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阐述乡土乡土中国变迁科技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3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172 浏览:13037
论文导读:
缘起和确立
1979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访问美国,与美方达成了“互派留学生与学者”的总协议。1984年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来华进修委员会主任迈克·奥克森伯格(Michel Oksenberg)根据协议提出,希望中国社会科学院协助在中国农村选一个长期调查点,从1987年起接待美国学者来华进行较长期连续性的社会调查。其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对中国部分村镇的多学科综合性考察研究,了解当代中国整个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预测中国未来的发展,为美国政府制定对华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在国家有关部委的指导下,中国社会科学院向18个省市征询了选点事宜。经过多次考察、反复论证,最后选定山东省邹平县以冯家村为基地,包括县城在内的9个村镇,作为中国首批对美国学者开放的调查点。
邹平县位于山东省的中北部,是华北平原的一部分。20世纪30年代,著名学者梁漱溟先生在这里开展了以教育和农村改革为主的“乡村建设”。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看,邹平县既不属于中国经济的发达地区,也不属于落后地区,属于典型的农村县,在中国农村具有很好的代表性。
1985年7月和1986年7月,美方先后派出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系教授中国政治问题高级研究员伯恩斯坦和艾恺、戈尔德(Thomas Glod)两位精通汉语专门研究东方问题的专家来邹平县进行了考察。他们回到美国后向学术界报告了考察结果。美方一致认为,邹平县调查点“在中国有代表性”“工作是自然真实的”“是长期连续性蹲点式调查的绝好机会”,并及时将他们的看法通报了中国有关机构。
美国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对在邹平农村的社会研究项目十分重视,在全国公开选拔在邹平的考察学者和专家。经过认真挑选,从近80位提出申请的专家学者中选出了12位,另有4名留学生,作为“山东省邹平县区域性研究项目”的成员,组成专家组。从1987年开始,他们就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环境等内容,到邹平县调查点进行跟踪考察研究。
实施和延续
从1987年6月24日第一批学者正式到邹平县进行学术考察研究开始,到1991年9月26目的5年期间,是项目的实施期。项目实施的5年间,美国学者先后87人次到邹平县1487天/次考察研究。涉及邹平县9个乡镇16个村和69个县直部门,接触各级各类调查对象17500多人次。他们查阅了大量的档案资料,也做了大量的第一手调查问卷。
根据中美学术交流协定和山东省外事办公室的安排,美国学者分别于1987年、1991年、1999年、2007年共计4次来邹平县档案馆查阅相关档案资料。利用案卷157卷,查阅文件285份,复印文件2023页,摘录112页,涉及邹平县行政区划、统计、防疫、农业林业、工业交通、文物保护、妇幼保健、公私合营、文教卫生、粮食等内容。邹平县档案馆根据国家档案馆《档案馆开放档案管理办法》和《外国组织和个人利用我国档案试行办法》的文件精神,圆满完成了接待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准摘自:毕业论文文献格式www.7ctime.com
备充分、积极慎重的原则,坚持热情友好、提供服务,又要加强管理的原则,切实做好开放档案的鉴定工作。对属于开放范围的档案科学制定检索目录,并创造条件,提供必需的物质准备。还对外宾的查档环境做了精心的安排布置,有人负责调卷,有人负责协助外宾辨认个别不易识别的汉字,同时还有人负责复印装订。整个接待过程中,坚持热情大方、不卑不亢的工作态度。1987年艾恺第一次查阅档案回国后,发表了《邹平:中国农村社会的变迁》的学术考察报告。国家档案局于1989年派人员到邹平县档案馆对接待情况进行了调查核实,并给予肯定。
1991年研究项目即将结束时,奥克森伯格提出“只要邹平欢迎,美国学者的考察研究活动还要继续下去”,邹平县经请示上级有关部门,同意了美国学者的请求。
成果和意义
考察项目组成员中有历史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农业学家等,基本上都是“中国通”。他们与当地人的政治立场、价值观虽不相同,但是在邹平的调查活动都进行得十分顺利,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效果。
1.比较深入地了解了中国的真实情况和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深刻变化,改变了过去对中国的一些主观臆想和看法。刚开始来邹平的时候,不少学者认为,“邹平老百姓可能衣不遮体,食不果腹,医疗卫生条件极差”。但是来到邹平,他们看到的却是人们衣着整洁,生活比较富足,村村有卫生室,乡镇有卫生院。项目实施期间的1989年,北京发生了“”风波,由于西方媒体的歪曲渲染,美方先后六次来电催促正在邹平考察的任柯安(Andrw Kipnis)马上回美国,并称“中国各省均已独立,商人罢市,军区之间发生战斗”等。但任柯安眼前的中国实际情况是社会安定,工作生产都像过去一样,所以直到考察如期结束才回美国,并把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做了如实的介绍。为了了解中国的真实情况,1989年8月,奥克森伯格先生以民间人士身份来到邹平住了6天,跑遍了邹平全境。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事实面前,他深切地感到“中国是稳定的,中国的改革是成功的”。
