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析质量缬草提取物生物活性和陕西产缬草药材质量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4995 浏览:158560
论文导读:
摘要:缬草药材属于败酱科植物缬草Valeriana officinaps L的干燥根及根茎。具有解痉止痛、镇静安神的功效;可治疗跌打损伤、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痛经、经闭、风湿痹痛等症。具有较广泛的药理作用。本探讨选取了缬草的两种药理作用体外抑菌及抗氧化活性进行探讨;同时,对陕西产缬草药材的质量标准进行了探讨。采取试管连续稀释法及纸片扩散法测定缬草不同部位的水煎液及乙醇提取物、地下部分挥发油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葡萄球菌、根霉、青霉及黑曲霉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出,缬草的地上、地下部分的水煎液、乙醇提取物及地下部分挥发油对所选细菌均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地下部分挥发油在高浓度时对黑曲霉和根霉具有抑制作用。采取分光光度法测定缬草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水煎液、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以抗坏血酸(Vc)作为阳性对照,并对它们的清除自由基能力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缬草不同部位的不同溶剂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有很强的清除作用,其中地上部分水煎液的作用最强;对羟基自由基有较强的清除作用,其中地下部分乙酸乙酯萃取物的作用最强;对超氧阴离子有较强的清除作用,其中地下部分正丁醇萃取物作用最强,且作用均强于抗坏血酸。结果表明,缬草具有显著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制订产于陕西的缬草药材质量标准,采取生药学探讨、薄层色谱法、灰分测定法、挥发油测定法、浸出物测定法及水分测定法对采自陕西不同地区的缬草药材进行探讨,对其显微特点及性状进行描述,对其醇溶性浸出物含量、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及挥发油含量进行测定,并且对其特点性成分一缬草素进行薄层定性鉴别,建立了陕西产缬草药材的质量标准,能够对其药材的质量进行有效制约。关键词:缬草论文抑菌论文抗氧化论文质量标准论文
本论文由www.7ctime.com,需要论文可以联系人员哦。摘要3-4
ABSTRACT4-9
第一章 文献综述9-25
1 缬草探讨进展9-17

1.1 缬草药材基源9-10

1.2 化学成分10-13

1.3 药理作用13-15

1.4 临床运用15-17

2 中药抑菌实验策略的探讨17-20

2.1 扩散法17-18

2.2 稀释法18-19

2.3 比色法19

2.4 E实验19论文导读:H_2O_2能力的检测策略223.4清除过氧自由基能力的检测策略223.5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检测策略223.6体内抗氧化实验22-234本课题探讨的目的及作用、内容23-254.1本课题探讨目的及作用23-244.2本课题探讨内容24-25第二章体外抑菌作用的探讨25-381实验仪器、药材及试剂25-26

1.1实验仪器252实验材料25-263实验试剂

-20

2.5 其他策略20

3 中药的抗氧化实验策略探讨20-23

3.1 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的检测策略20-21

3.2 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的检测策略21-22

3.3 清除H_2O_2能力的检测策略22

3.4 清除过氧自由基能力的检测策略22

3.5 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检测策略22

3.6 体内抗氧化实验22-23

4 本课题探讨的目的及作用、内容23-25

4.1 本课题探讨目的及作用23-24

4.2 本课题探讨内容24-25

第二章 体外抑菌作用的探讨25-38
1 实验仪器、药材及试剂25-26

1.1 实验仪器25

1.2 实验材料25-26

1.3 实验试剂26

2 实验策略26-29

2.1 材料制备26-27

2.2 抑菌作用的测定27-29

3 实验结果29-36

3.1 抑菌圈测定的结果29-31

3.2 GTB及MIC测定的结果31-34

3.3 MBC测定的结果34-36

4 讨论36-38
第三章 体外抗氧化活性的探讨38-46
1 实验仪器、材料及试剂38-39

1.1 实验仪器38-39

1.2 实验材料39

1.3 实验试剂39

2 实验策略39-41

2.1 材料的制备39-40

2.2 抗氧化作用的测定40-41

3 实验结果41-44

3.1 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42-43

3.2 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作用43-44

3.3 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44

4 讨论44-46
第四章 陕西产缬草药材质量标准探讨及草案46-58
1 陕西产缬草药材质量标准的探讨46-56

1.1 实验材料与仪器46-47

1.2 策略与结果47-54

1.3 讨论54-56

2 陕西产缬草药材质量标准草案56-58
结论58-60
参考文献60-66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66-67
致谢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