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探索实证全日制学位生课程设置实证调查与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058 浏览:23193
论文导读:
摘要:自2009年开始的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全新的培养模式,已经实施了近三年时间。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对课程设置和教学实施现状及效果进行了抽样统计,分析了当前课程设置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对课程体系设置及教学优化途径进行了一定的探讨。提出应从加强课程整合、模块化构建课程体系、增加课程选修范围等多方面,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进行深入改革。
关键词:全日制;专业学位;课程
1671-0568(2012)35-0125-03
我国从2009年开始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这一全新的培养模式已经实施近三年的时间,2012年第一批毕业生已经就业。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否按照预定的标准达到了培养目的?研究生究竟对这一培养模式认同度如何?这种模式在高校实际培养过程中还存在哪些不足?课程教学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环节之一,合理确定课程结构,设置课程内容,是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核心问题。本文就此拟以南京市部分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为调查对象,以课程教学满意度为客体,调查分析目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的现状,希望通过调查分析,对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科学设置做一定的深入思考,寻找完善全日制专业学位课程体系的策略,为今后改革和完善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提供一定的现实和理论依据。

一、调查的方法与对象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考虑到研究生三年级的学生已经修完所有课程,完成论文选题进入论文写作及专业实践阶段,对课程有较全面的认识,所以调查对象主要为南京邮电大学2010级在读研究生,同时还包括南京市部分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高校2010级、201在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考虑到样本容量有限和学科的差异性问题,调查对象被限定在6个工程硕士专业领域,因而本次调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问卷设计全部为封闭式选择题,共8个题目,主要围绕两个要素:一是研究生对培养模式的认同度;二是研究生对开设的课程体系、课程类别及授课效果的满意度。为了对问题进行深入客观了解,本次调研同时采用了集体座谈会、个别访谈等形式,对部分研究生、授课教师及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进行了现场走访。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调查问卷共发放300份,收回214份,回收率71.3%。有效问卷212份,占70.7%。通过对有效问卷的整理与分析,得出以下结果:

1. 专业学位认同度

本源于:论文www.7ctime.com
部分选取了3个维度,即“攻读全日制专业学位主要目的”、“攻读学位工作意愿”、“当前培养是否达到您的期待”。对各调查要素分别汇总、调查结果显示:在所有被调查者中,以“提高个人能力、找一份好工作”为入学动机的占据75%,而选择“获得更高学位”的仅占10.4%;完成学业后,拟选择“去企业工作”的占54.7%,选择“高校或从事科研工作”的仅占1

1.8%。显然,可以得到以下两个基本结论:

(1)目前在读研究生普遍认同全日制专业学位设置的初衷,专业学位设置符合社会需求。
(2)选择攻读专业学位的研究生,选择以提升个人能力为途径,最终提高就业质量的人数占据了绝大多数。所以专业学位的职业性、实践性的特点需在实际培养中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加强。
与之相对应的是,在涉及到“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是否符合研究生期待”这一选项时,仅有9%的被调查者认为“很符合”,认为“比较符合”的也只有26.4%。这说明被调查者对实际培养过程和培养效果非常不满意。通过个别访谈,不满意主要体现在专业学位教育的特色不明显,与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区别不大,实践能力训练比较少而散,等等。

