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议文化差异语用失误与文化差别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3836 浏览:58935
论文导读:他的姓———“王”。这位老师很不习惯,甚至怀疑学生对他不尊敬,为此这位老师还发了一次脾气,使他的外国同事和学生大惑不解。其实西方人称呼某源于:论文结论www.7ctime.com人的姓是尊称,如果称呼某人的名字则表示亲密,包括子女对父母或关系亲密的师长也直呼其名。而中国人对长辈师长是不能以姓名相称的,必须使用如“王老师
【摘要】能不能正确对待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是能不能保证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本文从语用失误的原因,结果和避免对策的角度,简要分析了语用失误与文化差异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语用失误;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
On Pragmatics Failure and Cultural Difference
Bo Hai-bo
【Abstract】Whether we can properly treat the cultural difference in cross- cultural communication is the prerequisite of ensuring the oothly going on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From the point of pragmatics failure’s reasons, results and ways of oidance, this paper analyses its relation with cultural difference.
【Key words】Pragmatics failure;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Cultural difference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各国在资本、资源、技术、信息等方面的高度融合和相互依存,使来自不同文化圈人员之间的经济交际也显得越来越重要。但由于各民族人们的世界观、思维和行为方式上的差异,跨文化交际远比本国人们之间的交际困难得多,而由此产生的误解也大大减少了国际经济协作所带来的好处。掌握如何有效地跨文化交际的特殊能力,已是21世纪人们必备的素质。
文化语言学研究表明,语言中储存了一个民族所有的社会生活经验,反映了该民族文化的全部特征。正如美国著名语言学家萨丕尔指出:“文化可以解释为社会所做的和所想的,而语言则是思想的具体表达方式。”沃尔夫森(M. Wolfson)指出:“在与外族人交谈时,本族人对于他们在语音和语法方面的错误比较宽容。与此相反,违反说话规则则被认为是不够礼貌的。因为本族人不大可能认识到社会语言学的相对性。”
人们在进行跨文化语言交际过程中,因为不能完全达到或是没有达到交际目的的差错,统称为跨文化语用失误。然而,这类失误不是来自语言本身的语法错误,也不是语法结构错误而造成的语不达意,主要是由于说话的方式不妥当或者表达不符合习惯,或者是不合时宜,终使交际失败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1.语用失误的原因

1.1 文化背景的不同。谈话双方因文化背景不同而引起的社交准则差异往往出现在谈话一方不使用母语的情况下,双方因生活方式、价值观等的不同,导致语言形式选择上的失误,从而影响谈话的效果与目的。例如,以汉语为母语的人在见面打招呼时除了说“你好”“你早”之外,还可讲“上哪去?”等,这些纯属问候性的询问。但如果把这些都随随便便信手拈来同操英语为母语的人打招呼则会闹出许多笑话或是麻烦,这是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习惯而形成的。
1.2 不注意对象的身份或地位。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在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们进行交际时,难免会显得比较拘谨,从而把自己放在尊重对方的位置上。以下例子恰恰说明了这一点。
Excuse me, would you mind taking me to the station?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人们总是把自己放在尊重别人的位置上,从而便有了上述的表达方式。然而在英语国家,向出租车司机说这样的话,那么句中的礼貌用语与说话所处的语言环境是不相称的,便造成了语用失误。在上述场合下,打车人只需说句“Station, please!”则足矣,无需兴师动众搬出一大套礼貌用语。
1.3 思维方式的不同。由于说话人缺乏语用原则,习惯讲汉语表达言语行为的方式与英语表达方式混同起来,错误地以汉语的表达方式套用到英语中去,或者将具有不同语用特征的英语同义结构看作完全同义,不加选择地乱用,以致这些错误转移导致语用失误。如有一次老师组织外国学生去颐和园游览,当老师听说一个叫约翰的学生不想去时,为了确认一下他是不是真的不去,就问约翰:“Aren’t you going to the Summer Palace?”(你不去颐和园吗?),约翰回答说:“No, I am not.”(不,我不去。)约翰的回答显然是不合汉语习惯的。这不是语法形式或词语用法造成的偏误,而是其本族语和汉语在对是非问句的应答“是”或“非”时的着眼点不同。英语对是非问句的肯定或否定回答不是针对对方,而是表达答话人自己“去”或者“不去”的意向。“去”则做肯定回答,“不去”则做否定回答,不考虑是否与问话者的语气相承。这是在使用语言过程中,因不同民族在思维方式和观察事物角度上的差异形成的语用失误。这一类失误除了不合外语习惯外,还会导致表达和理解的错误,从而影响了正常交际。
1.4 不注重社交指示信息和语用范围。在日常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交际能力的培养,以致说话人只掌握语言表达方式及其语法结构,但未能注意它们的社交指示信息和语用范围。数年前1个汉语教员被派往西欧某国执教,学生课上课下都称呼他的姓———“王”。这位老师很不习惯,甚至怀疑学生对他不尊敬,为此这位老师还发了一次脾气,使他的外国同事和学生大惑不解。其实西方人称呼某源于:论文结论www.7ctime.com
人的姓是尊称,如果称呼某人的名字则表示亲密,包括子女对父母或关系亲密的师长也直呼其名。而中国人对长辈师长是不能以姓名相称的,必须使用如“王老师”或“王先生”之类的称谓。外国人对中国老师直呼其名在交际中引起对方不快,是由于社会习惯不同造成的。

