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分析发展战略国外社会进展战略经验及启迪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547 浏览:20710
论文导读:一致;另一方面,社会的建设和发展也不能仅仅依靠市场的溢出效应、外部性或自发性而达到。正如约翰逊所说,市场确实是了不起的,然而市场并不能给予我们安全的街道、清洁的环境、平等的教育机会、贫穷婴儿的健康孕育和健康而可靠的晚年。可见,社会不能完全依赖市场的自我调节和控制实现社会发展的目标,社会既要通过市场获取资源
【内容摘要】西方国家尽管不一定明确提出社会建设的概念,但如何致力于社会建设,是所有国家和地区在进行现代化建设中遇到的共同问题。社会建设的方法和路径,可能因各国的文化、历史、经济、社会状况和条件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但西方国家社会发展战略的国际共识、在社会政策、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社会事业发展、民间组织发展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可以给我国社会建设提供直接的参考和借鉴。
【关 键 词】国外 社会建设 发展战略 经验 启示
西方国家尽管不一定明确提出社会建设的概念,但如何致力于社会建设,是所有国家和地区在进行现代化建设中遇到的共同问题。社会建设的方法和路径,可能因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状况和条件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但他们在社会政策、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社会事业发展、民间组织发展等方面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这些都可以给我国社会建设提供直接的参考和借鉴。

一、关于社会发展战略的国际共识

(一)社会建设和发展的根本在于实现和满足市民诸多方面的需要和愿望。从社会建设的基本内容来看,社会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在于实现和满足市民诸多方面的需要和愿望。社会建设和发展虽然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和制约,但经济增长并非是社会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下,可以建立和实施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社会保障体系,培养和推动多种多样社会组织的发育,促进社会的建设和发展。我们也可以理解为,社会建设和发展有其内在的发展动力,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下,实施适宜的公共政策和社会制度可以促进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二)社会建设和发展不仅涉及社会诸多方面而且是与时俱进的。无论从社会建设的内容还是从社会发展的需求来看,不仅涉及诸多方面,而且还是一个不断变化和丰富的过程。这一不断变化和丰富的事物,会不断提升自己的需求和利益,并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得到满足。而人类社会从最基本的社会需要到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社会价值,都需要政府、社会和市场的共同参与和关注,并相应地投入大量的财力和物力。在这一过程中,国家肩负着巨大的责任,需要不断开发和容纳社会自身的能力,逐渐满足社会建设和发展由低到高的需要。
(三)社会建设和发展深嵌在国家和市场之中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独立。国家、市场和社会都是有着自己独立存在价值的领域,一方面,社会建设和发展未必与国家的目标完全一致;另一方面,社会的建设和发展也不能仅仅依靠市场的溢出效应、外部性或自发性而达到。正如约翰逊所说,市场确实是了不起的,然而市场并不能给予我们安全的街道、清洁的环境、平等的教育机会、贫穷婴儿的健康孕育和健康而可靠的晚年。可见,社会不能完全依赖市场的自我调节和控制实现社会发展的目标,社会既要通过市场获取资源,但同时必须依靠自身促进建设和发展。作为深嵌在国家和市场之中的社会,既要与他们相互依存,又要相互独立,并获得各自独立发展的空间和领域、基础和条件。