2. 对专业学位课程满意度

本部分以课程体系、公共课、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术课(选修课)为调查要素,要求研究生分别给出很满意、满意、一般、不太满意、很不满意的调查意见。分析调查结果及结合现场调查及访谈,在课程体系设置及教学方面存在如下明显问题:
(1)课程体系不合理,“学科化”倾向比较严重,缺乏特色。当前的课程结构仍然遵循以理论体系为主线,从基础知识向专业知识渐进式发展,配合以实验、实习和设计等实践环节,与学术型研究生课程设置雷同,未体现专业学位课程特色,即对职业性与实践性的体现不足。多达46%的被调查者表示不太满意或很不满意,说论文导读:
明当前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实际需求脱节比较严重。
(2)公共课授课内容理论性强,对学生个体性差异关注不足。普遍认为公共课本应有利于人文素养和职业精神的培养,但目前授课内容仍然停留在基础教育阶段,理论性、说教性太强。特别是基础英语课程,研究生个性差异很大,目前的授课内容未体现个体发展和职业需求,这也是本次调查中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之一。
(3)课程设置针对性不强,忽视职业性和实践性特点。被调查者对“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术课”三个不同类别的课程评价,均出现了较高的不满意率,分别为 32.6%,30.2%,28.8%。这个统计结果表明,课程设置在体现自身的特征和侧重点方面仍有所欠缺。显然,专业学位教育课程设置应围绕能力培养需求展开,偏重应用性。调查结果反映,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与学术型研究生课程差别很小,有些课程甚至直接与学术型研究生一同开设,课程仍偏重传递理论知识,实践性和针对性不强。另外,课程之间连续性比较差,缺乏有机整合。
(4)专业选修课可选择范围小,交叉类、工具类和实践类课程开设数量较少。选修课作为大课程的完善与补充,有利于开阔研究生的视野,拓宽研究生的知识面,提高研究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跨学科课程。被调查者普遍认为:当前选修课数量偏少,选择余地小;用以提高学生方法能力的研究方法及研究工具类的课程缺失;专业实践类课程相对比专业基础课,比重明显偏少。所以,被调查者尽管对“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术课”普遍表示了认同,但仍有30%以上表示不满意,这也是访谈中研究生强烈建议改进的地方。

三、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优化途径

1. 课程设置理念去学科化,以模块建构课程体系

按照模块式课程体系来建构,即将某一专业领域应开设的课程划分为若干相对独立的部分,每一部分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相互独立但又有着横向的联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目的在于侧重研究生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关注复合性的“职业能力”,选择模块式课程体系更合适。如可以分为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技术模块和职业综合素质模块等。各模块是一个动态系统,在短期内保持稳定,但又具有开放性,可以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调整。基础课程模块可打破学科限制,把各学科有关课程统一在一起,构成职业需求的知识系统。各子模块课程内容可以定期修改,保证课程模块的开放性和前沿性。专业技术模块是培养研究生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技术开发的能力,侧重技术前沿和职业需求。职业综合素质模块是使研究生具备团队精神、沟通能力、工作职责和敬业精神。

2. 各模块课程设置追求综合能力的提高,注重宽泛性与前沿性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为主要目标,这就意味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不仅重视理论学习,也重视实践学习,不仅重视宽泛性学习,也重视创新性前沿性学习。因此,课程设置上不仅要关注新思维、新技术,更要求课程内容新颖,也要拓源于:毕业生论文网www.7ctime.com
宽知识面。

3. 加大各模块课程选择范围,重点增加工具实验类课程

各模块课程覆盖的范围增大,保证模块组合时选择度的增加。基础课程模块主要提供理论基础和基本方法;专业技术模块通常与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意向的需要结合;职业综合素质模块包括职业管理、社交、等知识,突出团队合作的训练。为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重点安排工具类课程、实验类课程、仿真课程,等等。

4. 关注与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资格认证对接的课程建设

在按照上述方案进行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的同时,对目前已有相关专业学位职业资格认证的领域,充分研究相关职业资格认证课程,在课程模块中设立与职业资格考试科目相关的课程,使专业学位研究生具备参加国际相关职业资格考试的条件,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生培养。
综述,对部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问卷调查及访谈结果表明,当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在体系上过于封闭,僵硬,缺乏必要的灵活性和开放性,连贯性不足,缺乏对课程的必要整合;课程内容学科化现象比较严重,前沿性不够,针对性不强。所以,应该围绕专业学位培养目标,认真分析教育特点,注重加强课程整合,优化课程结构,同时在授课内容、授课方式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性的改革,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促进论文导读:
培养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文冠华等.抓好专业实践环节,确保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8).
郭蕾.探索开放式教育模式,提高工程硕士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9).
[3]张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课程教学若干问题思索[J].中国高教研究,2011,(1).
[4]刘廷章,郑祺.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的团队探究方法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1).
[5]申姗姗.从“专业性”看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