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析之作富有个性革新之作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5574 浏览:118186
论文导读:辛亥革命期间满汉矛盾虽较清前期表面上有所缓和,实际上,“它仍然像蕴藏在地壳中的一团岩浆,一旦时机成熟,就会喷发”。由此,沈先生提出了“排满建国是辛亥时期最能动员社会的口号”。这一观点,正面地阐明了满汉矛盾的存在和发展也是“社会合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改变了以往研究中故意回避或轻描淡写民族矛盾的状况,客观而
辛亥百年以来,有关孙中山与辛亥革命研究,成果丰硕。复旦大学历史系沈渭滨教授所著《孙中山与辛亥革命》(增订本)①是比较突出的一部,引起了海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
沈先生自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涉足辛亥革命史的研究,于1993年出版了《孙中山与辛亥革命》,学界反响甚好。2001年,辛亥革命90周年之际,又应出版社要求再版。当时,沈先生有感于因台湾政局变化带来台湾对辛亥革命与孙中山研究的冷落与寂寥,希望两岸以这一重要学术领域为契机,加强沟通与了解,共同致力于学术繁荣,将辛亥革命研究推进到新高度。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再蒙出版社的热情邀约,沈先生不顾年老体衰,综合学术界自初版以来近20年之研究成果和自己的新思考,对原著进行了修订与增订,推出了长达52万余言的《孙中山与辛亥革命》(增订本),专门探究孙中山与辛亥革命的关系,提出了一家之言。本书的突出见解,笔者以为可以归结为如下三点。

一、认为辛亥革命是当时社会矛盾合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众所周知,辛亥革命史研究,约在20世纪70年代前,学者们较多关注革命派的研究,把辛亥革命解释为革命派艰苦奋斗的成功。自80年代起,经过改良与革命的讨论,学者们开始重视立宪派的作用,认为辛亥革命是革命派与立宪派共同努力的结果,研究视野有所拓展。沈先生在增订本中,首先突破了以政治派别作为观察革命的唯一动力,观点鲜明地提出了社会合力是促成辛亥革命爆发的全新观点。为此,他从清政府自改革和辛亥革命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辛亥革命是与清王朝‘自改革’相反相成的革命”,指出正是朝廷的洋务运动、戊戌维新和晚清新政这三次“自改革”的层层递进,为辛亥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人才基础、制度基础、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这就把辛亥革命研究推向一个更广阔的视野,把革命对立面纳入了研究对象之中,从时段和空间上扩展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其次,作者还从辛亥革命时期的会党与发动农村的关系,论述了当时下层社会在促成革命爆发和推进中的重要作用,并对以往认为辛亥革命因为没有农村变动而失败的说法提出质疑。从光复会在辛亥革命期间注意联络会党和农民的史实,论证了下层社会和农村有所发动的具体表现。于是,中国社会中最广大群体——农民和下层社会的力量,成为“社会合力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再次,作者在增订本中把满汉矛盾也作为社会合力之一,认为辛亥革命期间满汉矛盾虽较清前期表面上有所缓和,实际上,“它仍然像蕴藏在地壳中的一团岩浆,一旦时机成熟,就会喷发”。由此,沈先生提出了“排满建国是辛亥时期最能动员社会的口号”。这一观点,正面地阐明了满汉矛盾的存在和发展也是“社会合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改变了以往研究中故意回避或轻描淡写民族矛盾的状况,客观而真实地揭露了满汉矛盾作为社会合力之一的重要作用。
从革命唯一动力论到革命派与立宪派互相作用论,进到社会合力论,反映了新时期以来我国史学界对辛亥革命动因研究的逐步深化与深入。可以说,作者在增订本中提出“社会合力论”的观点,把辛亥革命研究推向了一个新阶段,拓展了这项研究的视野,面向当时社会各个阶层,有助于辛亥革命史的研究深度、广度和力度的展开。

