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论新农村论妇女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作用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228 浏览:18099
论文导读:
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们党依据我国基本国情,顺应时代进展要求,提出的对农村全面进展具有重大作用的战略部署,旨在进一步解决“三农”不足,有效缩小城乡之间差距,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农民是农村的主体,是三农不足的核心,决定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败。以往男性是农村主体中的主体,但是,随着城市化的迅速进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他们逐渐向城市和发达地区转移,由此,妇女在现实农村总人口中的比例不断提升,并开始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担负着坚守家园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使命。妇女作为农村新的主体群体,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主体作用。然而,由于受自身和其他因素的制约,农村妇女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还有着着一些障碍,这严重影响了妇女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性和积极性,阻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开展。如何解决这些制约因素,进一步充分发挥妇女在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作用,推进妇女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所面对的重大课题。同时,这也正是本论文要讨论的主要内容。本论文第一部分主要浅析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妇女作用的重要作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妇女逐渐参与到建设之中并在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妇女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对实现其自身进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着重要的现实作用。第二部分主要浅析妇女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妇女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主体作用,她们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进展的推动者、政治的建设者、文明形象的塑造者与和谐稳定的营造者。第三部分主要浅析妇女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制约因素。笔者以社会性别论述、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为基础,浅析妇女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制约因素包括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如封建传统的社会性别观念的影响、妇女主体意识淡薄、妇女自身科学文化素质的局限性影响、妇女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认知程度不平衡等,这些因素的有着严重阻碍了妇女融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中。第四部分针对妇女在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所遇到的不足,就如何解决这些障碍,进一步推动妇女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提出一些可行性倡议:转变文化观念,改善舆论环境,为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排除心理负担;增强主体意识,提升妇女地位,为妇女进一步发挥主体作用提供思想基础;搭建政策平台,强化制度保障,为妇女进一步发挥主体作用营造良好社会环境;普及基础教育,增强技能培训,为妇女进一步发挥主体作用提供智力支持;改善妇联组织,发挥服务功能,为妇女进一步发挥主体作用提供组织保障。关键词:妇女论文社会主义论文新农村论文作用论文
本论文由www.7ctime.com,需要论文可以联系人员哦。中文摘要4-6
Abstract6-11
导论11-18
第一章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妇女作用的重要作用18-21

1.1 实现妇女自身解放和进展的重要途径18-19

1.2 体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原则和宗旨19-21

第二章 妇女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21-26

2.1 妇女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进展的推动者21-22

2.2 妇女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政治的建设者22-23

2.3 妇女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明形象的塑造者23-24

2.4 妇女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稳定的营造者24-26

第三章 妇女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制约因素26-31

3.1 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客观制约因素26-28

3.

1.1 封建传统的社会性别观念的影响26-27

3.

1.2 社会对于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认同度不足27

3.

1.3 农村妇女基层组织机制不健全27-28

3.2 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主观制约因素28-31
3.

2.1 妇女主体意识淡薄28-29

3.

2.2 妇女自身科技文化素质局限性的影响29

3.

2.3 妇女对于新农村建设的认知程度不平衡29-31

第四章 进一步发挥妇女在新农村建设中作用的对策31-39

4.1 转变文化观念改善舆论环境31-32

4.

1.1 转变传统性别文化观念进一步实现妇女的思想解放31-32

4.

1.2 改善社会文化舆论环境支持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32

4.2 搭建政策平台强化制度保障32-34
4.

2.1 强化政策制定和实施历程中的性别意识保障妇女顺利参与新农村建设32-33

4.

2.2 努力搭建国家政策平台推动妇女在新农村建设中进一步发挥作用33-34

4.3 增强主体意识提升妇女地位34-35

4.4 普及基础教育增强技能培训35-37

4.1 抓好农村基础教育提升妇女科学文化素质35-36

4.2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培育新型女农民36-37

4.5 改善妇联组织发挥服务功能37-39

结束语39-40
参考文献40-43
作者介绍及科研成果43-44
致谢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