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析信息技术初中信息技术课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0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3535 浏览:156740
论文导读:
摘要:21世纪是信息化的世纪,因而培养新世纪的有用之才必须学会使用计算机。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做到:课堂化静为动,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自由操作;注意对学生的因材施教,重视授人以“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关键词:化静为动、因材施教、创新意识
21世纪是信息化的世纪,如果有人问我:“本世纪首先要学会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大声告诉他:“学会使用计算机。”为提高初中学生适应信息社会的能力,培养新世纪的有用之才,全省几乎所有的中小学都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本人就如何优化信息技术课谈一点看法。

一、课堂化静为动,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自由操作。

初中信息技术内容一般呈模块化、条块化分布,很多内容尤其是介绍具体应用软件的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自由调整安排,使内容的安排、讲解操作顺序更有利于实际教学。对于农村中学的学生来说,他们几乎没有接触过电脑,电脑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个“外星人”,学生对此充满了好奇心、求知欲。但初一的教材前半部分基本上是理论,学生对此觉得枯燥,缺乏形象性和可操作性。因此,我把一些理论知识夹杂在上机操作过程中来解决。比如在讲计摘自:毕业论文模板www.7ctime.com
算机的组成时,我让学生在机房里指着实物分别说出各部分的名称及作用,学生都积极踊跃地回答,提高学习热情;在文字训练时,输入一段介绍信息技术的文章,分组比赛,看哪个小组首先输完,提高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总之,许多理论知识都可以通过学生上机操作的方式体现出来予以解决。因此,没有必要让学生一味学习理论,而完全可以把理论知识分成若干小块,逐渐消化掉,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的高度结合和完美结合。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操作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大纲要求教学活动主要是学生自己做,教师只是提出问题并给以必要的指导,所以上机课的课时应占信息技术总课时的70%以上。上课的时候可以给学生充足的练习时间,适当强调、引导,及时观察学生的使用情况。这样做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提高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

二、注意对学生的因材施教,重视授人以“渔”。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就要注意因材施教。在农村中学由于多种原因,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连开机、关机都不会;有的已经会熟练操作鼠标了;有的打字水平已经比较高了;有的会上网查资料了……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要正确对待这些差异,可以让学生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共同解决问题,让走在前面的同学带动落伍的同学,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计算机本身的可操作性为教师因材施教提供了有利条件,可以给学生布置开放型的任务,如画一幅图画,制作一个生日卡片等,每个学生都可以做,可以尽情发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好。还可以让学生完成不同的任务:每节课教师可以设计几项任务,分层次指导,其中最基本的任务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其它的任务则是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分给那些最早完成基本任务的学生,他们有的可以完成两个、三个甚至更多的任务,给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拓展知识、展示才华的空间。这样,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得到满足,教师也达到了分层教学的理想境界。
传统教学方式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就会什么,教师不教学生就不会。常言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渔”是什么呢?是捕鱼的方法,是学习的规律。我们学计算机学什么?在讲操作系统简介时,学window2000的目的是什么?它只是微软公司的一个操作系统而已,word2000也只不过是一个文字处理软件。我们学习它们不单是为了简单的会使用、熟练掌握,更重要的是利用学这些东西的过程熟悉计算机里各种软件的使用规律,为以后学习其他的软件奠定基础。比如:教师讲word2000的时候,让学生总结已经学习过的记事本和写字板的共性,鼓励学生先自己尝试使用word2000,同学之间相互交流,教师再给学生讲课的时候就可以针对学生碰到的问题讲解。教师讲课轻松,学生学习也有目的,真正做到事半功倍,这样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究精神。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往教师都遵循教材、照本宣科,课程的内容其实并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就可以完成,因此在完成教学内容的同时,还要达到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目的。兴趣能激发和引导人们在思想、情感和意志上去探索某种事物的真相,是学习和创造的重要前提,是成功的先导。初中学生最主要的特点是好奇、好动、爱玩游戏,根据这一特点,我把计算机新课的引入容于游戏中,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让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快乐地学习,自觉地学习。学习鼠标的操作比较枯燥,如果让学生上课直接去学习,学生肯定是没有兴趣的,而强迫其学习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生“如何使用鼠标”的过程中,采用游戏导入的方法。老师进行如下演示操作:开始 → 程序 → 附件 → 游戏 → 纸牌,游戏就启动了,这时学生肯定会很愕然,心里会想:电脑也可以用来玩纸牌?真是新喜若狂。然后老师可以乘势而入,马上玩胜一局游戏,这样学生不仅想自己玩,而且还会对老师很佩服。然后老师结合教学目标,讲解一下鼠标操作的要点,再把一些游戏规则及技巧讲给学生们听,让学生们自己操作,经过一、二节课学生就会熟练使用鼠标。如此一来,学生的兴趣也就尤然而生了。所以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事物进行教学,完全符合他们的心理特征,不但不会增加负担,反而有利于教学,学生们也就学的更轻松更愉快。
初中生活泼好动,求知欲强,他们对游戏和娱乐很容易“着迷”、“上瘾”,所以要提高兴趣,教师就要从学生心理特点出发,适当安装一些益智游戏,寓教于乐,开发智力,让学生在游戏中学到知识,学会计算机的操作。比如,在学习word2000时,针对大部分学生对键盘还不够熟悉,我安装了“打字高手”软件,让学生比赛,看谁的动作快、动手能力强,并把冠军的名字发布到网上,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这样,学生就会感到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充满情趣和诱惑力的课程。
总之,信息技术课论文导读:
程是具有灵活性、实践性、综合设计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处理好学习任务和学生兴趣的关系,放手让学生多操作、多实践,让学生会学、乐学,使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有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何克抗,吴娟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

2、《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与实践研究》 叶金霞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11

3、《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周敦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