二、塑造了一个完整而丰满的孙中山形象

孙中山的形象,可谓众说纷纭。辛亥革命前,他是朝廷的乱臣贼子。民国建立后,一本《国贼孙文》的小册子,极尽污蔑之能事,说他从小就是地痞流氓,行医奸污病人、造反贪污款项等等,不一而足。即使他的革命同志也有不少非议,谭摘自:毕业论文格式www.7ctime.com
人凤就说他气量小,手段卑劣,为筹款项与扩张声势不惜牺牲革命同志。而与此同时,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关于孙中山具有非凡魅力的文献记载与口头言说更是众多。章士钊就曾对张奚若说:“我每次去看孙中山,未进他的门以前,觉得他是不对的;可是见了面听他讲话时,又觉得他头头是道,确有道理;等到走出来之后,又觉得他还是错的。”(《张奚若文集》第464~465页)就在这些言说与阐述中,孙中山逐渐被塑造为一个只知用革命暴力反清的领袖。
在历史学家笔下,孙中山的形象也是变幻不定。对他在辛亥革命中的地位,在一致的肯定之声中也有不同的意见,有人就认为他不是辛亥革命的主要发动者,仅仅是共和国的“养父”,“一个全权公使、筹募经费者,以及洋务专家”,是辛亥革命的主要受益者而被选为临时大总统(白吉尔:《孙逸仙》,温洽溢译)。
沈先生的著作,既反对神话孙中山,也不同意某些作者恣意贬低孙中山在辛亥革命中的重要作用和精神领袖的地位,从而为世人正确理解孙中山,提供了一个完整而丰满的形象。该著运用大量确切的资料,解读了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形成过程,并充分论证了孙中山在组织革命团体、制订革命纲领以及为历次反清武装起义筹款并亲与组织、发动的作用。沈先生认为孙中山成为职业革命家后,开始“行其所志”,在“不断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艰苦斗争中成为世所公认的革命领袖”。在沈先生看来,孙中山作为辛亥革命时期革命党当仁不让的领袖,并不仅仅表现在其艰苦卓绝、屡战屡败、屡败屡战、锲而不舍的革命生涯与革命精神、人格魅力上,不仅在于从思想上、组织上领导了革命党的革命,更为重要的是,他还是革命的导师、革命战略与革命思想的奠基者、国家建设理论与意识形态的总设计师。这就从历史事实的陈述中,坚持了对孙中山革命形象的塑造,从而表明作者不同意贬低孙中山的种种以“反思”为旗号的离奇观点。可惜限于交稿时间的紧迫,作者未能将发表在《探索与争鸣》2011年第8期上的《评价辛亥革命和孙中山应尊重历史事实》一文的主要观点写进增订本,否则,先生对若干奇异的所谓“反思”之说的反驳,将显得更为鲜明与有力。
孙中山在香港大学的演说中说:“我既自称革命家,社会上疑义纷起,多所误会,其实中国式之革命,究不过报温和主义,其所主张者,非极端主义,乃争一良好稳健之政府。”在解读孙中山的形象中,沈先生根据孙中山的这段话鲜明地指出:“这段话对我们了解孙中山的思想、性格和思维方式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至为重要”,“可以说,不了解或不研究他的‘温和主义’的一面,就很难理解他的思想面貌和变化的论文导读:治主义,它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通向革命的,两者之间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第11页)也就是说,社会改良者、政府批判者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转变成为革命者,成为黑暗腐朽政权的掘墓人,改良与革命之间没有绝对的鸿沟,一当条件成熟也可瞬间转化。因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辛亥革命时期“立宪派”这样所谓的“改良”力量转眼之间也就
特点”(增订本第11页)。这个观点,既是孙中山研究中的独到见解,又是作者在解读孙中山形象时贯穿始终的指导思想。增订本详尽地阐述了孙中山作为一个革命家和革命党的领袖,但他早期政治意识萌芽时期思想中形成的“改良祖国,拯救同类”的“良善政府”思想“一直萦怀在他的心头,不仅成为他日后由爱国通向革命的桥梁,而且即使在民国成立之后,他孜孜追求的,还是要建立一个‘良好稳健之政府’”的具体内容,并进行了辩证分析:“良政府思想虽然不是以暴力推翻现存政权的革命思想,但它以批判现存政权的腐败黑暗为前提,便与革命前的舆论动员、革命者的自身思想建设有相近乃至相通之处;……良政府若不是作为一种政治主义,它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通向革命的,两者之间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第11页)也就是说,社会改良者、政府批判者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转变成为革命者,成为黑暗腐朽政权的掘墓人,改良与革命之间没有绝对的鸿沟,一当条件成熟也可瞬间转化。因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辛亥革命时期“立宪派”这样所谓的“改良”力量转眼之间也就成为推翻朝廷的重要推手。源于:大学生论文网www.7cti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