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研究统计分析基于现代统计区域高技术产业技术革新能力比较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5903 浏览:160671
论文导读:的研究开发活动的人力规模,为了与国际接轨,本文选择R&D人员全时当量。与此对应,指标体系中应包含R&D人员强度(用高技术产业R&D人员全时当量与高技术产业从业人员年平均数对比计算)这一相对指标。科技经费筹集的目的是为了其支出,在技术创新投入指标中,可以不考虑科技经费筹集额。但为了反映政府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本文
内容摘要:对高技术产业而言,最主要的是技术创新。本文从反映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投入、技术创新产出出发,经过理论遴选和实证筛选,选出了13项指标,用现代统计分析方法对区域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比较,最后得出结论:经济发达地区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规模因子及产出相对指标因子表现突出,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投入相对指标因子表现突出。
关键词:高技术产业 技术创新能力 统计指标体系
关于高技术和高技术产业的定义在国际上一直存在较大争议。对于高技术产业而言,最主要的是技术创新,高技术企业要想在全球化的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确立可持续发展战略,强化创新意识,提高开发新产品和开拓市场的创新能力。技术创新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产业竞争力为目标,将产业知识转化为新技术,使新技术转变为商品,在市场上得以销售,以实现其价值并获得经济效益的过程和行为。对企业而言,技术创新不仅指商业性地应用自主创新的技术,还可以创新地应用合法取得的他方开发的新技术或已进入公有领域的技术创造市场优势。本文从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投入、技术创新产出出发构建统计指标体系。
反映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反映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投入指标的理论遴选

在技术创新过程中,需要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尤其是R&D(研究和试验发展)活动的投入。R&D活动是在科学技术领域,为增加知识总量、利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活动,是整个科技活动的核心。
R&D人员全时当量、研发机构人员是反映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人力资源投入的总量指标,根据《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11)各省市自治区的指标数据计算,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两者之间存在高度的、正的、显著性的相关关系,为了避免指标提供信息的大量重复,只需从中选取一项,在国际上,通常用R&D人员反映投入从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开发活动的人力规模,为了与国际接轨,本文选择R&D人员全时当量。与此对应,指标体系中应包含R&D人员强度(用高技术产业R&D人员全时当量与高技术产业从业人员年平均数对比计算)这一相对指标。
科技经费筹集的目的是为了其支出,在技术创新投入指标中,可以不考虑科技经费筹集额。但为了反映政府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本文选择了政府资金占R&D经费内部支出的比重这一指标。
R&D经费内部支出、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技术改造经费支出、技术引进经费支出、消化吸收经费支出、购买国内技术经费支出是反映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资金投入指标。本文选择高技术产业R&D经费内部支出,相对指标选取R&D经费强度(用高技术产业R&D经费与高技术产业总产值之比计算)。R&D经费内部支出、技术改造经费支出为中度的相关关系,在指标体系中可保留技术改造经费支出,其相对指标为技术改造经费强度(用技术改造经费支出与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对比计算)。R&D经费内部支出中仪器和设备支出是技术创新的设备投入指标,由于它是R&D经费内部支出中的一部分,只需选用其相对指标,即仪器和设备支出占R&D经费内部支出的比重。

(二)反映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产出指标的理论遴选

专利申请数是报告期内按照法律程序向专利行政部门提出专利申请并被受理的件数,是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三种专利申请数的总和,是国际上公认的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技术创新产出水平的重要指标,其中发明专利最能体现一个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对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形成高附加值的影响最大。拥有发明专利数是企业作为专利权人在报告年度拥有的、经国内专利行政部门授权且在有效期内的发明专利的件数,更能体现专利的市场价值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本文选择拥有发明专利数这一指标来反映企业科技创新的数量,为了突出反映发明专利的状况,也可以选择发明专利占专利申请数的比重这一相对指标。
新产品产值是企业创新能力在生产中的具体体现,为了反映高技术产业的创新状况,理应将此指标包含在内。新产品产值占高技术产业产值比重是反映企业创新能力的相对指标,其值越大,创新能力越强。新产品销售收入、新产品出口销售收入与新产品产值之间存在高度的、正的、显著性的相关关系,所以在指标体系中不再包括。而新产品出口销售率(用新产品出口销售收入与新产品销售收入对比计算)可以反映新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
经过上述分析和遴选,选择了13项指标构成理论指标体系。即8个反映技术创新投入指标:R&D人员全时当量、R&D人员强度、R&D经费内部支出、政府资金占R&D经费内部支出的比重、R&D经费强度、技术改造经费支出、技术改造经费强度、仪器和设备支出占R&D经费内部支出的比重。5项反映技术创新产出的指标:拥有发明专利数、发明专利占专利申请数的比重、新产品产值、新产品产值占高技术产业产值比重、新产品出口销售率。

(三)反映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统计指标的实证筛选

在统计学中,通常用标准差系数来描述指标鉴别能力的大小,标准差系数越大,该指标的鉴别能力越强。根据《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11),搜集计算我国各个省市自治区的上述13个指标数值(西藏、新疆、青海较多指标无数据,在分析计算时将其剔除),计算各指标的标准差系数,R&D人员强度的标准差系数最小,为46.54%,显然,这一最小值也能够区分各个地区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因此将所选择的13个分析指标全部保留。
区域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比较

