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论西湖旅游活动对西湖水质影响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121 浏览:21318
论文导读:
摘要:随着旅游业的快速进展和旅游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旅游活动对景区水质的影响越来越显著,由此产生的景区水环境不足也日益突出。旅游水环境不足引起了学界的关注,许多学者就这一不足做了卓有成效的探讨。但总体来说,我国目前的相关探讨还比较少,有待进一步深入。本论文以西湖为探讨区域,在对景区内旅游活动分类的基础上,以温度、PH、溶解氧、电导率、浑浊度、氨氮、总磷等为检测指标,通过野外调查、样品采集、室内理化实验浅析等方式,分别进行了旅游活动对西湖水质影响的时间序列和空间序列浅析,探讨了旅游活动类型及其强度对西湖水质的影响,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在2010年11月至2011年9月将近一年时间内对西湖景区内五个监测点的水质进行了现场测定,选取指标为温度、PH、电导率(EC)、溶解氧(DO)、浑浊度(TUR)等综合性水质指标。对检测的结果进行时间序列浅析,发现周中和周末西湖景区的水质有着差别。其中温度与PH差别较小,而电导率、溶解氧、浑浊度差别较大。由于这三个指标更能反映水质的好坏,由此进一步对电导率、溶解氧、浑浊度数据进行了具体浅析。结果发现,周末组的EC、TUR平均值要大于周中组,而DO值要小于周中组。EC、TUR越小,DO越大,水质越好,所以各监测点的水质在周末时都要好于周中。EC、DO、 TUR分别要受到旅游餐饮住宿、游船活动的影响,这几类旅游活动的强度在周末时要大于周中。由此可以看出,西湖内旅游活动和水质之间有着正相关联系,短期内旅游活动对西湖的水质具有影响。将电导率、溶解氧和浑浊度数据与实验进行同时段内的游客量数据进行逐月比较,并在进行相关性检验之后,发现一年内游客数量与这三个指标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由此,以长期范围来看,旅游活动对西湖水质并不具有显著的影响。(2)本探讨于2011年9月选取西湖周边八个样点对西湖水质进行了取样浅析。对实验检测结果进行空间序列浅析,得出了以下结论:1.西湖水的色、嗅、悬浮物等物理性质尚佳,外观上目前可以满足游客游览观赏的需求;2.西湖氨氮和总磷含量偏高,且在各点之间有着差别。由于受到餐饮、住宿等旅游接待活动和旅游交通车辆尾气的影响,设施比较集中的少年宫、南山路和五公园码头在这两项指标上要高于远离城市中心、旅游接待设施很少的苏堤以及里湖附近的样点。排除流场因素以后,这种空间分布上的差别仍然有着,说明旅游活动与西湖水中氮磷含量具有相关性,旅游活动对西湖氮磷含量有着影响;3.西湖内外湖各样点检测到的浑浊度要高于里湖。外湖为游船活动区,而里湖游船很少,以游船活动强度与浑浊度在空间分布上的对应联系可以证明游船活动会影响到西湖水浑浊度;4.以苏堤进水口水质为准进行指标变率浅析,发现取样各点间氨氮、总磷变化比较平缓,而浑浊度波动剧烈。说明浑浊度对旅游活动的敏感度要高于氨氮和总磷。(3)以单次取样后进行的空间浅析和对西湖不同样点的长期检测结果综合可以看出,短期内旅游活动对西湖水质会造成一定影响,且二者体现出正相关联系;但长期范围内这样的影响并不显著。而空间浅析结果则反映出不同类型、不同强度的旅游活动也会对反映水质的不同指标造成影响。关键词:旅游活动论文西湖论文水质论文影响论文
本论文由www.7ctime.com,需要论文可以联系人员哦。摘要2-5
ABSTRACT5-10
第1章 绪论10-18
第1节 探讨目的和作用10-11
第2节 国内外探讨情况11-18
1 国外旅游环境探讨近况11-12
2 国内旅游环境影响探讨近况12-14
3 国外旅游水环境探讨概况14-15
4 国内旅游水环境探讨概况15-18
第2章 探讨区概况、探讨策略及技术路线18-24
第1节 探讨区概况18-22
1 探讨区选择18
2 探讨区自然概况18-20
3 探讨区旅游进展概况20-22
第2节 探讨策略22-23
第3节 技术路线23-24
第3章 实验案例设计24-29
第1节 旅游活动对水质影响的空间序列浅析案例设计24-27
1 影响西湖水质的旅游活动的界定24-25
2 采样地点的选取25-26
3 采样指标的选取26-27
4 实验的进行27
第2节 旅游活动对水质影响的时间序列浅析案例设计27-29
第4章 结果与讨论29-46
第1节 不同时间西湖水质的监测结果与时间序列浅析29-36
1 周中与周末的短期比较29-33
2 长期内游客量与水质变化的关联浅析33-35
3 小结35-36
第2节 西湖景区不同监测点水质检测结果及讨论36-46
1 各监测点水质总体比较及评价36-40
2 旅游活动对西湖水质的空间分布影响浅析40-44
3 小结44-46
第5章 结论与展望46-48
第1节 结论46-47
第2节 不足与展望47-48
参考文献48-53
致谢53-54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