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议当今社会民众自娱性舞蹈传播表现形式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9630 浏览:134323
论文导读:
摘 要:当今社会舞蹈的发展是多元的。自娱性舞蹈作为独特的形式在它特有的领域茁壮成长。它没有受专业化教学形式规范性的影响而显示出它特有的包容与融合性。它的发展状态表现在不受场地与条件的限制,参与人数众多的方面。在当今社会中也起到了健身娱乐等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它传播的表现形式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归纳出了自娱性舞蹈在当今社会主要的两种表现形式。
关键词:舞蹈;自娱性;表现形式
1005-5312(2013)33-0118-01
一、前言
自娱性舞蹈是与人体关系密切的一种舞蹈方式,它的主要目的就是娱乐身心。从历史的发展来说从古代的“以舞相属”到现在的交谊舞、夜店的自娱性舞蹈。这些都是人们娱乐身心的表现。在这样目的的驱使下,它的特点表现为自发性、简单性、和广泛性。自发性指它的产生动机;简单性指自娱性舞蹈的动作的特点;广泛性就指它的参与者的众多与广泛。

二、自娱性舞蹈在当今社会的表现形式

社会发展不断调整着自娱性舞蹈的表现形式,它的形式从我们认为的传统的民族舞蹈逐渐向多元化舞蹈风格发展。它的表演场地,由我们传统认为的田间地头,转向了更多可以适合它自由发展的场所。在当今社会中,自娱性舞蹈以它独特的魅力在民众的生活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也就形成了它独特的表现形式。

(一)不限定参与人数的表现形式

这种表现形式是开放的、包容的。为什么说不限定人数,因为自娱性舞蹈的自发性和广泛性,是无法制约参与它的人数。这种表现形式的舞蹈多在广场、田野间、体育场、公园等宽阔场地中进行的。
不限定人数表现形式的舞蹈中。它们的舞蹈动作遵循着简单性的原则。比如在广场上出现的自娱性舞蹈,统一的特点就是简单易学。很多民众看着、跟着就学得会。又如交谊舞,很多人只要掌握基本的步伐就可以参与到这种舞蹈形式中。为什么自娱性舞蹈的动作是简单的呢?首先,场地的理由,导致它的身体姿态不能有更多空间的变化,比如在广场的舞蹈中不太可能加有地面的动作。一是卫生的关系,二是空间变化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和难度系数;其次由参与者的舞蹈素质决定,因为参与者大多数是普通民众,如果过于难的动作和变化,必定导致他接受不了,跳不会,然也就没有兴趣坚持。之所以我们看到的自娱性舞蹈动作简单,也是它自身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调整的结果。
不限定人数的表现形式具有最广泛的民众基础。它以简单、易学的特性吸引着最多的民众向它靠拢。表达了民众最基本的情绪宣泄,无论是对民众的情感发展还是对民众的身体能力的释放,都是有很多宜处的。

(二)限定参与人数的表现形式

由于其是限定了参与人数,追其理由,场地因素当今社会民众自娱性舞蹈传播的表现形式相关论文由www.7ctime.com收集,如需论文.是其理由之一。由于场地不及广场、公园那么大。这种表现形式则适合舞蹈教室、健身房、歌舞厅等场所。对于歌舞厅的舞蹈形式,一种是交谊舞,另外一种就是夜店舞。交谊舞是由两个人一起完成的,所以有一些情感交流的过程,也是一种礼节性的舞蹈形式。而夜店舞更多的是对个人情绪的一种宣泄。由于现代社会存在着各种压力。尤其对于在相对狭小空间工作的人们来说,压力也会影响身体机能。这时候夜店的出现使得一部分有这样需求的人有了消耗体能的场所。他们在这样的环境中跳舞,尽情释放自己的情绪。
舞蹈教室和健身房所开设的舞蹈课程中,采用的风格有民族舞、中国古典舞、芭蕾舞、国际标准舞、街舞、风格舞等更多的舞蹈风格。多人就是为了健身的目的去跳舞,当然支撑这个目的的还是对舞蹈的喜爱。对于这样的限定人数的场所,自娱性舞蹈更是多了一种表演的途径,也多了一种健身的功能性。多数民众在集体广泛的、简单化的舞蹈动作中可以得到满足。而现实生活中,有部分民众希望可以通过学习,更好地掌握各种舞蹈风格。当然健身房、和歌舞厅这些虽然走进了小范围的舞蹈形式,相持着各自舞蹈的目的动机,依然保持着自娱性舞蹈的特征。
可以说限定参与人数的表现形式,看似是走的专业化路线,实际上这种形式,只是借助于专业化的教学方式、专业人士的指导,让民众进一步认识了某一种舞蹈的风格特征。它不同于专业化的舞蹈教学。从自身的学习目的来说,民众参与这种活动,绝大多数并不是要从事专业的舞蹈艺术,而是提高自己的舞蹈技能达到更好地愉悦身心的目的。
三、结语
随着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自娱性舞蹈将会越来越受到欢迎,它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更广泛的影响我们的生活。作为这样一种健康的,独特的生活方式。它的表现形式也会更加的多样化。本文所阐述的是它在当今社会的表现形式,只是作者对于它的浅显的认识。不足之处,请多多批评指正。我想随着社会的发展,自娱性舞蹈必定会有更丰富美好的未来。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ncyjlw/lw10256.html上一论文:谈述以社会责任为己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