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探讨民族音乐早期儿童民族音乐审美教育新探站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464 浏览:24218
论文导读:象生动的民族歌舞;种类繁多的民族乐器;生动有趣的民间玩具等,表现形式风格迥异,地域色彩丰富多样,民族特色浓郁别致,都为美育活动设计与组织提供了丰厚的资源沃土和广阔的教育空间。我们应把握艺术审美潜能激发123下一页
摘要民族音乐是儿童审美教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资源。针对年轻一代漠视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社会现象,本文从审美本质的逻辑起点和内在理路追寻民族音乐的意义所在;从生态艺术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探求现实的教育行为;从民族音乐的产生和存在方式,阐释了情感体验和表达是早期儿童审美教育的核心本质。
关键词:民族音乐早期儿童审美教育
:A
中国民族音乐艺术源远流长,异彩纷呈的表现形式,多姿多彩的风格特色,是民族精神特质的结晶,是民族审美心理的凝聚。然而,伴随着“欧洲中心论”体系的历史惯性,伴随着当下全球化趋势增强和现代化商业社会的急速变迁,影视、互联网、通讯设备、电子传媒技术飞速发展带来的感官冲击,中国民族音乐日渐式微已是不争的事实,一些传统国粹艺术普遍遭受青少年的反感和排斥,甚至到了青黄不接、完全断层的境地,呈现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乏力的社会现象。
那么,对于民族音乐的漠视态度和濒临失传的境地,追本溯源,是否可能通过审美本质的逻辑起点和内在理路来找寻民族音乐的意义所在?如何让优秀的民族音乐种子在幼小的心灵中播种、生根,成长为牢固的根基呢?是否可能从早期儿童的生态艺术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来探求现实的美育行为?
一早期儿童审美教育特点
儿童天生是艺术家,美育则是激发本能缪斯的最佳形式和理想境界。儿童早期是艺术审美能力形成及发展的敏感期,是人一生精神成长的“胚胎期”,为其终生良好的审美情趣、爱好、兴趣、能力等提供契机,从小结下的情感会随着岁月的绵延而增强,为其一生的审美倾向和精神品质奠定基础。如果没有丰富的美育环境,错过了艺术“敏感期”,到了成人阶段时期根本无法弥补。自然界的一草一木、蓝天白云、虫鱼鸟兽,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鲜活的生命力和广阔的空间情景,都能丰富儿童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艺术乃人类社会不同形式之美的高度集中,音乐则是艺术门类中最为独特的表现性符号系统,也是最善于表现情感的艺术。
每个儿童都具有音乐天赋。多元智能理论的创始人——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在艺术领域的长期研究发现,8岁是儿童艺术感知发展继续进步或是退化的分水岭。在个体可能具有的所有天赋当中,音乐天赋是最早出现的,而这种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退化。当代心理学家和神经生物学源于:初中英语论文www.7ctime.com
的研究也发现,音乐形式要素的敏感期是3岁左右,音乐动作接纳的最佳时间为5岁左右。8岁后进入继续进步和可能的退步阶段。这完全取决于8岁之前早期教育对音乐感知、感受、制作过程中音乐经验的获得。
早期儿童大脑处于开放状态,待发展的空间大,对环境的易感性强,这正是形成感性体验和培养审美趣味的最佳时期。但早期儿童正处于审美心理发展初期,审美经验相对缺乏,趣味相对狭窄单一。音乐趣味的形成,和个人的生活环境、阅历经验、个性气质、文化教育、艺术熏陶等各方面关联密切。一方面,审美主体对同一审美对象可表现出不同敏感程度的审美反应,发生不同的想象和愉悦,并且随着审美经验的扩展可发生转移和变化;另一方面,除了遗传和本能因素,个体后天的生活经验和心理能力以及其所处的社会、民族、地域、时代息息相关。它往往取决于人们接触和欣赏的艺术品种和传统,取决于内在的艺术素养和人生修养。长期的音乐感受和无数次的审美经验积累,沉淀在人的无意识深层和个性之中,影响着审美主体对音乐体裁和种类、音乐表演形式和风格的选择。一个民族,共同的生存环境,蕴含着相同的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社会风尚、文化心态、宗教信仰等,表现出不同于其他民族的艺术特色和审美情趣。如内蒙古乐曲豪放、辽阔;江南民歌婉转、秀丽;陕北信天游高亢、奔放;云南山歌明丽、清新;新疆歌舞活泼、欢快等。这就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审美趣味,从这个意义上可能存在着音乐审美上的“共鸣”,音乐文化中的“传承”。