2.语用失误的结果

“跨文化交际”这一术语既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人们在运用语言交际的过程中,总是存在信息的发出者和接受者双方论文导读:
。在这种言语交际活动中,说者和听者进行着双向信息交流。著名语言学家盖因斯(H/Ccairns)认为,信息的传递包括符号、编码、储存、译码与推理五个方面。说者运用词语进行编码,听者为获得说者准确的信息必须进行译码与推理。这种译码与推理我们统称为解码。在跨文化交际中,有两套不同的规则系统作用于语言交际。由于文化背景不同,母语各异的交际双方不能以对方期待的方式进行信息交换,不能用对方期待的方式进行编、解码,信息传递就会发生偏差。换言之,在跨文化交际中,一旦信息发出者和信息接受者赋予信息意义在量和质上出现差异,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双方的误解。误解产生的结果有三种情况:1.意义的增值;2.意义的减损;3.意义的错认。2.1 意义的增值。信息接收者接收到信息并解译后,信息负载的意义增多了,解码的信息大于编码的信息。这其中有两种情形:一是听话者除了赋予说话者所要传达的意义之外,还附加了说话者并未传达的意义;二是听话者把说话者所要传达的某项较弱的意义人为地给予强化。“我们一起去吃饭吧!”这句话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都表示邀请。但美国人一般是邀请别人一道吃饭,并不明显含有请客的意思。对中国人来说,这句话意味着发出邀请的一方破费.所以,一个美国人对中国人发出这样的邀请,中国人起初还以为这个美国人热情好客,哪知美国人吃完饭只付了他自己那一半的帐,这使中国人惊讶不已。可见,中国人赋予此信息的意义比美国人已经赋予了的意义更多,使这条信息的意义值增加了。中国人去拜访别人,哪怕是好朋友,在告辞时客人常说一些打扰主人之类的表示歉意的话,不过道歉的意义非常弱,这通常是一种客气的方式。但同样的话对欧美人来说,道歉的意义就变得很强。例如:一个中国人在离开她的加拿大朋友的房间时说:“I’m sorry. I took up you too much time.”加拿大人听后觉得此话与事实不符,所以,立即作出认真(通过语调)而否定的回答:“No, you didn’t.”很多在中国生活的欧美人认为中国人有时说话“over polite”,原因是他们把信息里某些较弱的意义程度不同地强化,以致造成了意义值的偏差。
2.2 意义的减损。与前一种情况相反,当信息接收者赋予信息的意义不是信息原有的全部意义时,或者当原有意义的强度被弱化时,意义就出现了减损。听者对比较表面的言语意义大都理解,但可能会漏译藏在言语后面的更深层的会话含意,即“言外之意”。一位美国教师(下称A)在感恩节邀请她的俩个最好的中国朋友(下称C)吃饭。餐桌完全是西式摆设。对话的议题是美国教师从美国带来的漂亮精致的餐巾纸。
C1: They are so beautiful, aren’t they?
A1: Yes, they really are. I bought them in New York.
C2: Well, well. Actually we don’t he to use them. You may se them foryour important guests.
A2: What do you mean? Don’t you think you are my important guests?
中国人的集体意识最强烈的表现是对朋友的认同。一旦对方为自己所接纳,友谊的方式往往是视其为“自己人”。对话中C2本来是为了表达领受款待的一番谦辞,言外之意是“既然我们是很好的朋友,就不必拘泥礼节。这么好的餐巾纸用掉了可惜,不如留作他用。”C2所指的“重要客人”是指关系疏远因而需要讲究礼节的客人。而美国人则视亲密朋友为重要客人。因此A2没能理解中国朋友的言外之意。
2.3 意义的错认。信息接收者在解码时把信息的意义张冠李戴了,这就是意义的错认。一位中国老师帮助美国学生解决疑难以后,学生向他表示感谢,老师说:“不谢,这是我应该做的。”美国学生听了觉得受到了污辱。因为“This is what I should do.”意味着老师出于无奈或迫不得已才帮忙,并不是真心愿意的。下列的例子是一个美国留学生拜访他的中国老师时的对话。
美国留学生:你的太太很漂亮!
老师:哪里哪里。
(学生纳闷老师为什么要问他的妻子哪儿漂亮。)
美国留学生:眼睛、鼻子、嘴巴都漂亮。
老师:……
这位留学生错把老师的客气自谦(哪里哪里。)当作了询问(哪里漂亮?)。
综上所述,在跨文化交际中常常出现理解的偏差,产生的后果轻者造成交际双方的误解,重者引起交际障碍和冲突,影响交际双方的关系。

