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谈新农合实施中供需矛盾及其解决案例-学术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2349 浏览:48520
论文导读:实处。关键词:新农合论文供需矛盾论文逆向选择论文保障不足论文分离均衡论文本论文由www.7ctime.com,需要论文可以联系人员哦。中文摘要4-5Abstract5-9第1章引言9-21

1.1探讨背景与作用9-112相关探讨综述11-182.1国外学者的相

摘要:新农合区别于老农合之处在于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介入农民医疗保障不足是维护社会公平的需要,事实上新农合作为转变农民医疗购买力的手段本身也不违背效率原则,制度的良好运转将带来公平与效率兼顾的效果。经过几年的运转新农合已取得一定保障效果,但由于制度设计有着缺陷导致供需矛盾逐渐显现。为此本论文以福利经济学、卫生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等论述为探讨策略,首先以政府与农民行为的论述浅析入手阐述了供需矛盾产生的论述理由,并运用拉格朗日函数验证了制度的运转效率既取决于供方又取决于需方,需要双方的共同投入;其次构建了供需矛盾模型,主要是逆向选择模型以及共付保险效用模型,并通过构建分离均衡模型进行供需矛盾解决案例的论述探讨;在此基础之上对供需矛盾进行实证浅析,即逆向选择不足与保障不足不足,并以制度设计层面探讨供需矛盾产生的理由;最后在论述模型的指导下与现实实际相结合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倡议,特别是引入分离均衡模型,力求较好地解决新农合实施中的供需矛盾。这里所探讨的供需矛盾事实上是将新农合看成一种产品,供方政府在提供这种产品时与需方农民产生的矛盾,并非新农合制度中的供需矛盾。在不增加政府负担的前提下确保农民能够获得充足的保障是供需双方的最佳平衡点,符合福利经济学强调政府禀赋再分配与竞争性市场相结合的基本原理,注重改善制度设计以提升农民的购买力,实现既公平又效率的局面。新农合对农民的保障主要体现在保障程度与保障种类两方面,由于制度遵循大数法则的原理运作,逆向选择会影响农民的保障程度,而自愿性参保机制及大病统筹为主的保障理念会加重农民的逆向选择。因而最终提出应坚持住院统筹与门诊统筹相结合的双统筹方式,并采取分离均衡方式进行分级缴费、分级补偿,强调政府与农民的双重责任,积极探讨农民工异地就医费用联网结算办法,增强他们的参保意愿,并逐步向强制性参与过渡,以期解决新农合实施中的供需矛盾,真正将制度的保障功能落实到实处。关键词:新农合论文供需矛盾论文逆向选择论文保障不足论文分离均衡论文
本论文由www.7ctime.com,需要论文可以联系人员哦。中文摘要4-5
Abstract5-9
第1章 引言9-21

1.1 探讨背景与作用9-11

1.2 相关探讨综述11-18

1.2.1 国外学者的相关探讨11-13

1.2.2 国内学者的相关探讨13-18

1.3 探讨思路与框架18-20

1.3.1 探讨思路18-19

1.3.2 探讨框架19-20

1.4 探讨策略、革新与不足20-21

第2章 新农合实施中政府与农民行为的论述浅析21-36

2.1 理性政府的行为21-29

2.

1.1 福利经济学基础21-24

2.

1.2 新农合实施中政府行为的福利经济学浅析24-27

2.

1.3 信息不对称下政府行为浅析27-29

2.2 理性农民的行为29-33

2.1 农民行为的相关论述29-31

2.2 新农合实施中的农民行为浅析31-33

2.3 新农合制度运转效率与政府投入、个人投入的联系33-36

第3章 新农合实施中供需矛盾的论述模型36-48

3.1 新农合保险市场个人参保模型36-39

3.2 新农合保险市场供需矛盾模型39-44

3.

2.1 新农合逆向选择模型39-41

3.

2.2 共付保险效用模型41-44

3.3 新农合分离均衡模型44-48
第4章 新农合实施中供需矛盾的具体体现48-69

4.1 新农合实施的基本情况48-49

4.2 新农合实施中的供需矛盾及理由浅析49-69

4.

2.1 供需矛盾49-58

4.

2.2 供需矛盾的理由浅析——制度设计的弊端58-69

第5章 新农合实施中供需矛盾的解决案例69-80

5.1 改善制度设计69-77

5.

1.1 坚持既“保大”又“保小”,实行住院统筹与门诊统筹相结合的补偿方式69-71

5.

1.2 “分级缴费、分级补偿”以实现分离均衡71-73

5.

1.3 积极探讨农民工异地就医费用结算办法73-74

5.

1.4 由“自愿”性参与逐步向“强制”性参与过渡74-77

5.2 相关政策倡议77-80
5.

2.1 加大对农村贫困人口的医疗救助力度,做好医疗保障的保底工作77-78

5.

2.2 加速新农合制度的立法工作,维护制度的政策性与稳定性78

5.

2.3 积极鼓励、支持与引导第三方机构参与新农合制度的经办工作78-80

结论80-82
参考文献82-8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87-88
致谢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