民族音乐是在各民族自然生态环境和生活习俗以及民族语言等基础上形成,与儿童生活经验贴近,与他们生活的共同体文化贴近,能够极大地激发儿童本能的缪斯灵性。优美纯朴的民歌;自然简约的儿歌;爽朗质朴的山歌;形象生动的民族歌舞;种类繁多的民族乐器;生动有趣的民间玩具等,表现形式风格迥异,地域色彩丰富多样,民族特色浓郁别致,都为美育活动设计与组织提供了丰厚的资源沃土和广阔的教育空间。我们应把握艺术审美潜能激发论文导读:是自然的文化形态和方式,是人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从乐器讲,民族乐器多以自然材料制作,笛、笙、筝、琵琶、二胡都是用木、竹、革等天然材料制作而成。就民歌来说,它来自于生活、田野、民间,代代相传,朴素清新,真挚淳朴,优美动听,短小精干,易于传唱。这与儿童的自然质朴、纯真敏锐的心性、心灵相一致,与随口吟唱的缪斯能力完全
的关键期,尽可能大胆选择通俗自然、脍炙人口、充满浓厚生活气息的民族音乐素材,和风格各异的审美对象,抓住儿童心理特点,确立新颖逗趣的教育手段和教学形式,积累宽泛适宜的听觉语汇基础。随着审美经验的积累和艺术视野的开阔,避免了偏狭封闭的、片面单一的音乐趣味,在众多的审美体验比较鉴别中逐步建立起多元开放、高雅健康的审美趣味。
世界著名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提倡“原本性的音乐”,即接近土壤、自然、机体的,能为每个人学会和体验的音乐。其教材五卷《学校音乐教材》主要来自德国儿童熟悉并喜爱的民歌、谚语、童谣和儿童游戏。只有来自生活的教材,才可能是最符合儿童天性的、最自然的、最富有生命力的东西。儿童是自然之子,其心性在自然中最为放松快乐。中国民族音乐艺术尊重自然、崇尚自然,是自然的文化形态和方式,是人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从乐器讲,民族乐器多以自然材料制作,笛、笙、筝、琵琶、二胡都是用木、竹、革等天然材料制作而成。就民歌来说,它来自于生活、田野、民间,代代相传,朴素清新,真挚淳朴,优美动听,短小精干,易于传唱。这与儿童的自然质朴、纯真敏锐的心性、心灵相一致,与随口吟唱的缪斯能力完全相匹配。因此,本族人类审美发生的共源具有强大的亲和力与传播力,民族音乐能够与儿童生活成长环境联系起来,珍视儿童审美敏感期的缪斯本能,通过母语体系的“耳听心记”而不是乐谱文本“生硬灌输”,在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的艺术自觉建构中,获得持久的审美动力,激发儿童缪斯天性。
二生态和谐的儿童审美理念
儿童精神世界的初始状态是整体化、综合性、混沌的、“主客体未分化的”。儿童和世界存在着和谐的一体化,自然地实现了“天人合一”的生存状态。儿童特有的“泛灵”天性给一切物质都赋予了生命的色彩,花草树木、飞禽走兽、日月星辰、山川河海、风霜雪雨都可以拥有人的思想感情、喜怒哀乐,这正与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传统宇宙观和审美观相符。中国民族音乐艺术善于借景抒情、以物喻人,如《茉莉花》《浏阳河》《春江花月夜》等,浸濡着人与自然生态和谐共处的广阔胸襟,透射出传统艺术移情物化的精神境界。从儿童感知和表达的特点出发,不僭越其发展的自然进程,应当是一种“整体化”的儿童审美教育。民族音乐是一个生态综合体,是人类文化信息的凝聚体,它存在于以族系和地域为特征的自然生态中,存在于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为载体的人文生态之中。它能建立各门艺术互补互生的生态关系,将艺术和产生艺术的整体生存环境紧密联系起来。中国春秋时代设有专门的机构“春官”规范和管理乐舞,并在春官下设大司乐专门教授“乐”,掌教国子“乐德”“乐语”和“乐舞”,贯穿着“乐与人和、人与天和”的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原则,以期达到音乐、人类、自然的和声同律,社会、人伦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境界。流传至今的京剧、地方戏曲、曲艺、少数民族的歌舞,都是将说唱、歌声、动作、姿态、服装、画面、道具综合为一体。撷取网络式和立体化的民族音乐艺术文化资源,能够调动各个感官的参与统合,形成视觉意象、触觉意象和动觉意象。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历史、文学等综合,形成一种结构、一种能力、一种把握世界的方式,一种审美心理结构的塑造,达到动态支持和互补关系。这种把握客观世界的方式可以进入对象内部,主客为一,物我交感,包含着感觉、情感、思想、智慧、个性的整体生命冲动,是一种心灵的内在创造和主动表现。
