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析蚯蚓《蚯蚓》一节教学设计要求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0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1541 浏览:145305
论文导读:前预习的问题进行回答,如果学生不能回答的话,教师可以再进行提示,比如:如果让你去挖一条蚯蚓你会到哪里去挖?如果白天不下雨你能不能看到蚯蚓?蚯蚓吃什么?等等。这样通过学生对这一系列问题的回答,最后教师总结出一句话:蚯蚓是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的土壤中的一种穴居动物。明确了蚯蚓的生活环境后,教师再问:蚯蚓到底有

一、内容简析

《饲养和观察蚯蚓》是八年级上册生物学第一章第二节第二课时的内容,基于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对陆地动物在呼吸、运动等方面与陆地环境相适应有了初步的认识。蚯蚓是适应陆地环境的最典型的环节动物的代表,本节课就主要是以蚯蚓为例完成对陆地生活动物中的地下穴居类群的观察和概括。

二、目标定位

1、知识目标:

(1)通过饲养和观察蚯蚓,阐明蚯蚓适应土壤生活的特点。
(2)知道蚯蚓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及其对自然界的意义。
(3)学会总结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2、能力目标:

(1)探究蚯蚓与陆地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特点,提高探究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2)通过讨论、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判断、评价、总结和概括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培养爱心,树立“动物是我们最亲密的朋友”的观念,强化“生物与其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2)通过把蚯蚓放归自然,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应该尊重其他生物的生存权力。
教学重点:

1、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蚯蚓与陆地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特点。

2、通过探究、观察、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难点:
蚯蚓在运动方面与其陆地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三、方法阐释:

教法设计:
1、探究式教学法:即通过观察、设置实验、讨论等多种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主动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并体验成功的乐趣。
2、直观教学法:采用多媒体等电化教学手段,使知识由静变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理解和记忆。
学法指导:

1、让学生课前预习,完成预习作业以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

2、通过课上的观察、实验、讨论、交流,锻炼了学生分工协作的能力。

四、教学流程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

让学生课前预习下列问题:
(1)蚯蚓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动物。在挖蚯蚓的时候,你到哪里去挖?那里的环境有何特点?
(2)你知道蚯蚓和自然、与人类的关系吗?
(3)蚯蚓是怎样生活的?
(4)蚯蚓是什么形状的?它是怎样运动的?怎样进行呼吸的?
(5)你还知道蚯蚓的哪些方面?

2、教师准备:

(1)制作本节课的教学课件。
(2)为每个小组准备各种实验材料:活蚯蚓、光滑板、糙纸板、腊盘、棉球、放大镜、烧杯、醋、线、尺子等。
(3)设计并制作一个观虫器。
【教学流程】:
本节课我主要从导入新课、探索新知、学以致用、课堂检测、课后作业这五个环节进行教学,下面我依次按这五个步骤来说一下我的上课过程。

(五)课后作业

环节

一、导入新课:

用课件出示了两个关于蚯蚓的谜语,第一个谜语是这样的:(短短一段绳,泥中能穿行,松土又施肥,农民好帮手。 ——打一动物 )第二个谜语是(两头尖尖相貌丑,脚手耳目都没有,整天工作在地下,一到下雨才露头。——打一动物 )。谜语出示后让不同学生回答谜底,并询问他们的猜测过程。
一般情况下学生会按照课前预习的问题进行回答,如果学生不能回答的话,教师可以再进行提示,比如:如果让你去挖一条蚯蚓你会到哪里去挖?如果白天不下雨你能不能看到蚯蚓?蚯蚓吃什么?等等。这样通过学生对这一系列问题的回答,最后教师总结出一句话:蚯蚓是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的土壤中的一种穴居动物。
明确了蚯蚓的生活环境后,教师再问:蚯蚓到底有哪些特点适于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呢?从而引出本节课课题——我们将通过实验来进一步认识和观察蚯蚓。
环节

二、探索新知:

