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析新生不适应活情况及应对方法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1105 浏览:94643
论文导读:
【摘要】跨入大学不久的大学新生,面对新的社会环境会产生很多矛盾和困惑。本文对当今大学入学新生的不适应现状和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强调加强对新生“适应期”的教育管理,进一步促进新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大学新生影响因素教育管理
1674-4810(2012)19-0083-02
目前,我国大学生都是经过严格考试、全面衡量、择优录取的,所以就入学新生的素质而言,无论是智力和能力,还是健康状况都是比较优秀的。但是新生在经过两至三周的学生生活后,在很多方面表现出不适应,一部分人感到由此带来的失落感和压力。有的学生在家是独生子女,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离开父母生活就不能自理;有的没有出过远门,来到新的环境由于适应能力差,易产生恐惧害怕的心理;还有的原来在中学是各校各班的尖子,有着强烈的优越感,到了大学后,发现尖子生荟萃,在对比中自我认识会发生动摇。如何帮助大一新生顺利度过人生的转折,积极乐观地成长,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加强高校教育管理的不容忽视的部分。

一、学生不适应大学生活的表现

1.人际关系交往障碍
如遇青年期的大学生,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兴趣广泛,人际交往的需求极为强烈。刚刚迈进大学校园的这群年轻人尤其希望被人接受、理解。他们力图通过人际交往去认识世界,获得友谊,满足自己的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各种需要。然而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对人际关系的追求往往带着较多的理想化色彩,无论是对同龄同学,还是对师长,往往是以理想色彩看待交往,希望交往不带任何杂质,同时他们也常常以理想的标准要求对方,一旦发现对方某些不好的品质就感到失望。所以很多新进校的大学生都反映和同学的交往不是自己理想中的模式,同时,他们也对自己如何与身边的人相处的模式产生了质疑。
2.目标不明确,无法实现自我管理,学习方法不合理
大学新生踏入塔,一切模式都与中学不同,很多同学的思想处在一个松懈的状态。大部分人在入学之初对自己的学习和将来的发展完全没有规划,很武断地认为好不容易熬进了大学,应该给自己放松放松了,完全认识不到低年级的学习对今后的发展有多重要。这些思想体现在很多学生缺乏理想、不思进取、专业思想单薄,甚至部分同学存在厌学情绪,学习目标不明确、积极性不高,态度浮躁,缺乏集体意识和纪律观念、自我约束能力较差、上课迟到,有的同学甚至整日沉迷于网络游戏,玩物丧志,过着梦游般的生活,浪费青春。学生在低年级时对自己有明确的定位,知道自己今后想要从事的职业,清楚自己缺乏哪些知识,但大多数都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大部分学生随大流,对今后的人生发展没有明确的规划,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态度被动,缺乏生活规律。也有一部分学生因舆论和社会导向,进大学的时候就对就业有较强的紧迫感,但是由于自律性较差,不能经受住外界的诱惑和干扰,在知与行之间存在很大差距,不能有效地约束自己,践行学习计划。
3.理想和现实落差太大,心理失源于:毕业论文理工www.7ctime.com

大学的学生来自天南地北,同学之间个体差异较大。生活上、学习上、思维方式上都有相当大的差距。绝大多数学生是满怀对大学生活瑰丽色彩的憧憬走进大学的,但往往在新的环境中,在和同学的相互比较中产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有的学生在中学时是佼佼者,所以大学时对自己定位也较高,但现实可能是连简单的基本课程都难以学好。另外,地域差异、家庭经济状况等都给新生造成了困惑。

