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阐述让梦想成为艺术创作导航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2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3174 浏览:155133
论文导读:
摘 要:在学生美术学习的启蒙阶段,由于身心双重因素的制约,往往在学习中,一旦遇到挫折困难,便会产生低落情绪,注意力的持续性较差,而且对美术创作也缺乏了解。为寻找如何克服这种浮躁心理,让他们爱上这个课堂的策略,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我们应明确教育中起决定作用的主因是学生。让学生真正的喜欢美术是首要条件。但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有艺术天分,都能描绘出美丽的画卷,所以作为老师必须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唤醒他们的艺术梦想,使他们真正的对美术产生兴趣。这样的教育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思想、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的下一代。
关键词:教学;创作;兴趣;梦想
每个人从小就都有自己的梦想,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负担的加重,许多梦想都被淡忘。作为灵魂的工程师,我认为我们有这个责任去唤醒每一位学生内心深处的哪怕是一点点微弱的梦想火苗,使他们的人生道路清晰明亮。下面就结合我的美术教学实践来探讨一下如何点燃孩子们的艺术梦想,让学生爱上美术课。
1 寻找创作的原动力
中学美术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艺术家、画家,而是旨在培养学生兴趣,激发绘画,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但很多时候往往会陷入对纯技能追求的误区,且将此置于教学之首位,以此衡量美术学科之成败。正因如此学生便只懂得模仿,而他们的观察、感受就容易被忽略了。以我的教学经验而论,美术教学,首先应考虑的是孩子们在生活中的积累。没有对生活的密切接触、认识和体验,就如同盲人摸象一般,根本不能理解事物的构造和形象,又何谈有新的创造呢?
我刚工作不久的时候教学生学画静物素描,为了尽快使学生上手,我选择先临摹的教学策略。在学生临摹的过程中,我发现有很多学生的作品改了又改,擦了又擦,还有学生在下面小声地发着牢骚:“怎么看着简单,画起来这么难!”只有少数已具备一定素描基础的学生能较准确地表现物体。起先我以为这完全是学生的绘画技巧不够纯熟所造成的,稍加时日一定能得到改善。但经过一段长时间的训练,仍然有一部分学生停滞不前,甚至出现了消极应对的现象。这使我一时间摸不着头脑。于是我跟他们一一进行了谈话交流,并观察他们平日里的学习、生活习惯,结果我找到了他们之间的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生活的自理能力都较差,对周围事物的关心程度也不够,比较自我。这时,我想到了这样一句话:一切创作都源于生活!没有生活中细致入微的观察,学生不能切身的接触和感受物体的空间存在,又怎能画好生活中的事物呢?如果一味地临摹现成的绘画作品,对他们来说无异于闭门造车啊!生活之美无处不在,艺术家们就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美。而学生不是天生的艺术家,他们就像一头刚开始学习捕食的小狮子,还必须在母狮的循循善诱下学习捕猎的技巧、把握时机的能力一样,各方面正处于萌芽状态,潜在的能力需要教师去引导,从而开发他们感受美、欣赏美和评价美的能力,使他们尽情感受生活之美,并从中捕捉到美的元素,产生对美的向往和表现欲,最终创造出美。
2 挖掘创作的正能量
激发创作兴趣的学科,基本上都是受广大学生喜爱的。但具体到每一位学生对本课内容能否产生兴趣、感情有多深、可以持续多久,就要看老师调动积极性,激发创作兴趣所采用的策略有多巧妙了。如上《京剧脸谱》这一课,假设简单地让学生上一堂模仿涂鸦的绘画课,势必趣味性大减。如若老师将课题稍加转变,变成让学生自己来学京剧表演大师,学生立刻热血沸腾起来。制作好脸谱,同学戴在脸上,然后涂上色彩斑斓的色块,好比叫他们动手给这些“演员”涂脂抹粉一般,个个挥笔抹彩,兴趣盎然,特有化妆师的范儿。教师适时的准备京剧视频片段供学生观赏借鉴,再借机灌输以民族传统艺术的相关知识,诸如脸谱色彩的讲究、脸谱的描绘方式等。不过最终的作品质量如何让梦想成为艺术创作的导航由优秀论文网站www.7ctime.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是否够水准,那都另当别论。最起码堂课上学生兴趣激增,情趣高涨,并在此基础上认识和了解了中国的传统国粹,拓展了知识面,感受到艺术创作带来的愉悦。其次,运用电教媒体设备也是激发学生创作兴趣的重要手段。多媒体作为信息的载体,在现代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实践的操作中起到搭桥铺路的作用。它声形并茂,形态万千,生动直观,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视觉、听觉,让学生聚精会神。
3 让梦想为创作导航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想象力可囊括世界。”爱因斯坦的名言启发我认识到,学生一幅小作品,就是对一个小世界的探索。因为其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大胆而不受约束的想象力。在美术课上,我经常会发现,学生的创作皆有其独具魅力的闪光点存在。当然由于受技能、技巧的制约,作为学生作品在创作上比较欠缺是在所难免的,但当你用另一种角度去从新审视的话,会发现它也是很完美的,甚至这种完美是我们大人所无法超越的。曾有过这样一个学生,他的写实能力较差,作品总是和实物相去甚远。同学对他作品的嘲笑与讽刺使他对美术课产生反感情绪。其实,从孩子的天性来看,他们都是有表现欲的。于是当我给他看了一张凡高自画像后,他便坦然的面对他的“印象派”作品了。这至少是个好的开端吧。
我们指导学生创作,应尽量强调让学生作为画画的主体,画他们所想,自己寻找个中的乐趣,自己想象,老师最多再作一些修正式的补充,这样能提升他们的成就感,树立信心,激励他们朝着梦想和目标前进,那他就不再畏难。有了梦想,他们就敢于尝试;有了梦想,他们就可以尽情描绘生活;有了梦想,想象的翅膀就可以自由翱翔,为精彩的创作导航。
老师是学生走上美术创作之路的启蒙者,我们的使命就是要燃起他们艺术的火花,唤醒他们创造的梦想,引导他们在人生这段最美好的历程中充分的彰显个性,激发兴趣,展现自己的能力和艺术才华,创作出焕发青春的优秀作品。
参考文献:
[1] 黄梅.德国美术教育.2000.
[2] 菲尔埃克(G.S.Viereck).伟人一瞥.
[3] 张倩.把“梦”种在孩子的心里[J].美术教育研究,2012(03).
作者简介: 陆嵩(1982—),男,江苏无锡人,无锡市立人高级中学中教二级,主要研究方向:美术教育。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lw/lw13054.html上一论文:试论教学的导入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