3.避免语用失误的若干对策

虽然文化具有一定的共性,但更多的是差异。“不同的文化在价值取向,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社会规范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人们的言行举止无不受着本国文化的制约。要想成功地与英语国家的人进行交流,除了需要精通他们的语言外,还要精通他们的文化。只有两者兼得,文化差异才会缩小乃至消失,从而彻底避免语用失误。
3.1 要尽量避免受母语的干扰。在跨文化交际中,要根据话题、语境、文化背景,使用得体、恰当的语言。母语文化对我们的影响可以说是最广泛、最深刻的,用母语的逻辑进行思维和表达早成习惯。在交际过程中,我们总是有意无意地将汉语文化和汉语语用规则套用到英语上去,结果必定会产生理解上的偏差,引起对方的不快,导致交际的失败。王还先生就曾指出:“任何人学外语最自然、最容易作的事就是把自己母语的习惯套用在外语上,有时套对了,有时就套错了。那些母语和外语不同的地方就一定要套错。”语言得体是对口头交际最基本的要求,“因为语用的最高原则是得体原则”。由于社会文化背景不同,人们对语言得体性的看法也就不同。如西方文化把个人隐私视为禁区,相互不问对方收入、体重、年龄、婚姻状况、去哪儿、在干什么等。而中国人却不太注重隐私。如果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问了不应该问的问题,说了不得体的话,产生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诸如此类的文化差异,给跨文化交际设下了重重陷阱。因此,我们在学英语时,要善于发现差异,并弄清导致种种差异的原因论文导读:main}津.跨文化交际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张安德,张翔.论外语教学的文化意识与文化导入。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6)。收稿日期:2012-11-10上一页123
。只有对症下药,才能有效地避免由于母语文化的干扰带来的负面影响。
3.2 注意从文化上进行对比。在学习语言时,要注意将英语文化和汉语文化进行对比,找出两种文化之间的异同,这有助于从表面的相似之处中找出其内在的差异,有助于提高自己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不同的文化中,同一个词、同一事物,不同的民族会赋予它们完全相反的意义。以狗为例,汉语里的狗常用来表示贬义,如“忠实的走狗”、“狗仗人势”、“狼心狗肺”、“痛打落水狗”、“丧家之犬”等。但在西方人眼里,狗是人类忠实的朋友,狗常和人相提并论,如“Love me , love my dog”(爱屋及乌),“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个幸运儿)。再如,“红”在中国象征着“幸福、吉祥、如意”。红色总和喜庆连结在一起:结婚要贴红喜字,受到表彰要戴大红花,过年要挂红灯笼。但在英语里“red”表示“极端危险、紧急、愤怒”。如red-handed表示“正在犯罪的”,be in red hand表示“亏损”,see red表示“发怒,冒火”。类似的词还有很多,如果我们不弄清它们和汉语的区别,就很难理解它们本来的意思。
3.3 要对非语言交际行为有所了解。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除了言语行为外,还有非语言行为。非语言交际行为是一种非文字的语言交际手段,也是一种传递信息、表达思想的方法。它包括使用语言和文字以外的一切传递信息的方式,如身体动作、面部表情、衣饰、对时间、空间的不同观念等等。但是在不同的文化习俗中,这些非言词的语意动作的含义在表达方式上也不同。如中国人见面问好时身体微微前倾为礼,特别是与领导或陌生人见面握手时,要恭敬地微欠上身表示尊敬;西方人则认为这个动作显得过于卑贱。我们通常用摇头或摇手表示否定,而西方人用耸肩表示否定。在空间距离上,西方人喜欢与人保持一定的距离,如果有局外人走进18英寸的范围,即使是在公共场所也一定被看成是一种侵犯。当某人在看报时,别人也不能凑过去与他分享。而中国人表示亲近往往有身体的接触或紧靠在一起的动作。
我们学习某个国家的语言,不仅要学习它的语音、词汇、语法等知识,还应了解其赖以生存的文化因素。只有学会遵守特定文化背景中的规范和约定俗成的习惯,才能消除文化冲突,提高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顾嘉祖,陆晟.语言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0。
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 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4] 贾新玉.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5] 李瑞华.语用的最高原则——得体[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4,(3)。
[6] 林大摘自:毕业论文任务书www.7ctime.com
津.跨文化交际研究[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
[7] 张安德,张翔.论外语教学的文化意识与文化导入[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6)。
收稿日期:2012-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