艺术审美情感和能力,在民间故事、传说、方言、绕口令、童谣、诗歌、音乐、舞蹈、美术、雕塑、曲艺、戏剧的民族艺术生态网状联系中发展;善良、勤劳、勇敢、乐观的民族精神和生命关怀,在风土人情、民俗节日、节日盛会、名胜古迹、文学历史、艺术信仰织成的人文素养意义之网中生成;艺术教学在感知与体验、创造与表现的过程之网中完成。生态和谐的儿童审美教育尊重了人的整体生命存在,关注了儿童心理发展的良好环境,有利于审美主客体之间亲和融洽,有利于构建和谐人格与可持续发展。
三情感的体验和表达
毋庸置疑,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在所有人类符号中它能够最直接、最完美地表现和激发情感。这是因为音响和情感运动形态之间存在着“同构”关系。音乐语言的旋律、节奏、音色、节拍、调式、调性、和声以及其表演动作、姿势表情神态、技巧等综合了人类对各种自然声形、色彩、造型的美感体验和听觉联想。如中国琵琶名曲《十面埋伏》中扫、推、拉、绞的技法运论文导读:跃的审美直觉领悟,才能真正达到审美主客体的“视界融合”,实现审美愉悦。早期儿童感情世界真挚单纯,儿童面对客观事物,总是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将客观世界人格化,把一切事物生命化。音乐艺术对儿童来说,是抒发生命情感最好的方式,更是审美愉悦的自我流露和相互表达。流传至今的民族音乐艺术多数来源于劳动者生产、生活,是民
用,使听众在音响的阵阵紧急交迫,节奏复杂多变层层紧缩,步步推进中身临战场。从埋伏时紧张气氛,到战争中的剑戟相斗、旗飞舞的场面,触目惊心。音乐表演艺术中特有的表现方式和结构形态,升华为一种奇妙的审美联想和情感愉悦。情感体验是心理感受的动力和源泉,是艺术审美的核心和本质。审美主体只有伴随着强烈的情感体验,伴随着活跃的审美直觉领悟,才能真正达到审美主客体的“视界融合”,实现审美愉悦。
早期儿童感情世界真挚单纯,儿童面对客观事物,总是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将客观世界人格化,把一切事物生命化。音乐艺术对儿童来说,是抒发生命情感最好的方式,更是审美愉悦的自我流露和相互表达。流传至今的民族音乐艺术多数来源于劳动者生产、生活,是民族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蕴藏着真挚淳朴的情感,想象大胆,比喻巧妙,生动鲜活,真切感人。无论田野劳作、婚丧嫁娶、茶余饭后,放牧有“牧歌”;打鱼有“渔歌”;劳动时有“劳动号子”;婚仪有“哭嫁歌”;种田有“秧歌”;采茶有“茶歌”;接待来客有“迎客调”;节日盛会有对歌、歌舞等。
从这个意义上讲,民族艺术活动并不是一种表演,而是发自内心的生命情感体悟和自我表达。既有对生命自由的热爱之情,也有对大好河山、美丽景观的赞美和思念之情,还有亲切深沉的恋乡之情,柔和婉转的亲人之情,更有思念和祝福的爱人之情。以简单凝练的艺术形式,丰富源于:论文结论www.7ctime.com
生动的艺术形象,表达了人们对社会生活的理解与体验,抒发了生命的欢娱和热爱,反映了人们对人生真善美的渴望与追求。
应当涉猎最优秀、最经典的音乐艺术品种,本着童化、净化、简化的原则,选择音色美、旋律美、意境美、形象美的民族音乐艺术精品,突出代表本土、民族和民间艺术特色的音乐素材。以真挚的童心来深入儿童的情感世界,准确把握儿童的审美情趣,探究儿童对民族音乐艺术形式和情感的兴趣点与非凡感悟能力的兴奋点,引导儿童亲身体验和感受民族音乐艺术,促进儿童情感的连通和共鸣,感受人生的丰富和美好。对天性纯真的儿童心田灌注“美”的意识,其实质是童心的养护和培育;对儿童情感的认识和建构的过程,是人主体性的深刻体现。鼓励儿童以艺术的形式表达生命的体验感受,继而获得审美愉悦,达到和谐人格的完美塑造。这也正是儿童艺术美育追求的终极目标。
注:本文系“深圳大学2010年度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课题论文,项目编号:10QNCG22。
参考文献:
樊祖荫、谢嘉幸:《中国(大陆)以音乐文化多样性为基础的音乐教育:发展现状及前景》,《中国音乐》,2008年第2期。
布约克沃尔德:《本能的缪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3] 腾守尧:《回归生态的艺术教育》,南京出版社,2008年版。
作者简介:吕波,女,1979—,山西太原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钢琴、音乐美学,工作单位:深圳大学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