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课堂辩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策略-基本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6749 浏览:71334
论文导读:
近年来,随着对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关注程度的提高,课堂辩论作为一种集语言交际、信息及思维功能于一体的学习活动逐渐成为一种新的课堂教学和学习模式。课堂辩论,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反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为特征,由小组或全班成员围绕特定的论题辩驳问难,各抒己见,互相学习,在辩论中主动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1]众多学者认为,辩论能够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团队协作精神及观点表达等语言能力。下面,笔者就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开展课堂辩论谈谈自己的认识和思考。

一、把握教材中的辩点——有效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切入点

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教学生任何科目,绝不是对学生心灵灌输些固定知识,而是启发学生主动去获取知识和组织知识。教师不能把学生教成一个活动书橱,而是教学生如何思维。” [2]教材是实施辩论的载体,基于教材的辩论既有助于学生完成对知识的建构,把静态的书本知识变为动态的语言实践,使课堂成为学生运用语言交际的场所,也可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有效提升。依据教材挖掘辩点是开展辩论的前提。把握教材文本中的辩点,就是要深入钻研教材,挖掘批判性思维因素,抓住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辩点。人教版《英语(新目标)》中,可用的辩题资源有很多,具有一定的知识覆盖面。如八年级下册Unit 5中可以提炼“Is it good to be an athlete?”的辩题,Unit 8中可以提炼“Should people keep a pet in an apartment?”的辩题,九年级Unit 3中可以提炼“Should teenagers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和“Should students wear uniforms in school”的辩题,Unit 13中可以提炼“Advertising: pros and cons”的辩题,Unit 15中可以提炼“ Should we build a zoo?”的辩题等。这些话题具有现实意义,能够激起学生的共鸣,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动力。同时,这些话题是对某个事件、某个观点、某种现象的评价,具有截然相反的观点和看法,能给学生提供足够辩论的空间,具有较高的摘自:毕业论文提纲格式www.7ctime.com
辩论价值。

二、抓住生成的辩证观点——有效辩论活动的结合点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渐进的多层次、多角度的非线性序列,学生的跳跃性思维使课堂的生成往往超出教师的预设。”[3]那么,对于课堂上俯首可拾的争议问题,教师是局限于自身的答问还是让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对于学生在课堂中所反馈出来的问题,教师是熟视无睹还是积极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生成性资源?
九年级Unit 8拓展阅读“I’ll send you a photo of Lucky.”一文是以一只导盲犬为桥梁,以受赠人给捐赠人的一封感谢信为题材,贯穿了volunteering 对自己、他人和社会所带来的良好影响这一主线,也渗透了情感教育,鼓励学生从事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从身边小事做起,关心他人,关注社会。但就在笔者教学这篇课文时,有一基础较好的学生提出质疑:“既然作者是一个盲人,并且也无法正常使用手臂,正常的事情,如接电话、开门、关门或携带东西,对她而言都很难,她又怎么可能完成书写这封感谢信呢?”对于这个问题,笔者真的没有丝毫准备,但当时并没有慌了手脚,也没有急于去回答这一“棘手”问题。稍加停顿后,笔者顺势反问道:“是呀,这是怎么回事?谁能回答这一问题?”学生们陷入了深思,接着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起来。经过讨论和思考后,一个个不同的答案都亮了出来。一个基础较差的学生用中文提出:“这篇文章可能是虚构的。我曾经看过一篇报道,目前使用最广的三个版本小学语文教材存在多篇内容失实的文章,比如,《爱迪生救妈妈》一文就纯属虚构。”这个学生掌握的信息还真不少。不过,他刚一回答完,就有学生提出了反对意见:“这篇课文可能是她自己口述,而由别人的”,“这可能是Animal Helpers这一组织代作者写的”……
笔者对这些想法都加以了肯定,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既然课文中说她是一个勇敢面对挑战的人,她也可以用盲文慢慢地打字而完成这似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个“突发事件”就这样圆满地解决了。在这一生成性的质疑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争论,求知的热忱得以激发,思维品质也得以提升。
其实,基于问题解决的课堂辩论的真正使命不是在两者之间一决胜负,而是寻求对两种答案的理解,让学生产生更贴近问题本质的新问题,让学生的疑虑、困惑逐渐“柳暗花明”起来。因而,在动态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辩论的契机,让生成的课堂更加灵动。

三、注重三维目标的均衡达成——有效辩论活动的出发点

新课标提出,课堂教学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知识的产生、发展的过程,在关注知识产生的过程中,凸现能力,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为一种课堂组织形式,辩论同样也要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比如,在教学九年级Unit 15 We’re trying to se the manatees!时,笔者在教学完两篇有关是否建立动物园的阅读文章后,组织了一场辩论,辩题是:Should animals be kept in the zoo or not?一开始,笔者结合课文所体现的“Zoos are terrible places”和“Zoos are important places”两种辩证的观点,通过设计相关表格,引导学生进一步精读、细读课文,使学生更好地理清文章脉络,理解语言,接受语言,也为后一部分辩论活动的有效开展做好了语言运用上的铺垫。
在学生初步理解课文之后,笔者自然地引出了紧扣课文的辩题:Should animals be kept in the zoo or not? 同时,笔者也逐渐引导学生掌握辩论的技巧,如:Try to speak loudly a论文导读:
nd clearly. Try to make it convincing.也引导学生运用一些基础的英语辩论句式,如:

