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对于参与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体制下政治参与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814 浏览:17266
论文导读:对于政治参与的规定42-45二、政治参与的运作45-46三、职权的限制与缺失46-47第三节倒孔活动个案浅析47-55一、倒孔活动起因47-49二、倒孔活动的开展49-52三、倒孔活动在政治参与上的作用52-55第四章国统区的地方与省级政治参与55-80第一节地方自治中政治参与的推行55-66一、地方自治的论述和制度设计55-59二、新县
摘要:政治参与,是近代政治学率先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现度建立后,公民的政治参与,成为该制度运转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标志着中国的政治进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公民的政治参与有了坚实的法理基础。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广泛的民族解放战争,为了取得对外反侵略战争的最终胜利,中国人民通过各种方式坚持不懈地进行着建设现代政治的努力;为了团结全国抗战的力量,集中全国人民的智慧,国民政府也做出了一定程度的调整,由此,抗战时期的政治参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进展态势,不同主体、不同层级、不同形式的政治参与,共同汇集成一股政治的洪流,构成中国现代政治进展历程中的重要环节。本论文试图立足于抗战时期中国社会急剧变动的大背景,以抗战时期国内的政治情况、各在野党派各主要社会阶层的政治诉求、战时政治参与的起步与实践、国统区的地方与省级政治参与、政治参与的——两次宪政运动及联合政府运动为探讨对象,试图以中揭示出社会大变动时期政治参与进展的一般规律,为当今中国政治参与的进展提供些微借鉴。关键词:抗战论文政治参与论文参与主体论文参与渠道论文宪政运动论文
本论文由www.7ctime.com,需要论文可以联系人员哦。摘要3-4
Abstract4-7
绪论7-9
第一章 学术回顾9-15

一、史学的探讨路径9-11

(一) 关于抗日战争在革命中地位的探讨9

(二) 关于战时政治人物之理念与行为的探讨9-10

(三) 关于战时国民党政治系统的探讨10-11

二、政治学的探讨路径11-15

(一) 政治参与定义的探讨12

(二) 有关政治参与动机的探讨12-15

第二章 抗战时期政治情况鸟瞰15-37
第一节 抗战初期的国内政治15-23

一、 停滞于训政阶段的现实政治15-18

二、 中国的阶段目标18-20

三、 其他在野党派的希望与要求20-23

第二节 抗战建国进程中的政治参与23-37

一、 中国的诉求23-25

二、 其他在野党派的诉求25-27

三、 主要社会阶层的诉求27-37

第三章 政治参与的起步与实践37-55
第一节 开端于国防参议会37-41

一、 议事规则中的政治参与权限37-38

二、 政治参与的初步运转38-41

第二节 政治参与机构国民参政会41-47

一、 国民参政会条例对于政治参与的规定42-45

二、 政治参与的运作45-46

三、 职权的限制与缺失46-47

第三节 倒孔活动个案浅析47-55

一、 倒孔活动起因47-49

二、 倒孔活动的开展49-52

三、 倒孔活动在政治参与上的作用52-55

第四章 国统区的地方与省级政治参与55-80
第一节 地方自治中政治参与的推行55-66

一、 地方自治的论述和制度设计55-59

二、 新县制下的民众政治参与59-66

第二节 省级政治参与机关——省临时参议会66-80

一、 省临时参议会的设立与性质66-73

二、 省临时参议会的政治参与73-80

第五章 政治参与的80-108
第一节 第一次宪政运动80-89

一、 以政治参与为核心的七提案剖析80-84

二、 普及政治参与理念的宪政宣传84-86

三、 宪草修订与国民大会议政会设计86-89

第二节 第二次宪政运动89-108

一、 对阻碍抗战建国制度的批判89-94

二、 政治参与的阶段性成果94-108

第六章 政治参与要求的深化:联合政府运动108-128
第一节 联合政府设计中的政治参与108-110

一、 联合政府设想的提出108-109

二、 联合政府设想中的政治参与设计109-110

第二节 以政治参与为中心的联合政府运动110-118

一、 拥护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110-112

二、 反对所谓的“还政于民”112-116

三、 在四届一次参政会有关国民大会不足的较量中充当主力116-118

第三节 围绕联合政府不足的较量118-128

一、 在政治上主动出击119-120

二、 美国介入下的国共谈判120-125

三、 国共两党坚持各自的强硬立场125-128

结论128-130
参考文献130-142
后记142-143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