尼”体育馆与游泳馆的双馆再加一馆……是不是会好那么一点。建筑与规划协调,真正融入到城市景观之中。亦或者我们在建造关系重大项目的时候也有民众建议,城市建设是不是会更谨慎。
就像我们动土开工会想到老祖宗放生祈福,我们在建筑设计之初和建造的时候,是不是也向传统学习,强调地方特色和民俗风格的设计倾向。获得普利兹克奖王澍的宁波博物馆就是这类“新乡土主义”的代表:没有不变的规划、设计模式,而是在设计中尽量用当地材料,表现出“因地制宜”,使建筑在整体风格上与地方的环境相融合,具有浓郁的乡土风。如果我们周围的建筑都是照这样的思维在运行,美好的城市规划就不再只是领导手中拿的一张高水平图画而已。突破思维的框子,用规划蓝图指导建筑方向,用领先建筑来影响城市景观,建成智慧城市。完成这么一套成熟的体系并不容易,涉及的产业和行业包括智慧城市总体方案设计、物联网、智能交通、绿色智能建筑、信息化、数字城市管理和信息安全等。从智慧建筑到智慧城市,看起来是思路转变的一大步,实则是城市规划的刚性实施。有了这样的规划先决条件,适合当地风土人情的建筑才会如春笋出芽崭露头角。犹如现代的上海,有外滩的万国风情建筑,有石库门里弄的新天地,都是扎根群众的设计精品。
我们现在正生活在一个技术产业高度文明的圈子里,高精尖的建筑鳞次节比。一拨接着一拨的新型修建手法展露街头,和旧的建筑形成鲜明对照,而旧的楼房以它的各种姿态据理力争,他们当中要么被,要么存活下来。然而穿行五彩斑斓的世界,制度和人心越来越开放自由,不少人缺乏安全感,借此来救助宗教获得安慰,这是精神和物质辩证关系的现实表现。习惯了科技带来物质飞跃的人们,是不是也要像人类创建宗教之初那样,科学化的建立精神依靠,而不是像封建统治那样借助宗教麻痹民众思想。更加关注人性,为我们的心灵找到一个合理的宣泄出口,摆脱机械化带来的情绪化和压力。
宗教建筑因为承载了传统的宗理活了下来,我们应该汲取它的建筑智慧,挖掘符合大众心理需求的根源,塑造适合当地风土的形象,探讨更加适宜人居的共生关系,把我们的周围的房子盖成艺术品,把我们的城市建成方便、舒适、美景林立的生活圈。有一天,我们不再用“蜗居”形容自己的住宅,不用“格子间”形容自己的办公室,也不再简单的说建筑是“居住的机器”,因为这样大生产的时代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现在的心理需求,我们需要有不仅满足生活需求,也要符合心理生长的建筑。
参考文献:
 “住房是居住的机器”。勒·柯布西耶勒《走向新建筑》
 “一斗三升”。最早见于《营造法原》,《中国建筑史》“一斗三升斗拱也由5个以上的单件组成,拱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特有的一种构件。”
[3] “左祖右社”。《周礼·考工记》中“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帝都营建原则。
作者简介:
柳玲,性别:女,民族:汉,出生年月:1981年8月28日,:411102198108283607,毕业院校: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职称:助理工程师,工作单位:漯河中润房地产投资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