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阐述周易《周易》语篇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5288 浏览:117976
论文导读:
摘要:语篇作为符号学的探讨对象早已确立,系统功能语言学也明确地把语篇作为探讨对象,并进行了全面地探讨,这在我国语言学界尤其是外语学界引起较大反响,相比而言,汉语学界对语篇的关注相对较少,但近年来几部语篇专著的出现及相关文章的发表体现了对此领域的日益重视。《周易》作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在经学史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惜乎难以读懂。两千余年的《周易》探讨史表明,仅仅以字词的考证和象数的寻绎上难以对《周易》有更准确的理解,究其理由就在于对《周易》的语篇结构及语篇单位要素之间的层次及联系认识不足,而这正是语篇探讨的重要内容。本论文正是以语篇角度对《周易》浅析的一次尝试,以期对《周易》的理解有所裨益。总体而言,本论文致力于一个大不足的解决,即《周易》的语篇结构如何及何以如此,具体包括如下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综述。综述分语篇探讨综述和《周易》探讨综述,语篇综述分国外探讨和国内文章学探讨传统,交待了语篇探讨的进展源流及近况,更以符号的进展史表明语言探讨必定会突破句子的界限进入到语篇的领域,我国古代文章学的性质就是语言学的。通过对《周易》探讨的综述,了解到《周易》探讨难以有重大突破的理由就在于对《周易》的基本语篇结构没有进行准确全面地梳理,对《周易》语篇要素之间的联系不明确,这体现出本论文的探讨价值。第二部分是语境探讨。对语境的重视是语篇探讨异于传统句法探讨的重要体现,语境是语篇的基本属性,任何语篇不能脱离语境有着。传统的语境探讨集中于对语境的分类,所分出的类包括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等等,对语境的定义是语篇所在的客观环境。这个定义对语境本质的认识是不清楚的,影响语篇创作与理解的不是这些要素,而是这些要素经过人理解之后产生的知识。这是因为语境影响了语篇的理解,而人是理解的主体,抛开人的要素认为语境只是客观环境的观点是不正确的。也不是这些要素经过人理解之后产生的知识都会成为语篇的语境,语境只是与语篇理解有关的那部分知识,所以可以把语境定义为与语篇理解有关的前理解的总和。(前理解一词来自于诠释学,详后。)语境属于主观的范畴而非客观范畴,并且语境是要具体到某个语篇的。语篇也可以成为语境,两者的区分在于是否是注意的焦点,语篇是注意的焦点,语境是注意的背景。语境是百科全书的,难以穷尽,本章对《周易》的语境进行了举例浅析。第三部分是《周易》卦爻辞结构浅析。传统观点认为《周易》的卦爻辞中记叙辞和占辞是同属一句话,占辞是对记叙辞吉凶的判断,实则不然,首先爻的本质在于变,故一爻可以有多个占辞,是不确定的;但记叙辞只有一句,是确定的,这就形成了两者的矛盾。二是有些爻辞中根本没有占辞,有些爻中没有记叙辞,两者不是缺一不可的,尤其是那些只有占辞没有记叙辞的爻,表明占辞不可能来源于记叙辞。三是有很多占辞吉凶的前面有“贞”字,这明确表明了吉凶是占断的结果,而不是对记叙辞的判断结果。记叙辞与占辞都来源于卦画,记叙辞是对卦画的体现,占辞是对卦画所代表象数的判断,两者同源。正是两者同源,所以有很多吉凶一致的情况。这样的观点对两者联系有更准确的认识,同时提醒我们在占辞和记叙辞吉凶不一致时候不需再作勉强的解释,也不能归为文本的讹误(如高亨)。第四部分是《周易》段落浅析。《周易》段落即《周易》的卦,一卦就是一个段落,段落标记就是卦画,每一卦有一个主旨,即卦旨,也就是段旨,卦名是卦旨的集中体现。传统认为卦名无作用,是不需要解释的,实则卦名是《周易》象数系统与语言系统的接口,是理解《周易》语言的金钥匙,是可以解释的。有些卦与卦即段与段之间还有某种联系,这些联系体现了《周易》丰富的哲学内涵。第五部分是《周易》连贯浅析。连贯是语篇探讨的重要内容,连贯是语篇的本质属性而非语篇效果,本质属性的意思是一个没有连贯的言语序列不可能组成语篇,连贯是语篇的必要条件。有些探讨者认为连贯是语篇效果,是在语篇的接受者那里产生的,一个言语序列经过接受者的认知加工产生了语篇。这种看法虽然看到了理解者对语篇的再创造,但夸大了接受者的能力,会把一些随机产生的字符排列包括到语篇的范围中去。可以把连贯定义为:连贯是语篇的本质属性,是语篇各部分表义的一致性。通过对《周易》连贯类型的描写,发现《周易》的基本连贯类型有连续性和扩散性两种,这是语篇的两种基本连贯类型,对应于语义的相关性和相似性。这以语篇史的角度证明了《周易》已经是语篇史初期较为成熟的语篇了。第六部分讨论了衔接。衔接是衔接项之间的语义联系,是组篇机制之一,在语篇探讨中有突出的地位,可以分为指称、替代、省略、连接、词汇衔接等。本节对《周易》的衔接进行了描写,总结出《周易》的语篇特点是内紧外松。造成这种特点的理由在于《周易》“卜筮之书”的性质,《周易》首先是用来占卜的,需要每一卦都可以独立完成占卜,所以卦与卦之间的相互依赖联系不大,(当然,有些卦与卦之间是有联系的。)这就造成了卦之间的联系较松散。同时《周易》的段落是卦画的体现,有一个集中的含义,就是卦名所表示出的含义,各爻服以于卦名所代表的含义,所以内部较外部而言相对紧密。但相对于其它类型的语篇,内部仍然较为松散。最后一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通过对《周易》语篇的描写,可以发现《周易》的组织规律及语篇要素之间的联系,以而有利于对《周易》作出更准确的解释。大体而言,本论文主要有三个革新点:一是对《周易》的文本结构首次进行了语篇学的整体探讨,浅析了《周易》语篇的层次,梳理了《周易》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如卦与卦之间的联系,一卦之内爻与爻群义群的划分,爻与爻之间的语义联系,并且探讨了体现这些语义联系所利用的手段。通过本次探讨,进一步明确了《周易》文本的语篇性,力争转变《周易》前言不搭后语、极其零碎的印象。另外,本次整体探讨的成果,可以为具体探讨比如释义、句读、文本校勘等提供借鉴。二是仔细浅析了占辞或记叙辞的联系,转变了传统认为占辞是记叙辞的判断的观点。本论文认为占辞和记叙辞都来于卦画,占辞是卦画的判断而记叙辞是卦画所包含卦象的体现,这两者同源,都是“观象”的结果。这有益于《周易》辞句的理解论文导读:《周易》连贯浅析232-2485.3小结248-254六.《周易》衔接探讨254-2986.1衔接论述综述254-2706.1.1平行结构能否作为衔接手段262-2636.1.2语音能否作为衔接手段263-2706.1.3语境能否作为衔接的内容2706.2《周易》衔接描写270-2966.3小结296-298七、总结298-305参考文献305-313致谢313-315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315-316
,对《周易》文本形成的认识更为准确。三是本论文的探讨都在《周易》的语境下进行,《周易》最大的语境就是《周易》语篇的性质,即“易本卜筮之书”。这造成了《周易》语篇的“内紧外松”的特点,“内紧”使其卦内部有统一的主旨,“外松”使其每一卦都可以不依赖另外的卦单独完成占卜任务,这体现了语篇史初期语篇的组织特点,这在当时已经是较为成熟的语篇了,确立了《周易》在语篇史上的地位。关键词:《周易》论文语篇论文语境论文连贯论文衔接论文
本论文由www.7ctime.com,需要论文可以联系人员哦。中文摘要8-11
ABSTRACT11-16

