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故都秋》一文教学探讨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3027 浏览:57031
论文导读:
【摘要】《故都的秋》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也是郁达夫的代表作品之一。作者通过对北平清秋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故都秋天的热爱、向往和赞美、眷恋之情,字里行间流露着深沉的落寞和悲凉的情感。那么怎样让学生体会作者深沉的感情,以及这种情感的由来;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更好地欣赏文中写景抒情,情景交融;叙议结合,情理相融;对比衬托,烘云托月的写作技巧;怎样品味文章清新自然、酣畅淋漓、错落有致的语言,我们一起探讨一下这一课的教学。
【关键词】故都的秋 教学 探讨

一、教学设想

大家都知道郁达夫是一个大作家,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他的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故都的秋》正是他在1934年7月,“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来到北平,饱尝了故都的秋“味”之后写下的优美散文的代表作品。根据作品的内容和散文的特点,教学重点是:1.把握作者笔下故都“秋”的特征,体会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眷恋之情;理解本文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2.品味本文清新、酣畅、错落有致的语言。教学难点是:把握作者笔下故都“秋”的特征,体会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眷恋之情;理解本文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重难点的突破方法是: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品味。教学方法是:1.美读法;2.探讨法;

3.采用多媒体投影教学。课时安排是:2课时。

课堂设计:在没有讲课之前,先请大家通过多媒体欣赏一段《红楼梦》中的插曲《秋窗秋雨夕》,然后让学生说一说它的词作者是谁?她眼中的秋天是什么样的?之后直接导入今天的新课。在讲授新课中通过多媒体先让学生认识一下作者,然后了解一下写作背景,接着通过视频播放名家朗诵,同时让学生看看故都的秋究竟什么样,感受郁达夫眼中故都的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然后指导学生自由朗读,整体感知故都秋的意境,之后针对课文内容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品味、体会作者在文中抒发的对北国之秋的向往、眷恋之情。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没有讲课之前,请大家先欣赏一段音乐。大家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吗?这是《红楼梦》中的插曲《秋窗秋雨夕》,它的词作者是林黛玉。在林黛玉的眼中秋花是惨淡的,秋草是枯黄的,秋雨是缠绵的,秋风是凄厉的……她感受到的是真正的凄凉。(通过多媒体播放视频)
郁达夫有一篇文章也是描写秋天的,那么就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跟随郁达夫论文大全www.7ctime.com
一起领略一下《故都的秋》。

(二)讲授新课(授课中展示制作好的课件)。

1.课文欣赏。郁达夫眼中的秋天是什么样呢?请大家一起感受一下(通过多媒体播放制作好的音、画朗诵)。
2.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这篇文章的作者是郁达夫,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又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写了这篇文章的?
3.诵读课文。(1)这是一篇写景的散文,那么文中具体描写故都秋景的段落是哪些?3—10自然段。(2)作者具体描写了故都秋天的哪些景物?这些秋景有哪些共同的特征?(3)本文是写景抒情,为何还要写一段议论?议论结论是什么?为了进一步赞颂秋,赞颂北国之秋。结论:秋能特别引起人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4)美学家说: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
4.赏析技巧。(1)写景抒情,情景交融。(2)叙议结合,情理相融。(3)对比衬托,烘云托月。

5.品味语言。(1)清新自然。(2)酣畅淋漓。(3)错落有致。

(三)知识迁移。

1.描述春天(展示春天美丽的画面)

2.要求:(1)仿照课文写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手法描述一下你眼中的春天。(2)仿照课文对比衬托的手法描述一下你心中的春天。(3)仿照课文语言描述春天。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不仅领略了故都的秋景,品尝了故都的秋味,也感到了春天的温暖。同学们,我们既处在时代的春天,又处在人生的春天,所以我们要用快乐的心去感受生活,体验人生的真谛!最后,让我们在美妙的音乐中结束这节课。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并把自己最喜欢的一段文字背出来。

2.请以“故乡的秋”(春、夏、冬)为题,写一篇抒情散文。

三、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内容严格遵循了技校语文教学的要求,课堂上使用了多媒体教学、美读法、问题探讨法。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使课堂变得更加活跃,播放配乐,营造朗诵的美妙氛围;名家朗诵,给学生以示范。以幻灯片展示故都之秋美丽的画面,引领学生走进美的境界,使作者笔下抽象的内容变得更具体,同时将身心融入情境,有利于引发学生对作品的共鸣,不仅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作者的心情,而且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探究问题,采用小组讨论交流的方法探讨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引导和点拨的作用,着眼于培养学生对课文积极深入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利用已学方法进行自主赏析,达到了知识迁移的目的。
(作者单位:河南省煤炭高级技工学校)
编辑/杨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