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述语言认同和城市归属感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8379 浏览:33569
论文导读:人口迁移理论,人口迁移的动机在于预期经济收入的提高,所以外来人员进城的目的大多是为了找工作挣钱养家。虽然故乡的土地养育了他们,故乡的亲人是他们最终的归属和赖以存活的希望,他们内心里也不愿背井离乡,但是城市的发展机遇又吸引他们追寻发家致富的梦想。这就导致重重矛盾:他们“根”在故乡,却又远离故乡;既想生活在城市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宁波加速城市化建设,促使大量外地人口逐渐向城市转移。这一转移过程不仅是地理空间上的位移,也是语言以及社会心理方面和城市群体相适应的过程。外来务工人员对城市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但由于多种因素,导致他们无法真正融入城市群体。当前外来人员在地域归属感、群体归属感、身份归属感上仍存在种种不和谐。希望有关语言认同和城市归属感的研究,能够有助于外来务工人员在语言上完成再社会化,从而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
关键词:语言认同 城市归属感 宁波方言
一、引言
中官路村位于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蛟川街道镇海经济开发区,全村占地2.2平方公里,下辖楼屋谢、下赵、前汤、后董4个自然村,常住人口838人,外来人口4500多人。新建村地处宁波市江北区小港街道的西部,村域面积1.5万平方公里,由胡家洋、五房、叶家、塘路墩、朱家自然庄组成,总户数418户,常住人口830人,外来人口590人。经过综合考虑,最终确定调研中官路村和新建村,其主要理由是这两个村庄是宁波市外来人员的聚集地,正好符合将外来人员作为本次调研对象的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速城市化建设,促使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向城市转移。在社会文化适应上,有些外来人员存在无法真正地融入城市生活的理由,尤其是城市对外来人员所采取的“经济吸纳”和“社会拒斥”的双重态度,使得这些“都市里的村民”成为行走在都市里的“边缘人”。
泰勒在《人类学——人及其文化研究》一书中认为:“在前历史时期中,发生了人类在地球上的初次扩散和大种族的发展,产生了语言,确定了大的语系,文化发展到古代世界东方民族的水平——他们是现代文明的先驱者和奠基者”。正是因为语言在人类文化体系中的地位如此重要,甚至可以认为,语言不仅是文化的一种形式,更是群体(种族)的有效凝聚力。方言也是语言,只不过方言是变异的语言,因而它同语言一样是文化的载体,是一种区域文化标识,区域文化与语言或是方言的融合与分化都是双向互动的。

二、语言认同

语言认同(language identity)是指群体在交际过程中,使用同一种语言或方言的交际行为、或群体对同一种语言或方言在态度、情感、认知等心理活动的趋同。社会学研究表明,个体融入群体及群体的协调维系,都与语言认同有密切的关系;或者说,不同个体构成群体、群体的和谐达成,都有着语言认同的推动推动。
语言是文化中最核心和最有影响力的特征之一。说和听——即口语是所有人类社会中人际互动最具渗透力的一种形式。具有相同的地域特点和文化特点的个体所共有的语言称为方言(dialect)。方言的某些特点,将个体塑造成某种特定类型的人。方言也可以让个体对所属的群体保持高度的认同,亚文化中的方言就像某行业的行话一样,只在特定人群中通用。语言、言语行为和社会之间是一脉相承的关系。语言体现一种社会关系,也体现一种社会结构,语言认同无疑是社会认同、文化认同的一种表现。如此一来,群体成员用的独特语言和表达方式,或者是对群体有特殊含义的语言交流,有助于个体对该群体产生偏好。
Le Page等人基于克里奥尔语研究建构的认同行为理论(acts of identity)提出,具有认同行为的讲话人有四个条件:第一,可以识别不同的群体;第二,有机会也有能力去观察和分析这些群体的行为系统;第三,有加入该群体的强烈动机,从该群体得到的反馈使这种动机或增强或减弱;第四,讲话人有能力转变自己的行为(Le Page et al,1985;转引自徐大明,2006)。
目前学界已经达成的共识是:语言是认同的一个符号和标志(Gumperz,1982;Joseph,2004;Jenkins,2007;Simpson,2008);语言使用是认同的一个载体(Tong et al,1999);语言使用也是一种认同行为,是一群人向其他人表明自己是谁的一种手段(Cameron & Kulick,2003)。当前社会上普遍反映,城市人的方言能力和方言使用率与上一代人或者农村人相比,有比较明显的下降。人们的语言使用情况以及他们的语言态度,是一种语言能否保持下去的关键。(李宇明、戴红亮,2008)

三、外来人员的城市归属感

外来人员的城市归属感是指当转移到新的城市后,应当归属于城市社会的一种情感表达、心理认同和依恋程度。由于外来人员来自不同的地区,受本土的文化影响,导致他们与当地居民在生活习惯风俗、宗教信仰、价值观念都有一定的差异。虽然外来务工人员是我国城市经济建设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并且一部分外来人员,在城里扎了“根”。但整体而言,他们在未来归属上还没有明确的行为选择,是一个向往城市,又难以融入城市的群体;是一个需要服务,又难以受平等待遇的群体。这种城市归属感不和谐表现如下:

(一)地域归属感上的不和谐

按照托达罗人口迁移理论,人口迁移的动机在于预期经济收入的提高,所以外来人员进城的目的大多是为了找工作挣钱养家。虽然故乡的土地养育了他们,故乡的亲人是他们最终的归属和赖以存活的希望,他们内心里也不愿背井离乡,但是城市的发展机遇又吸引他们追寻发家致富的梦想。这就导致重重矛盾:他们“根”在故乡,却又远离故乡;既想生活在城市,又无力在城市买房定居;他们在城市辛苦地赚钱,牵挂和归宿的又在故乡;他们希望融入城市,但由于主观与客观、习惯与行为、观念与体制等因素的影响,又难以融入城市。

(二)群体归属感上不和谐

作为城市居民,不仅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稳定的收入来源,而且还能享受各种社会保障。而外来人员由于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城乡二元制度,让他们在社会保障上经常处于“边缘人”的尴尬境地,使得外来人员虽身在城市,却无法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待遇。据调查,有40%的农民工把自己定位为“农村人”,只有3%的人把自己定位为“城里人”,另外有20%的人把自己划为“半个城里人”,还有37%的人觉得说不清楚自己该如何归类。外来人员在城市的人际交往对象,大多是亲戚或者老乡,很少有与城市人群亲近的机会,这也导致他们缺乏对城市群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zggtwxlw/lw47908.html上一论文:浅析多语言服务体系校市共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