二、国外社会发展战略的主要实践

美国:由于早期美国移民众多,分布广泛,信仰多元,政府无力顾及,促使多元的移民造成了众多社会问题和公共事务,鉴于此,美国充分利用“社区”这一非政府组织进行社会管理,缓解社会冲突和矛盾。其社会管理特点是,以社会需求和解决问题为导向,实现服务社会化。美国这些非营利组织涉及文化、教育、研究、卫生、医院、养老院、托儿所以及其他卫生机构、社会保障、住房、就业以及环保、宗教等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据统计,这些非营利组织及其服务占美国所有社会服务的一半,甚至更高。与此同时,美国政府持续加大社会福利项目的投入,将其政府财政开支的一半用于社会福利项目建设。对帮助政府提供服务的非营利组织,政府也直接或间接支持这些非政府的服务机构提供各类社会服务。
德国:德国是最早建立社会保险制度的西欧国家。德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力地维护了社会公平,但过度强调保障与公平,也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和效率的提高。近20多年来,德国经济一直在低增长中徘徊,美国经济学家将此归因于德国社会福利市场经济体制,并称之为“德国病”,其主要病因就在于社会的过度保障。而此后的经济复兴得益于教育改革,教育为经济复兴提供了高质量的人力资源,而专业化人力资本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3]
法国:法国社会建设的动因源于利益群体的诉求和努力,以及社会团体和舆论压力,是执政党为了争取民众支持或迫于压力的结果,体现出民间的推动特征。同时,法国“碎片化”福利制度的建立与其频繁的社会运动有关,但这种社会保障制度不可取,不适合中国的现实和国情,也不利于未来的改革。[4]
拉美:20世纪80年代,多数拉美国家把经济增长视为发展的核心,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忽视社会政策,最终导致两极分化,形成了“一个国家、两重社会”的局面,引发了一些国家的社会动荡。有鉴于摘自:毕业论文范文www.7ctime.com
此,90年代初联合国拉丁美洲和经济委员会发表了《生产改造与社会公正相结合》,提出“生产发展、公平分配和环境保护”三位一体的“综合发展”思路。[5]90年代中期以来,拉美国家对其发展理念进行了调整,重点将改革从经济领域扩展到社会领域,从专注效率转向效率与公平兼顾,从单纯强调经济增长转向强调发挥社会政策功能,这些治国理念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效。
俄罗斯:从俄罗斯的社会转型角度看,叶利钦执政时期将“公民社会、法制国家和有效的市场经济”作为俄罗斯的社会发展战略,[6]并将“公民社会”作为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普京执政时期,提出了“强国富民”的发展战略,并把俄罗斯“强国富民”的社会发展战略分为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部分,将反贫困和提高居民实际收入作为政策优先方面,同时,还进行了多项社会改革。[7]注重一手抓经济发展、改善民生;一手解决突出的社会问题,加强国家对政治、经济、社会领域的调控,采取综合措施,竭力弥合社会裂痕。
日本:战后,日本推行福利社会,即全体就业取代社会保障,企业福利取代了国家福利。政府在解决社会问题中的角色定位既不是古典主义的“守夜人”,也不是福利国家的“保姆”,而是后发国家的“门卫”、“调解员”和“引路论文导读:
人”[8]。因此,日本政府在推动日本战后经济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一方面,日本政府对教育持续高投入,不断提高国民素质。另一方面,日本政府还通过各利益集团的协调,实现收入分配相对平等,通过全员就业实现社会保障。同时,日本政府建立了一种以家庭和企业提供的福利为主、以国家提供的福利为辅的福利制度。[9]摘自:毕业论文的格式www.7ctime.com
目前,我国正处在价值观念深刻变革的时代。从国际上看,东西方之间、传统与现代化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民族之间等不同文化和价值观体系的比较和冲突,在国际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其影响也日益突出。因此,当前社会建设必然要求有一套与之相应的主导思想,作为具有高度凝聚力和推动力,为推动我国社会建设提供有力的精神保障。
(五)构建“政府—社会—市场”共同参与的社会建设格局。在许多国家,政府不断下放权力,鼓励地方、社会团体参与社会建设,构建“政府—社会—市场”共同参与的社会建设格局。比如,日本的地震、南亚大海啸发生后,社会组织尤其是志愿者组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许多国家通过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并赋予它们一定的社会地位,在经济发展、社会福利乃至公共决策等方面发挥非政府组织对政府的补充和促进作用。比如,英国工党的“社区战略”、日本的社区基金会、墨西哥的居民自治组织协商委员会和居民协会、尼泊尔的小农发展项目和印度的自我就业妇女协会等都积极参与地方发展,对社会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方面,一些国家十分重视引导发挥宗教、非政府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如慈济会、基督教青年会、犹太青年协会等宗教组织成立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为社区提工义诊,新修街巷道路、设置幼儿园和图书馆等。
从宏观上看,我国的组织体系由政府、市场(企业)和社会组织三部分构成。目前呈现“强政府、强市场、弱社会”的格局。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加强社会建设,需要对中国社会的组织架构进行合理调整,关键在于发展第三部门的力量,最终建设成“强政府、强市场、强社会”的组织体系。[5]现阶段,我国社会组织绝大多数比较弱小、资源匮乏、能力欠缺,没有发挥作为民间组织应有的作用。因此,在社会建设中,必须大力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充分发挥其桥梁作用。就我国目前而言,应该分行业、分领域或分地区组建社会组织的联合组织,形成有机联系的组织网络。同时还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并提高公众的参与程度。
当然,除了以上几个大的方面外,国外还有一些做法对我们进行社会建设有启示作用。比如,韩国和美国都很重视发挥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日本强调发挥家庭的功能,来缓解部分贫富差距引起的社会矛盾,等等。
参考文献:
克林源于:论文参考文献格式www.7ctime.com
顿.希望与历史之间[M].海南:海南出版社,1996:17.
丁元竹.美国社会管理体制的特点和对中国的启示[N].中国经济时报,2005-12-9(4).
[3]丁建定.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A].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比较研究及其启示[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1.
[4]郑秉文.法国“碎片化”福利制度路径依赖:历史文化与无奈选择[A].济增长与社会发展:比较研究及其启示[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67.
[5]段华明.述论国外社会建设理论和实践[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9)5.
[6]胡健.市民社会与俄罗斯的社会转型[J].俄罗斯研究,2001
(3)57.
[7]朱旭斌.苏联和俄罗斯的社会转变[A].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比较研究及其启示[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52-185.
[8]林易.二战后日本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A].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比较研究及其启示[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230-345.
[9]谢立中.经济快速增长时期的社会发展战略:日本的经验与教训[J].广东社会科学,2008(5):153-155.
[10]尹保云.韩国经济高增长时期的社会保障与发展战略[A].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比较研究及其启示[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265-266.
[11]王继雨.新加坡推进社会建设的经验[J].红旗文稿,2010(13):29-32.
[12]段华明.述论国外社会建设理论和实践[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9):7.
[13]段华明.述论国外社会建设理论和实践[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9):6.
[14]张伟.国外加强社会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做法及启示[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2):158-160.
[15]李培林,陈光金.中国当前社会建设的框架设计[M].社会蓝皮书——2011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