1. I think that ...

2. I believe that ...

3. I feel that ...

4. I agree/disagree with you.

5. Could you tell me ...?

6. Why do you think ...?

7. Do you think ...?

在辩论的过程中,学生积极思考,迅速反应,进行针锋相对的辩驳,这样既巩固了课本知识,又深化了教材,促使知识直接转化为能力。
在自由辩论结束后,笔者设计了一项拓展性的活动,让学生阅读一封来自动物园里一只渴望自由的老虎的信“I he a dream!”,并要求进行虚拟的“记者”与“老虎”间的采访活动。在这一活动中,学生热情高涨,想象力飞扬,课堂教学气氛再次被推向,学生关爱动物的意识和保护环境的责任感也在活动中得以进一步提升。
辩论课后,笔者再要求学生把所获得的信息一分为二地用英语进行书写落实,使学生的归纳能力和写作能力得到了相应的提高,起到了一举多得的作用。

四、规范课堂辩论过程——有效辩论活动组织的关键点

开展课堂辩论是一个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交流互动的好方法,但对初中学生而言,这也是个难度较大、富有挑战性的课堂活动。为使课堂辩论活动更有效地展开,辩论活动的实施过程应是一个将辩前准备、辩论互动和活动总结评价有机结合的教学过程。

1. 资料搜集处理

资料搜集处理是有效开展课堂辩论活动的前提保证。在每个辩论活动开展前,教师应根据辩题将全班学生分为正方和反方两个辩论小组,引导各组学生有目的地去阅读一些书籍,查找相关的信息、资料等,并努力将其作为一种能力进行培养。同时,各组可在本小组内部预先进行辩论演练,相互借鉴,相互磨合,在互动合作的基础上生成和完善自己的知识与认识。

2. 参与辩论互动

在日常辩论活动中,笔者常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正反辩论双方在交互呈现自己的观点时,根本不去关注对方的观点,而只是将自己的观点简单罗列。有效的辩论应是一种tit for tat(针锋相对)的语言对抗活动,这对初中学生的语言运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就教师的角色任务而言,在辩论的组织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任务不仅应体现在课外资料搜集整理和思维方式的组织和指导上,更应充分地体现在课堂辩论学习的过程之中。由于初中学生知识储备、阅历有限等问题,教师不能完全放开对学生的控制,要适时地介入辩论,为加大辩论的深度给以学生必要的指导,甚至也可适时加入相对“弱势”的一方。当然,在辩论的过程中,教师不要随便纠错,以免打断学生的连续思维。

3. 总结评价

由于英语辩论对学生要求较高,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要多给予鼓励和肯定,通过多种鼓励性的评价方法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积极性。课堂上对于辩论的点评,不应该把重点放在谁胜谁负、哪个同学是最佳辩手上,而应评价学生的参与度、流畅性、准确性等方面,注意使零星的、散乱的感性认识上升为有条理的、系统的理性认识,使学生在辩论中形成的积极的观点进行升华,从而形成正确的观念,引导学生的后续行为。
英美课堂讨论模式强调在总结时让“反方”评价“正方”的发言,再让学生作一个比较,看评价和发言实际是否吻合。这样做,一是评价“正方”是否已经充分、恰当地表达了他们的观点,二是评价“反方”的注意力、理解力和判断力。这个评价比“反方”辩论更能显示思维的批判水平,难度更大,能够让学生锻炼更高水平的反应能力和判断能力。[4]

五、引导全员参与辩论——提高辩论实效性的着力点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课堂辩论不应是为“辩”而辩。很多课堂上的辩论赛也往往是选出几名选手辩论,这样就变成了几个学生的表演赛,而其他学生只能充当观众,这不符合“面向全体学生”的新课程理念。初中英语课堂辩论理应是一种讨论式教学模式,属于自由辩论,它不以取胜为目的,而是鼓励学生用目标语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们一边辩论,一边反思自己的观点和论据的不足。在辩论过程中,教师应鼓励辩论双方既可以因找到更充足的论据而强化自己的立场,也可允许正反双方在各抒己见后发生观点阵营的变化。
要提高学生活动的参与性,教师就应做好引导与调控,在辩论活动实施的各个阶段加强学生的参与性。

1. 资料的搜集整理阶段

教师要划分小组并指导学生进行适当的分工,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帮忙搜集资料,提高每个学生的活动参与程度,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2. 辩论阶段

每个学生都有权利提出问题或发表自己的观点,同时每个学生都可以回答对方的问题。为避免口才好的学生发言中国免费论文网www.7ctime.com
多、性格内向的学生发言少的情况发生,教师甚至可以让每个人都参与发言,“各自为战”,而不让“反方”集体进行“围攻”。

3. 总结评价阶段

互评是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的重要一环。在活动的最后总结阶段,教师要积极运用互评机制,同一辩方组内可进行互评,正反双方也可进行互评,师生间也可进行互评,进一步发挥评价教育的多种效能。
新一轮课程改革已为初中英语教学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初中英语教学虽不是思想政治教学,但在英语学科教学中实施辩论教学不仅是可行的,也是必须的。作为英语教师,应努力改变以教师为主导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组织中注意对学生辩论能力和方法的培养,增强英语学习的趣味性、实践性,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多边互动,充分发挥课堂辩论的最大教学价值。
参考文献:
[1] 吴建丹. 把辩论引入课堂的实践与思考[J]. 教学月刊·小学版,2005(7):25.
[2] 张春兴. 教育心理学[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213.
[3] 李小棠.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 中小学外语教学,2011(6):33.
[4] 杨桂青. 英美精彩课堂[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