这一环节是从以下七个部分进行学习的:
第一部分:课件出示本实验的目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目的要求:
①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②观察蚯蚓的运动。
注意事项:
①实验过程中应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
②不要伤害蚯蚓,实验后将蚯蚓放归自然环境中。
第二部分: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
用课件出示5个问题:
①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蚯蚓的外形,认出前端和后端以及背腹面。怎样区别蚯蚓身体的前端和后端以及背腹面?
②观察蚯蚓有无体节?在第几节和第几节间有一个环带?
③蚯蚓的体壁是干燥的还是湿润的?
④用手指在蚯蚓身体腹面抚摸。用手从蚯蚓的前端向后摸,然后再用手从后端向前摸,感觉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⑤仔细观察蚯蚓体表有没有孔?
以上问题的设计能够体现一个观察的顺论文导读:
序:先整体再部分,先观察后触摸。
让学生带着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并将观察结果填入以下表格中:
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
项目观察结果
体形()形
体色( )色,背部颜色比腹部颜色( )
体节有或无
环带位于()端,距此端( )节
黏液有或无
刚毛位于体节( )处,有( )感觉
教师再问:除了上面观察的内容外,同学们还有没有什么新的发现?
第三部分:探究蚯蚓的运动:
教师提问:谜语中提到蚯蚓能在土中穿行,那么蚯蚓是如何运动的呢?要解决这个问源于:科技论文www.7ctime.com
题,必须先完成一个探究实验:即蚯蚓在糙纸板上运动快还是在光滑纸板上运动快?提出了探究问题后,开始按照探究实验的六个步骤进行探究:
①提出问题:蚯蚓在糙纸板上运动快还是在光滑纸板上运动快?
②作出假设:找几名同学作假设,并说出这样假设的依据。
③制定计划:首先用课件出示几个提示:⑴如何才能更准确的比较蚯蚓的运动快慢?
⑵蚯蚓的运动路线是不规则的,如何测量?
⑶如果蚯蚓不运动,能不能计时?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它运动呢?
⑷如果蚯蚓身上粘有泥土,会不会影响实验结果?那该怎么办?
根据这几个提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实验方案,然后请几个小组描述一下实验方案,最后师生共同加以修改完善。
④实施计划: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实验。
⑤得出结论:请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实验结论。
⑥表达交流:
如果各小组的实验结果不完全一致时,教师可直接告诉学生:科学家经过多次实验发现,蚯蚓是在糙纸板上运动得更快一些。
为什么有的组实验结论不正确呢?对于这几个组,可适当引导学生从温度、光照、蚯蚓的健康状况等方面探求原因,让他们课下再做实验来反复研究。
为什么蚯蚓会在糙纸板上运动的快呢?可引导学生根据上节课学习的知识来思考问题:上节课讲到陆地动物必须有支持躯体的结构才能运动,引出蚯蚓当然也有这样的结构,就是刚毛,而蚯蚓刚毛能够扎进一些粗糙物体的表面才能固定和支撑身体,进而协助运动。
实验完成后,教师进一步质疑:只靠刚毛支撑身体,蚯蚓就能完成运动吗?蚯蚓的运动还靠什么结构?若学生答不出,教师可做提示,让学生描述蚯蚓运动的样子。学生很容易便发现蚯蚓运动时是弯曲的、而且有长短和粗细的变化,这些变化是如何实现的呢?弯曲是因为蚯蚓具有体节,粗细和长短的变化是蚯蚓体内肌肉收缩和舒张的结果。
这样通过上面一连串问题的解决总结出蚯蚓的运动是靠体节、刚毛、肌肉共同完成的。
这三个结构是如何完成运动的呢?课件出示蚯蚓运动的整个过程,让学生结合课件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观察蚯蚓的运动:
(1)蚯蚓是靠、、完成运动的。
(2)具体过程:首先是身体部的刚毛扎在土里,环肌收缩、纵肌舒张,
身体变细向前;然后是身体前部的刚毛扎在土里,环肌、纵肌,身体变短向前缩短。
第四部分、蚯蚓的呼吸:
教师提问:在实验过程中要保持蚯蚓体壁湿润,这是为什么呢?让学生自学课本18页第2段,从中寻求原因并完成:
蚯蚓的呼吸
(1)蚯蚓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
(2)具体过程:外界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 黏液里,然后渗进体壁,再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运输给身体各细胞;体内的二氧化碳也是透过体壁的毛细血管 由体表排出。
最后播放源于:大学毕业论文范文www.7ctime.com
一段蚯蚓呼吸的动画让学生观看。
第五部分、让学生总结蚯蚓适于土中穴居生活的特点:
这一环节其实是对前面的两个大问题,即:蚯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点的总结。可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而且在总结的过程中,体现出了生物学上的基本观点:①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②结构、功能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第六部分、蚯蚓的作用:
先让学生自由发言,然后教师通过课件出示蚯蚓的一般作用让学生了解。
第七部分、通过认识沙蚕、水蛭,概括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课件出示沙蚕、水蛭这两种动物的大致介绍,让学生找出出蚯蚓、沙蚕、水蛭在结构上的共同特点,即:身体都是由许多环状体节构成的,我们把这种动物称为环节动物。
环节

三、学以致用:

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①大雨过后论文导读:
为什么蚯蚓会纷纷爬到地面上来?
②为什么蚯蚓要在潮湿土壤的深层穴居?
环节

四、课堂检测:

本环节共设计了6个选择和一个简答,让学生限时3—4分钟完成,对表现优异的学生给予及时表扬。
环节

五、布置作业:

教师先展示自己制作的观虫器:大塑料杯中放干土,小塑料杯中放湿土,并在周圈打几个孔,孔的大小是能让蚯蚓自由进出,然后把小塑料杯放进大塑料杯,观察蚯蚓的行动。然后要求学生自行设计一个类似的观虫器,饲养并观察蚯蚓。
这个任务本应课前完成,把它放在了课后,目的是让学生亲自体验和感受饲养蚯蚓的过程。

五、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感觉比较满意的地方有这么几点:
1、整个教学流程较清晰。上一节课就好比是演一场电影,如果前后顺序错乱,或者过度不衔接,观众就会看不明白,影响教学效果。
2、本节课最大优点是对课本上的探究实验进行了改进,改进后,学生得出的实验结论准确率很高。
本节课也有不足之处:在有些细节上存在纰漏。如:在讲蚯蚓的运动过程时,虽然用课件出示了蚯蚓如何用刚毛,环肌、纵肌来运动,但是前面并没有讲蚯蚓的肌肉有环肌、纵肌,也没有讲什么是环肌、纵肌,所以学生对此不是很明白,效果也就不是很好。
收稿日期:2012-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