(一)区域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排序

功效系数法、灰色综合评价法、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源于:大专毕业论文www.7ctime.com
法等都属于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在对各种评价方法优点和缺点比较的基础上,确定用因子分析法分析问题。用SPSS软件对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上述13个指标数据处理计算,根据输出结果,判定提取4个公共因子(4个公共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82%)对问题进行研究。为便于对公共因子命名,对因子载荷矩阵实施方差最大旋转,根据旋转之后的载荷矩阵,第一,公共因子在R&D人论文导读:龙江、贵州。用方差贡献率为权重,将其进行综合,可以反映各个省市自治区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综合状况。因子得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有12个省市自治区,将28个省市自治区按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为:广东、江苏、陕西、甘肃、黑龙江、宁夏、浙江、贵州、福建、重庆、四川、山东、安徽、北京、上海、天津、湖北、江西、河南
员全时当量、R&D经费内部支出、技术改造经费支出、拥有发明专利数、新产品产值上有较大的载荷,称规模因子;第二,公共因子在R&D人员强度、政府资金占R&D经费内部支出的比重、R&D经费强度、技术改造经费强度上有较大的载荷,称人力、财力投入相对指标因子;第三,公共因子在发明专利占专利申请数的比重、新产品产值占高技术产业产值比重、新产品出口销售率上有较大的载荷,称产出相对指标因子;第四,公共因子在仪器和设备支出占R&D经费内部支出的比重有较大载荷,称物力投入相对因子。这相当于将13个变量分为4类,且其分类结果与聚类分析相同。公共因子在各个省市自治区的表现,通过因子得分大小来反映,因子得分为正,表明该省市自治区的表现好于全国平均水平;得分为负,表明该省市自治区的表现差于全国平均水平。用回归法计算因子得分,其结果是:规模因子得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有8个省市自治区,将28个省市自治区按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为:广东、江苏、浙江、四川、山东、上海、陕西、黑龙江、辽宁、福建、安徽、湖南、河南、贵州、江西、广西、甘肃、海南、湖北、吉林、河北、北京、天津、云南、重庆、山西、内蒙古、宁夏。排名靠前的省市自治区,经济发展水平高,反映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规模因子表现也好。排名处在中上游的陕西、黑龙江、辽宁、安徽等省市自治区,经济发展水平并不高,说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这些地区对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重视。
人力、财力投入相对指标因子得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有9个省市自治区,将28个省市自治区按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为:黑龙江、甘肃、陕西、贵州、宁夏、四川、安徽、重庆、浙江、湖南、广东、湖北、福建、辽宁、江西、北京、江苏、河南、山东、云南、河北、天津、上海、海南、广西、吉林、山西、内蒙古。黑龙江、甘肃、陕西、贵州等经济欠发达的省市自治区排名靠前,又一次印证了这些地区对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重视,而经济发展水平高的江苏、上海等省市自治区表现不佳。
产出相对指标因子得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有12个省市自治区,将28个省市自治区按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为:宁夏、北京、天津、福建、广东、湖北、上海、重庆、贵州、浙江、山东、云南、河北、内蒙古、山西、陕西、江西、甘肃、安徽、江苏、河南、辽宁、湖南、黑龙江、吉林、海南、四川、广西。该因子得分高,说明其发明创造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强,新产品能够很好地满足市场需要。从总体上看,经济发展水平高,产出相对指标的表现就好。但像宁夏、贵州、云南等地产出相对指标表现比较好,这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物力投入相对指标因子得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有13个省市自治区,将28个省市自治区按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为:重庆、江西、河南、甘肃、江苏、河北、陕西、宁夏、安徽、浙江、海南、山东、天津、内蒙古、广西、福建、广东、北京、山西、湖南、上海、湖北、吉林、云南、四川、辽宁、黑龙江、贵州。
用方差贡献率为权重,将其进行综合,可以反映各个省市自治区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综合状况。因子得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有12个省市自治区,将28个省市自治区按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为:广东、江苏、陕西、甘肃、黑龙江、宁夏、浙江、贵州、福建、重庆、四川、山东、安徽、北京、上海、天津、湖北、江西、河南、河北、湖南、辽宁、海南、云南、广西、山西、内蒙古、吉林。从整体上说,经济发展水平高,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就高,但像陕西、甘肃、黑龙江、宁夏等省市自治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由于这些地区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的重视,其技术创新能力较强。

(二)区域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所属类别

为了将性质相同的省市自治区归为一类,需要通过聚类分析完成。聚类分析方法有最短距离法、最长距离法、中间距离法、重心法、类平均法和离差平方和等,方法不同其聚类结果也不同,在实际中,可根据分类问题本身的知识再结合实际需要决定取舍。通过各种聚类方法的结果比较,利用离差平方和法及最长距离法聚成7类,分别为:第一类:广东;第二类:江苏;第三类:陕西、黑龙江、甘肃、贵州;第四类:宁夏;第五类:浙江、福建、山东、北京、上海、湖北、天津、云南;第六类:重庆、安徽、河北、江西、河南;第七类:四川、辽宁、湖南、海南、广西、山西、吉林、内蒙古。其结果是一致的(除内蒙古外),用离差平方和法聚类内蒙古包含在第七类。
结论
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规模因子及产出相对指标因子上表现突出,投入相对指标因子表现不佳,说明地方政府源于:毕业设计论文模板www.7ctime.com
和企业对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缺乏足够的重视。为保证这些地区在高技术产业发展领域的领先地位,应注重提高投入的相对指标数值。
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在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规模因子上与东部地区存在较大差别,但投入相对指标因子表现突出,说明中西部地区对高技术产业的发展重视。然而只有当高技术产业总体规模扩大了,才可能从中提取更多的资源用于科技创新。
经济欠发展的地区,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投入相对指标因子表现突出,且规模因子表现较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排列靠前。要提高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不仅要注重投入和产出的总量指标,而且应该注重投入和产出的相对指标。
参考文献:
1.张倩男,赵玉林.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实证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7(4)
2.彭向.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地区差异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0)
3.胡海波.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0(9)
4.符想花.基于多变量分析的河南省高技术产业发展状况研究[J].商业时代,2012(19)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Z].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