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议抑菌藏紫草化学成分及其抑菌活性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528 浏览:21907
论文导读:ercetin-3-O-α-L-rhamnoside),(9)咖啡酸(Caffeicacid)。采取平板滤纸片法对藏紫草提取物ETA、PE、ETY、BU和单体化合物2、3、4、6、7、8、9进行大肠杆菌、金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活性检测,并测定具抑菌活性样品的最小抑菌浓度值。结果发现,藏紫草提取物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均有抑制作用,对芽孢杆菌的抑制效果
摘要:藏紫草为紫草科(Boraginaceae)滇紫草属植物长花滇紫草(Onoa hookeri Clarke. Var.Longiforum Duthie)及细花滇紫草(Onoaa hookeri C.B.Clarke)的干燥根,分布于西藏东部和南部。藏紫草为常用藏药,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藏药(第一册)WS3-BC-0132-95,对肺病、多血病症疗效显著;有38个成方制剂收入藏紫草药用。目前探讨较多的为201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的新疆紫草(Arnebia euchroma (Royle) Johnst.)和内蒙紫草(Arnebia guttata Bunge),对藏紫草的探讨甚少,其化学成分和抗菌活性探讨未见报道,鉴于藏紫草悠久的药用历史和良好的药用价值,本论文对藏紫草化学成分进行探讨并探讨其抗菌活性,为进一步探讨其药效物质基础和药用价值提供依据。采取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柱层析色谱技术对藏紫草石油醚和乙酸乙酯部位分离纯化,得到10个单体化合物,通过1H-NMR、13C-NMR等波谱学策略进行浅析鉴定,确定了其中9个化学物分别为:(1)β-谷甾醇(β-sitosterol),(2)紫草素(Shikonin),(3)齐墩果酸(Oleanopc acid),(4)苯甲酸(Benzoic acid),(5)阿魏酸(Ferupc acid),(6)胡萝卜苷(Daucosterol),(7)山奈酚(Dampherol),(8)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Quercetin-3-O-α-L-rhamnoside),(9)咖啡酸(Caffeicacid)。采取平板滤纸片法对藏紫草提取物ETA、PE、ETY、BU和单体化合物2、3、4、6、7、8、9进行大肠杆菌、金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活性检测,并测定具抑菌活性样品的最小抑菌浓度值。结果发现,藏紫草提取物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均有抑制作用,对芽孢杆菌的抑制效果较弱。抑菌活性物质极性较小,主要为酯溶性成分。化合物2为萘醌类物质,抑菌效果显著,说明藏紫草很可能具有和新疆紫草同样的药用价值。化合物7、8为黄酮类化合物,对三种供试菌均有抑制作用,说明藏紫草中黄酮类物质也是其具有抑菌活性的物质基础,可以以黄酮含量作为其质量制约的标准之一。此次探讨为藏紫草药效物质基础和药用价值提供了论述依据。关键词:藏紫草论文化学成分论文Sephadex论文LH-20论文抑菌活性论文最低抑菌浓度论文
本论文由www.7ctime.com,需要论文可以联系人员哦。摘要6-7
Abstract7-11
第1章 前言11-13

1.1 本课题的探讨背景11-12

1.2 本课题的探讨作用12

1.3 本课题探讨的设计思路12

1.4 本课题探讨的设计步骤12-13

第2章 紫草科药用植物探讨概况13-28

2.1 引言13

2.2 化学成分探讨13-17

2.1 挥发油类化合物13-14

2.2 萘醌类化合物14-15

2.3 黄酮类化合物15

2.4 酚酸类化合物及其盐类15-16

2.5 甾体及萜类化合物16

2.6 木脂素类化合物16-17

2.7 生物碱类化合物17

2.8 脂肪酸及其他类化合物17

2.3 紫草科药用植物药理活性探讨17-26

2.3.1 抗炎作用17-18

2.3.2 抑菌作用18-19

2.3.3 抗肿瘤作用19-23

2.3.4 抗病毒作用23

2.3.5 抗衰老作用23-24

2.3.6 抗生育作用24-25

2.3.7 肝损伤保护作用25

2.3.8 止血作用25-26

2.3.9 舒张血管作用26

2.4 紫草临床运用探讨26-28

第3章 藏紫草化学成分的探讨28-42

3.1 引言28

3.2 实验部分28-41

3.

2.1 实验仪器及材料28-29

3.

2.2 提取分离29-32

3.

2.3 化合物结构鉴定32-39

3.

2.4 实验结果39-41

3.3 小结41-42
第4章 藏紫草化学成分抑菌活性探讨42-51

4.1 实验材料及仪器42-43

4.

1.1 实验样品42

4.

1.2 供试菌种42

4.

1.3 试剂及仪器42-43

4.2 试验准备43-44
4.

2.1 样品溶液的制备43

4.

2.2 培养基配方43

4.

2.3 菌悬液制备43-44

4.

2.4 滤纸片制备44

4.3 抑菌活性测定44

4.4 最低抑菌浓度确定44-45

4.1 藏紫草提取物最低抑菌浓度确定44-45

4.2 单体化合物最低抑菌浓度确定45

4.5 实验结果45-49

4.5.1 抑菌活性测定结果45-46

4.5.2 最低抑菌浓度测定结论文导读:果46-494.6小结49-51结论51-52致谢52-53参考文献53-62附录62-71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71上一页12
果46-49

4.6 小结49-51

结论51-52
致谢52-53
参考文献53-62
附录62-7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