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打破教师“主体情结”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7041 浏览:71698
论文导读:突,形成强烈的探求,于是探究活动自然导成。摘自:毕业论文结论范文www.7ctime.com
摘要:教师的“主体情结”包括权威情结、自我中心情结、包办情结。新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关注学生发展,这就需要打破教师的“主体情结”,转变教育观念,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真正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
关键词:新课程;主体情结;学习方式;变革;物理教学
1671-0568(2012)27-0170-03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是学习方式的转变:由过去的以学生为客体的单源于:标准论文格式范例www.7ctime.com
一的学习方式改为以学生为主体的丰富多彩的学习方式。
由于过去过分强调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听讲,所以教师在长期的工作中已经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主体情结”。而这次课程改革凸显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要打破教师的主体情结,教师不仅需要有崭新的教育理念和奉献精神,更需要智慧和勇气。

一、主体情结的内容与课堂呈现

教育心理学认为:教师的主体情结是指实践中确证主体地位的教育者所反映出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无意识的冲动,并由此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心理情愫。教师的主体情结主要包括:权威情结、自我中心情结、包办代替情结。
1.权威情结:教师的权威情结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和继承下来的一种支配力量的心理情愫。在这种情愫的充斥下,教师自我表现的膨胀,课堂上会不自觉地以自我为中心,而很难遵循教育规律和尊重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去有效完成教育教学内容。
随着尊重学生的赏识教育的推行,教师的权威必然会出现弱化,这就需要教师打破已有的“权威情结”。当然,这并不是废除教师权威,恰恰相反,教师权威却会因为学生的崇拜、信服、尊重而更为牢固地存在。有“权”就有“威”,那是其他行业功利主义的“权威”。而教育这个行业,不是因为有了“教师”这个“权”,就能在学生面前树立“威”;也不是因为教师在学生面前威严一些,就能使自己成为一名有权威的老师。教师的权威如何,不在于教师的主观愿望,而在于教师本身对职业的忠诚和自身的努力。因此,只有摒弃了“权威情结”,才能破“威”而立“信”。
2.自我中心情结。所谓教师“自我中心情结”,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用自己的眼光、感情和知识经验去组织教学、评价学习成就、处理所遇到的教育问题的情绪冲动。自我中心情结限制了教师的眼界,使他们的胸怀变得狭窄,因而会形成一些片面的认识,这样久了,就会对学生,甚至对同事指手划脚、责备苛求,听不进意见、一意孤行。毫无疑问,在课堂上一定不会形成良性沟通,因此,其教学难于适应现代物理教学的要求。具体表现为:
(1)过分强调物理学科的重要性。单科冒进,造成班集体教学中的失衡,学生负担过重。
(2)以自己的知识水平看待教材和要求学生。教学过程简化处理,省略许多必要的说明、步骤和公式,使教学过程紊乱,导致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望而却步。
(3)教学内容只考虑自己是否讲了,是否显示出自己的水平,而忽视学生的吸收和实际效果,造成教与学的脱节。
(4)教法上过多地采用习惯教法。以自己的兴趣为出发点,不顾学生的感受、知识基础及思维快慢,不进行自我解剖与分析评价。
3.包办情结。“包办情结”是一种关爱强迫症,教师对学生不放心,总担心学生听不懂、做不好,于是课堂上一讲到底,实验独自演示,自己忙忙碌碌、口干舌燥,学生迷迷糊糊、精力松散。可见,教师的“包办情结”其实是一种不尽职的、投机取巧的教育方式,充其量只是“授人以鱼”,它回避了教育最难办且最根本的立足点——“授之以渔”。即使学生此时收获了些许快乐,那也是最低级的快乐,而高级的快乐就是通过调动全身的机能,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完成一件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才能把学生带入高级思维过程,并享受由此带来的真正的心理愉悦。

二、打破教师“主体情结”的实践策略

1.巧设导学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导学案的设计是教师打破“主体情结”,落实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一招,通过作业式的预习导引,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主动探究的学习状态,为课堂教学过程中主体性外展做好充分的理由与问题积淀。
导学案设计的指导思想是:在学生自主学习上想对策,在教学功能上做文章。即:设计的导学案,在引导学生预习、提高预习效率的同时,也有利于教师调整与设计课堂探究方案。
“巧设导学案”对教师而言,意味着上课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上课不是让学生接受知识,而是学生生命活动和自我实现的过程,同时还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可以说,“导学设计”是基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在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同时也变革着教师的教学方式。
2.创景激趣,诱发学生的主体,弱化教师的主体意识。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世界的感知认识总是首先注意那些新奇的信息,因为他们具有刺激性和吸引力。同样,学生对情境的兴趣也在于它能否提供新信息。创设一个巧妙的、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物理情境是一节成功课堂的起点,也是激发学生主体的关键。因此,物理教学中创设的情境,它不应当是呆板、单调的,而应该新颖、生动、有趣、富有美感和吸引力,能够满足学生对未知领域探索的好奇心,激活其思维,促进学生学习物理的意义建构。情境创设需具备以下几方面特点:
(1)新奇性。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罗伯特指出,教学活动应是“一种旨在影响学习者心理过程的外部刺激”,“教学活动必须与学习者的内部心理过程相吻合”。在讲到全反射一节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情境:用“AB胶”将一直径约3cm的钢球与长约15cm的小金属杆粘在一起,如图1:先用蜡烛的烟将小球全部熏黑,学生观察,然后缓慢放入水中,学生惊奇地发现,水中的小球又变成一个有金属光泽银亮亮的小球了(碳粉与水不浸润,有空隙,形成气泡膜,全反射)。为什么呢?学生认知发生冲突,形成强烈的探求,于是探究活动自然导成。摘自:毕业论文结论范文www.7cti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