另一方面,他们也成为中国农村发生深刻变化的见证人。邹平县作为一个农业大县,农业发展有了根本的变化。第一次来邹平的时候,刚刚开始利用黄河水灌溉,现在全县形成了一套较大的引黄灌溉的水利工程,80%的地方用上了黄河水。奥克森伯格多次来到邹平考察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情况。他的印象是,5年来邹平的进步是巨大而明显的,邹平人民不论是在生活水平,经济发展,还是对外开放的观念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2.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5年间,美国学者在邹平进行了许多重要课题的研究,涉及中国的农业改革和农村社会变迁、农村市场发育、农村卫生、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医和家庭卫生保健等多个方面。他们每次回国后,都先后以听证会、撰文和演讲等形式介绍考察研究的成果。据不完全统计,美国学者5年间在重要报纸杂志上发表文章20多篇,出版专著4部,发表演讲20多次。这些研究成果的发表,都对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当时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做了客观的分析。奥克森伯格先生等撰写了一份题为论文导读:
《未来中国》的研究报告,该报告否定了当时美国政府和媒体坚持的悲观论调,否定了广为流传的“中国威胁论”“中国称霸论”和“中国分化论”,指出了中国未来存在“不确定性”“开放性”和“复杂性”,肯定了中国正在从农业国向工业国发展,从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过渡,从计划经济向“受到国家高度管理的市场经济”过渡。3.对美国政府调整对华政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989年北京“”风波后,中美关系处于低潮,美国学者的考察则直接影响了美国对华政策。当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对中国采取所谓的“制裁”时,1989年7月9日奥克森伯格在美国众议院外委会举行的听证会上,坚持主张不要“凭一时感情冲动”行事,要从长远发展的观点来对待美中关系。8月6—12日,他又以民间人士身份到邹平县进行了考察访问。在与几个比较熟悉的村党支部书记交谈中,他听到了大家共同的声音,“没有就没有新中国,8亿农民盼望稳定;谁搞动乱,我们坚决不答应。采取措施平息动乱,代表了8亿农民的意愿”。于是,他得出结论:“8亿农民惹不起。”之后不久,美国总统布什也向世界公开发出了“不愿意得罪八亿农民”的感叹。苏联解体前,奥克森伯格在邹平不止一次地说:“也许2000年以后苏联将不存在,但是中国将更强大。因为中国政权牢固,8亿农民不乱,中国就乱不了。”在邹平考察结束后又访问了北京,受到了等时任中国领导人的接见。回美国后,在美国最高层政界和国会辩论是否给中国延长最惠国待遇问题时发表演讲,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对中国国内局势做了比较客观的介绍和分析,这对于恢复和发展中美关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最值得看的地方”让美国前总统大吃一惊。1997年7月,作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第四次来中国访问的美国前总统卡特先生,在北京与中国国家领导人会见之后,直接来到了一个“最值得看的地方”——邹平县。这位在任期间促成美国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美国前总统和夫人罗莎琳,在邹平生活了两天。奥克森伯格一行,先后到邹平的村庄、学校、机关、企业等,会见了部分村干部和机关单位的负责人,就农村经济发展、水利灌溉、村委会选举、环境保护、人口控制、妇女权益保障、精神文明建设等问题进行了座谈。在邹平的考察,使卡特先生亲眼目睹了中国农村的发展变化,加深了对中国农村生活的了解。谈到邹平之行的印象,卡特先生说:“中国农村取得了如此大的进展,使我很感振奋。我们在城乡各地都能看到你们取得的巨大的、了不起的进步,几乎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卡特先生回国不久,就在《纽约时报》上发表了《将中国妖魔化是错误的》,文章阐述了中美关系的过去和发展前景,主张美中关系应保持良好关系。文章的观点,与他在邹平的所见所闻所感是分不开的。
5.和邹平人民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为了做好对美国学者的接待工作,邹平人民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美国学者在邹平的日子里,也深切感受到了朴实善良的邹平人民对他们的照顾和热情,并与当地民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把邹平看作“第二故乡”,许多人还起了中国名字。他们也对邹平的发展和进步给与了很大的关注,奥克森伯格利用自己的影响,先后促成邹平县两名专业人才到美国夏威夷大学进修,并邀请两个代表团赴美考察访问。他还在北京长城饭店邀请美国商会、英国商会等100多位各国商界认识和学者,为邹平举办了招商洽谈会。艾恺先生则在美国图书馆等地方,为邹平带来了中国国内难以查到的有关邹平的历史资料近5公斤,以及日本侵华前航拍的当地的地形地图7张。
美源于:论文提纲范文www.7ctime.com
国学者通过邹平这个特殊的对外窗口形成的社会研究成果,对于美国乃至世界人民了解中国,促进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起到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