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有关于社团文化建设分类指导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747 浏览:15283
论文导读:
【摘 要】大学生社团已成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与之相伴的社团文化建设也越来越受到高校和青年学生的重视。文章在分析了大学生社团建设中存在的理由,在厘清大学生社团文化建设作用的基础上探讨社团文化建设过程中的方向和目标,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改善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社团;文化建设;分类指导
大学生社团是高校学生自发组织在一起的青年学生交流学习的平台。参加大学生社团已经成为青年学生在专业学习之外不可或缺的文化活动。在社团文化活动中,学生之间的交流学习超越了性别、专业、年级、学历的限制,从事活动也更加体现青年学生的主流思想,因而社团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非凡的号召力和吸引力。大学生社团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门类繁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许多社团之间在文化活动内容上新意、大量雷同,偏离了社团文化建设的正常轨道。究其理由主要是不同门类的社团缺乏专业性的规划与指导。因此,为了繁荣校园文化活动和提高社团发展水平,需要从分类指导的视角出发对大学生社团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一、大学生社团文化建设分类指导的作用

(一)优化大学生社团资源配置。在自由的大学校园里,自由平等的参加大学生社团是青年学生学业之外的生活重心之一。但是,从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性投入分析,学校能够提供的社团活动资源支撑相对是有限的,如社团活动的场地、社团的日常协作。在满足大学生社团集体共同目标和群体价值追求的基础上,学校大学生社团指导部门需要把掌握或制约的资源转移分配到大众化、创新性、特色化的社团发展的领域,使社团的组织结构和活动范围符合校园文化建设和发展的要求,避开相互模仿、雷同重复的社团组织和社团活动在校园文化中蔓延扩散,影响校园文化的品质和青年学生参加社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突出大学生社团文化主题。大学生社团文化活力的源泉在于社团突破了学院、系、专业、班级团支部等既成组织的局限,将更多地青年学生以自愿性、合作性、创造性的文化活动组织起来。在“人以群分”的大学生社团中,兴趣爱好类、社会公益类、学术科研类、理论学习类等社团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和互补性。无序的大学生社团和社团活动不可能将青年学生组织在一起开展有益身心的文化活动。大学生社团文化主题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不同社团有的放矢、共同呈现的结果,而不是一个社团的四处突击、全方位发展。
(三)便于大学生社团科学指导。有别于学生党团支部、学生会的严肃,大学生社团是非的学生组织,在组织形式和日常管理上比较自主随意。但正是这种自主性往往成为大学生社团持续发展的羁绊。相关调查研究表明:有专业教师或思政老师指导的大学生社团活动影响广泛、方式多样、效果显著。社团发展极易被青年学生认同,而且具有持久的生命力。为了让大学生社团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就必须需要必要地社团指导队伍从贴近学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视角,指导大学社团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保证社团存在独特性的同时提升社团发展的活力和,而不是让社团仅仅为了收会费而存在。

二、大学生社团文化建设的分类指导

(一)兴趣爱好类社团的分类指导。兴趣爱好类社团多是青年学生基于个性、爱好、兴趣建立的协会组织。诸如:乒乓球协会、微影协会、演讲口才协会、舞蹈协会、戏曲协会、文明礼仪协会等。对于这类社团的指导要帮助社团仅仅围绕社团的核心吸引力开展开文化活动,其展现青年学生的自我创造和团结协作的精神风貌。可以从校园生活的大众生活化视角出发,关注学业之外通过活动获得自我实现的满足感,引导青年学生更加愿意在兴趣爱好展示在我、表达自我,进而提升社团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二)社会公益类社团的分类指导。社会公益类社团是指那些以校园弱势群体或者全社会为服务对象的协会组织。大学生社团文化建设的分类指导相关论文由www.7ctime.com收集,如需论文.在社会公益类社团(如:志愿者协会、助学社、法律援助社、爱心社、爱社区委员会)中青年学生的工作直面在校大学生、校园中的服务性组织以及校园外的社会组织或个人。这就需要社团协会做好因势利导工作,把握社会公益社团奉献自我时间、精力、资源,为他人和社会带来福利的活动内容和活动宽度。
(三)学术科技类社团的分类指导。学术类社团大学生自发组织起来,以专业知识的学习为基础提高青年学生学术水平建立起来的,与专业学习、科技创新、学术研究结合在一起。这就需要指导教师紧密结合指导社团的专业,专注于专业实践性质和多学科交流,以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为社团发展根基。社团需要少做一些娱乐性的活动避开走向专业团结“小群体的误区,多依靠定期、不定期举办相关讲座、专业竞赛报告会、学术可敬研讨会把握社团建设宗旨,并通过学术交流、专利创新等方式对专业理由进行学术性探讨。
(四)理论学习类社团的分类指导。理论学习类社团旨在提高青年学生的思想水平,以大学生理论学习系列活动开展为重点,紧扣时政信息,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就需要社团指导队伍把握社团推动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目标,围绕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国梦等内容开展学习宣传教育活动。社团要着眼于人的精神层面的发展,通过理论性学习和实践性活动开拓青年学生的本土化思维和国际化视野,引导青年学生从爱国主义教育和时代精神教育出发,不断地塑造自我品格、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远大人生理想。
参考文献
[1] 田海斌,高朋敏.建设优秀社团文化探索高校实践育人新途径[J].高校辅导员,2013(1).
[2] 关于加强和改善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R].中青联发[2005]5号,2005.
基金项目:山东工商学院2011年社团课题大学生社团与校园文化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11ST156;2012年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资助经费项目,项目编号:J12SY79;2013年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青少年专项,项目编号:13CQSZ01。
作者简介:吴晓琴(1981- ),女,山东烟台人,山东工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团总支书记,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whrsllw/lw31233.html上一论文:分析企业文化对提升酒店服务质量的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