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分析中国电影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对策设计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6994 浏览:72116
论文导读:
摘要《色戒》自上映以来备受关注,褒贬不一,成为2007年最受争议的一部电影。《色戒》被选为07年度最令人失望电影,又被美国女性影评人协会评为07年度十大耻辱影片。但是《色戒》赢得金狮大奖,金马奖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等7个奖项。本文试图通过对李安电影《色戒》的剧情进行具体的跨文化传播分析,来探索中国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策略。
关键词 色戒 跨文化传播 策略
通常情况下,只要信息的发出者是一种文化的成员,而信息接受者属于另一文化的成员时,就会发生跨文化传播。于是,我们面临的问题就在于:在一种文化中编码的信息必须在另一种文化中解码。然而因为风俗习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不同,不同文化就开始相互碰撞、冲突、交流、对话、融合。也就是说,跨文化传播会产生两种直接的后果——文化融合和文化冲突。而在跨文化传播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文化冲突。
《色戒》如此备受争议,在不同的地域有着非常大的评价差异,正是因为观影人不同的文化背景所致,以及导演没有很好的兼顾各个民族和地区的文化背景,在一定程度上,这部影片的跨文化传播存在着一些问题。那么《色戒》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呢?以下我将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对这部电影的剧情进行分析:

一、对《色戒》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剧情分析

(一)剧情一:戏

影片开始不久就进入了大摘自:学术论文格式模板www.7ctime.com
约半小时的戏,每个演员什么时候打哪只牌,打牌时的表情、动作和对白都是经过精心设计。这样的剧情对于精通的国人理解起来是不难的,甚至多看几遍都能琢磨出导演独具匠心的情节安排,但是这样一个深具“民族特征”的娱乐,让不了解、不了解中国文化的国外观众看起来,估计就是云里雾里、不知所云。所以,跨文化传播在这种语境下就很难进行下去。

(二)剧情二:王佳芝的《天涯歌女》

影片中王佳芝对易先生唱《天涯歌女》是一个戏份,王唱的入情,易听的用心。然而《天涯歌女》作为插曲流传至今,成为中国影视歌曲中不朽的作品。但是不懂得中国历史,不明白《天涯歌女》,不深究中国人性格的国外受众就会觉得剧情发展匪夷所思,不得入戏。
天涯呀海角,觅呀觅知音,小妹妹唱歌郎奏琴,郎呀咱们俩是一条心(此时易先生面带微笑赞许,眼睛中流露一丝温情)哎呀哎呀;
家山呀北望,泪呀泪沾襟,小妹妹想郎直到今,郎呀患难之交恩爱深;(这时易先生已经闪现泪光,有一丝颤抖。可能是听着歌曲想到国家动乱,感到两人同病相怜。)
人生呀谁不,惜呀惜青春,小妹妹似线郎似针,郎呀穿在一起不离分;(易先生内心的最后一道防线已经彻底崩溃,他擦去泪水紧握着王佳芝的手,两人的感情已经很明显了。)
王佳芝使易先生步步沦陷,短短一首歌,双方通过眼神的交换,看透了对方的内心,就这样把故事情节推向了。王佳芝在唱《天涯歌女》时不仅推动了剧情而且为以后放了易先生和最后悲情的结局埋下伏笔。

(三)剧情三:真实的历史再现

李安曾自豪的说“如果要看真实的中国四十年代的上海,可以看《色戒》。”事实确是如此,《色戒》把上世纪四十年代的民国史──包括它的精神面貌和物质生活,像拍纪录片一样纪录下来。在电影《色戒》中,从人物服饰、场景设置到电影音乐、语言,甚至人物性格、情节安排都或多或少的体现了中国历史中传统而深邃的文化特质,而这些很中国化的东西为影片增添了许多,意犹未尽和意蕴深长的优美感觉,为李安在国内赢得了美誉。但正是这些很中国化的东西,却为国外受众理解《色戒》制造了重重障碍,让国外媒体把目光更多的锁定在了“色”上,而忽略了更精粹的文化,所以恶评不断。
对于《色戒》在文化定位上,重“本土化”、轻“国际化”的倾向,以及在国内外的不同反响,为我们研究中国电影在跨文化传播策略上提供了很好的案例教材,那就是如何在“本土化”和“国际化”的结合中找出一个“契合点”,实现电影“本土化”和“国际化”的“双重编码”。

二、有效地把握中国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策略

《色戒》在人性取向方面,美国人的思维是普遍富于理性的。在这种观点的带动下,美国观众就很难理解《色戒》女主角最后的情感取向,他们很难把握到女主角的感情起伏,于是会让他们认为是“因色而爱”,进而将其带入片的误区。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在这部影片中,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和冲突显露无遗,跨文化传播的障碍和困难也得到充分体现,所以这部影片在海外被拒不难理解。那么,如何正确有效地把握中国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策略呢?
(1)中国电影要做的就是认识自己,发掘本土性的“文化资本”,在自身的文化结构中找出我们的主流文化。电影的文化表述是一个系统,既包括了肤色、服饰、饮食、语言、建筑等外在的表征,也包括人际关系、生活习惯、民俗仪式、价值观念等内在的意义。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这些文化表征和内在意义中找出那一部分可以用来展示“文化资本”。
(2)寻求共同的文化话题。电影《刮痧》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它的导演郑晓龙说过,“各种文化在浅层次、在表层上虽然千差万别,但当涉及人本身,人本性,比如亲情、家庭层面时,则是相通的。”所以要挖掘东西方都能理解的,既有共性,又有“距离感”的文化资源,找到民族化与国际化之间的“契合点”,是实现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的重要策略。
(3)培养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方面合格的“把关人”。中国电影要培养精通中西文化的跨文化传播者。中国电影人应该具备一种国际化视野,摒弃单一的视角和过重的本土情节,用现代化、全球化的视野来关照中国的本土文化和中西文化的差异。
三、结语
综上所述,跨文化传播是世界整体性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电影要走向世界,就必须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努力寻求跨文化传播策略。关于《色戒》的讨论,虽然我是把这部电影作为跨文化传播中的败笔进行分析讨论,但是这丝毫不影响这部影片的伟大魅力和巨大成功,也感谢李安带给我们如此优秀的中国电影。最后,真诚希望中国的电影人能够不断思索,广泛汲取,大胆创新,实现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美好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