一、绪论16-36

1.1 语篇是语言学的重要探讨单位16-20

1.2 语篇概念20-23

1.3 探讨综述23-32

1.3.1 国外探讨概况23-24

1.3.2 国内文章学探讨传统24-26

1.3.3 国内篇章探讨近况26-31

1.3.4 《周易》语言学探讨近况31-32

1.4 《周易》语料作为篇章探讨的重要量32-34

1.5 小结34-36

二、《周易》语境探讨36-66

2.1 语境探讨综述36-42

2.

1.1 国外探讨36-38

2.

1.2 国内探讨38-42

2.2 语境定义42-46

2.3 《周易》语境浅析举例46-63

2.3.1 对成书年代的认识46-47

2.3.2 对成书地域的认识47-49

2.3.3 对《周易》地位的认识49-51

2.3.4 对象数的认识51-63

2.4 小结63-66

三、《周易》卦爻辞探讨66-142

3.1 卦爻辞结构探讨综述66-88

3.2 卦爻辞要素浅析88-90

3.3 占辞与卦名的联系90-94

3.4 占辞与记叙辞的联系94-136

3.5 小结136-142

四、《周易》段落探讨142-226

4.1 段落探讨综述142-143

4.2 卦名探讨143-208

4.

2.1 卦名的来源144-152

4.

2.2 卦名的解释152-155

4.

2.3 卦名与卦爻辞的联系155-192

4.

2.4 卦旨浅析的作用192-201

4.

2.5 卦名与卦旨比较201-208

4.3 卦旨之间的联系208-214
4.

3.1 成对的卦之间的联系209-212

4.

3.2 非成对的卦之间的联系212-214

4.4 《序卦》对卦序的探讨214-218

4.5 小结218-226

五、《周易》连贯探讨226-254

5.1 连贯定义226-232

5.2 《周易》连贯浅析232-248

5.3 小结248-254

六、《周易》衔接探讨254-298

6.1 衔接论述综述254-270

6.

1.1 平行结构能否作为衔接手段262-263

6.

1.2 语音能否作为衔接手段263-270

6.

1.3 语境能否作为衔接的内容270

6.2 《周易》衔接描写270-296

6.3 小结296-298

七、总结298-305

参考文献305-313
致谢313-315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315-316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