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实用英语视听说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4091 浏览:157851
论文导读:
[内容摘要]英语视听说课程作为一门以培养学生听说能力为主要目的的课程,应该通过丰富真实的内容和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沟通能力。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视听说课程建设中的问题与取得的成绩进行了实践研究。
[关键词]英语视听说;课程建设;实践
一、引言
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总是在两难选择中徘徊前进:一方面是围绕等级考试而开展教学,这符合了“双证制”或“多证制”的要求,也为学校、学生和社会所认可;另一方面,这种教学所体现的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还是一种应试教育,拿到证书的学生仍然不能适应社会工作岗位的要求。这样,“能力本位”的教学模式就被提到了突出的位置。职业能力本位的价值取向,与“双证制”或“多证制”的要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它能体现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并直接影响到学生将来的就业,是帮助我们摆脱两难选择的正确选择。

二、课程内容改革与建设

(一)课程建设总体目标

通过四年的努力工作,使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的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手段等方面上一个台阶,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网络教学等方面形成特色,取得一些标志性成果,在学校相关课程中具有较高的水平,并力争向更高水平迈进。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英语视听说课程师资队伍建设主要在两个层次上进行:对资深、具有高级职称教师侧重知识更新和语感提高;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主要侧重于提高学历和教学技能。我们建立了导师制,以老带新,由老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还积极鼓励中青年教师参加各类学术活动,以开阔视野,学习先进经验。

(三)课程实施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

注重构建与英语学习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教学体系及内容。本课程选用优秀教材,主要采用交际教学法,同时博采其他教学法之长,注重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内容富有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

(四)加强课程教学信息化建设,实施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1.注重课程教学信息化建设

充分应用计算机软件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强大功能,加强课程资源库建设。

2.加强网上教学平台建设

利用现代网络资源,形成有特色的网络教学资源,形成高质量的课件及网络课程课件,努力实现教学内容讨论、答疑和知识拓展等教学活动网络化,使学生更自主、更现代地学习和掌握相应的课程知识。

3.实施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根据课程性质、特点和人才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优化教学过程,强调因材施教,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实现了教学模式的互动式、开放式、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式教学模式和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的板书式”教学相结合。

三、课程改革与建设的创新和特色

(一)多种教学方法的创新与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将传统满堂灌式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任务型、启发式教学模式,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比如,听力课上进行听力技巧和功能训练后,可以给学生添加英语词汇的听力练习和当堂练习,布置相应内容的自主课外听力任务和口语训练任务,要求学生自己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培养其学习自主性。口语课堂上,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活动,调动学生学习口语的积极性,锻炼与人交流、沟通和交往的能力。

(二)优化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该课程的教学实践重在让学生体验并加深领会课程的教学理念、学习策略和听说技巧;创造环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在较真实的语言环境下多听多说;进行以“活动”为主的教学设计,采用活动(项目)驱动开展教学。

(三)采取过程评价和目标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过程评价应贯穿于课堂教学实践中。所采取的评价方式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目标评价主要针对课程标准中知识和能力指标进行测试,体现“能力考核”,注重学习过程考核,还以“任务”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

四、目前存在的不足和下一步建设目标

(一)目前存在的不足

1.师资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

2.高水平、标志性的教改成果、教学成果数量不多。

3.真正高水平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应用不够,网络资源建设有待加强。

4.课程内容体系改革和考核方式改革有待进一步探索。

5.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改革有待加强。

(二)改进措施

1.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课程建设,加强人力、物力的投入,不断改善教学条件。

2.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使英语视听说课程的特色更加明显。

3.加强网络教学建设。

4.进一步探索实践教学的思路,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实现课源于:论文集www.7ctime.com
内课外结合、理论与实际结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责任编辑 赵永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