二、学生不适应大学生活的原因

1.上大学前原先积累的情况及因素
第一,家庭教育对大学生有很大影响。长期以来,在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下,很多家长期望孩子能考上好的大学,在教育过程中只重视智力而忽略对孩子的健康人格的培养,只重视学习成绩;在教育方式上,相当一部分家长因为受教育程度较低,多采用较直接的管束方式,功利性较强。这种消极的教育方式,造成子女形成敏感多疑、自卑易怒、抑郁焦虑、偏执敌对等心理特点,不利于学生在大学中的适应和发展。而且相当多的家长在子女考上大学后将更多的精力转移到提供经济支持上,而对子女的心理成长问题则关注不够。
第二,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及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存在偏差,很多地区中学的应试教育忽视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忽略了对学生的品德,意志力,正确认识自己、他人和社会的能力,以及与周围的环境和谐相处的能力的培养。正是这些缺失的品格和能力,使大学新生在遭遇恋爱、学习、就业、经济压力时,不知道如何自我调节,导致不适应情况的发生,甚至发生更严重的事情。
2.进入大学后的其他情况和因素
大学的管理模式较中学完全不同。中学的管理模式偏于单一化,学生多在教室、宿舍、食堂三点一线上。高中老师的教育方式也多偏向紧跟式的管理。进入大学以后,学生的自主性加强,自由度增大,很多学生不懂得如何自主学习,导致成绩下滑。
另外就是新形势下社会环境对当今大学生的影响。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大学生处在中西文化交汇、多种价值观冲突的年代,面对不同以往的文化背景和多种价值选择,大学新生难免会茫然和疑虑。目前社会的价值取向有时出现偏差,物质诱惑、急功近利的心态、文艺影视作品的媚俗文化等,不可避免会给人生观、世界观还没有完全确定的大学新生的理想塑造和人生价值取向方面带来不利的影响。加之升学和找工作的压力增大,面对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部分学生一进校就感到难以适应,对将来忧心忡忡,无所适从。

三、对低年级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几点建议

1.及时引导,在新生中开展入学专业介绍,安排新老生交流
大学新生刚入学时正处于憧憬且迷茫的时刻,要创造更容易让他们了解自己所学专业前景的机会和途径。在入学教育时召开由专业带头人讲授的专业介绍会,开展优秀高年级同学介绍学习经验的学习交流会是帮助新生尽快适应新环境的必要方法。
2.辅导员、班主任要贴近学生,加强任课老师与学生的交流主动关心贫困生、学困生、内向型学生,实行因人施教。目前教育界越来越普遍地认识到教育不是孤立的个体行为,而是一个全员参与、全程渗透的活动。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也深切体会到论文导读:直面心理问题,并就大学生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就业、情感等内容,正视大学生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等。从新生进校开始就锻炼和培养大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心理平衡能力、心理发展能力。5.学校积极增强和学生家长的联系目前,很多家长在子女进入大学后对孩子的在校情况全然不知,作为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成为学
,这个共识也应该成为学风建设的指导思想。所以学生工作不应该被孤立起来,要与教学工作紧密联系,特别要加强任课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同时,学生的相互影响也应充分开发和利用。学习积极性较高、成绩较好的同学,针对基础成绩较差的同学,可以组织学生内部成立学习帮扶小组,促使其在学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是以文化形态参与的非强制性教育手段,其特点是通过创造一种教育的环境,影响教育的效果。在校园中为新生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能帮助新生树立自信,发掘学生的才华和潜质,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大学生活。同时,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能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对校风校貌的建设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必须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充分运用各有所长的教育手段,并使之构成一个相互配合、互为补充的教育系统。
4.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和讲座,加强心理咨询的力度
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关注,要努力在校园中面向大一新生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和开展心理健康讲座,通过在校园网上开辟主题网站、校园广播、校报、宣传栏等多种途径让更多的学生勇于直面心理问题,并就大学生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就业、情感等内容,正视大学生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等。从新生进校开始就锻炼和培养大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心理平衡能力、心理发展能力。
5.学校积极增强和学生家长的联系
目前,很多家长在子女进入大学后对孩子的在校情况全然不知,作为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成为学校和家长沟通的桥梁,让家长配合学校和社会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给孩子做好心理压力的调节和疏导工作,和学生家长定期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姚小燕.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
[2]冯开甫.大学新生教育概论[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194
[3]徐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湖南社会科学,2002
〔源于:免费论文网www.7ctime.com
责任编辑: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