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中学思想政治课主体性教学摭谈-学年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9016 浏览:34547
论文导读:属性,是在人与物的主客体关系中存在的。人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人的认知力、思考和情感能力、能动的创造性能力和独立自主能力等,包括自尊、独立的人格和权利的维护而非被动依附性。人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改造世界的能动的创新意识,马克思说“蜜蜂造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
摘要: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的发挥,目前国内一些研究者测重研究学生的主体地位并肯定学生的主体性,往往忽视和排斥了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体性和主导作用的发挥,从一个极端发展到另外一个极端。教师的主体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与师生主体性之间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构成了课程主体性教学,对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主体性应当作全面的分析。
关键词:马克思的主体观;思想政治课教学;教师主体性;学生主体性
1671-0568(2012)27-0033-03
面对新课程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当前主体性研究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热点,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也是关于如何从传统的灌输教育、填鸭式教学转向新的现代教学模式,其中对于发挥和重视学生主体性更是重点,而忽视了对教师的主体性研究。《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件提出“一个坚持”和“四个提高”,即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和感染力、吸引力的基本原则,我们用马克思的主体观理论审视中学思想政治课主体性教学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的主体观

1.在扬弃中形成自己的主体观。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都有关于主体观问题的论述,他批判费尔巴哈把主体的人看作是直观的、单个的、抽象的物,把人的本质仅仅看成是人区别与动物的理性、意志和心等,把主体理解成抽象的本质,马克思认为主体是一种历史性的发展过程,是现实的人,是对旧唯物主义主体观的一种扬弃。
而黑格尔把主体看成是“绝对精神”即“自我意识”,是唯心主义的主体观, 主体只作为结果出现;因此,这个结果,即知道自己是自我意识的主体,就是神,绝对精神,就是知道自己并且实现自己的观念”,他夸大了自我意识这一主体性,而没有从客观的物质性进行理解。
2.马克思的实践主体观。马克思在批判本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主体的概念,认为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主体是对客体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有感觉、知觉、理性和意识的某种统一性的人。主体也体现了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即从主体方面来看: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主体体现着对客体的主动和积极意义。
主体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是在人与物的主客体关系中存在的。人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人的认知力、思考和情感能力、能动的创造性能力和独立自主能力等,包括自尊、独立的人格和权利的维护而非被动依附性。人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改造世界的能动的创新意识,马克思说“蜜蜂造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因为在建房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建成了”。
人的主体性还体现在一种交往关系,即主体与特殊客体(另一主体)的主体间性关系,这种关系以实践为,人的主体性最根本的特性是实践性。“只是从客体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实践是他的主体观的基础,认为人作为主体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只有在实践中才有意义,从人的社会实践性去理解人的主体性,也体现了一种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的主体间性关系。如马克思说的,“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沟通主客体,比如,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主客体关系存在的就是教学活动本身这一实践活动,而主体性的关系离不开教学实践。

二、关于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主体性分析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人的主体性集中展现之一就是教师与学生作为人的主体性在教学中的体现。教师和学生都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起主导作用的力量,他传授课程教育的内容、决定采取何种教学方法、控制教学进程和方向等;而学生是受教育者,也是学习的主体。一般说来,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主体性应从三个方面分析:

1.教师的主体性。

首先,教师的主体性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在师生关系中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等特征,主要是教师在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实施者,是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中的一个主体。
其次,我国传统思想政治课教学在教师主体性方面存在着问题。传统教学认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往往是一种“师讲生听”和“注入式”的教学模式。教师的主体性具有重复性、固定性和强制性。教学按照固定的模式,在内容上缺乏发展,所以教学中教师往往对“相同”的学生采用相同的教学方法,传授相同的教学内容,照本宣科,缺乏针对性的个别教育。教师仅仅是“教书匠”而非教育者和研究者,只能授之以“鱼”,这种“重复式”的教学使教师被教材所奴役,为一些政权当局者利用,成为一种没有的、机械的教学工具,崇尚书本权威,缺乏反思意识和批判精神,这样的教师永远不会受尊敬和重视。教师在教学中具有绝对权威,其地位神圣不可侵犯,学生必须接受和维护教师的权威,教学是单一的自上而下的过程,不提倡学生质疑和提问,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压抑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当然,这种强制性教学也使教师自我封闭,不能实现教学相长,所以要突破传统,构建一种新型的主体性教育。
再次,发挥教师的主体性建议。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我们说要尊师重教,就是要体现教师的主体性。面对社会意识形态多元化、信息复杂的当代社会,往往有许多如、反动及暴力等垃圾信息对学生毒害很深,如缺乏指导,学生很难辨别良莠做出正确的选择,容易误入歧途。为防止一些学生放任自流,无组织、无纪律性,就必须发挥教师的主体性。
教师的主体性提倡“阳柔性教学”,教师的主导作用应该像太阳的光辉一样去感化和温暖学生。被称为“狼爸”的萧百佑提出“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二十年的棍棒打出了“北大三杰”,华裔虎妈蔡美儿在她的《虎妈战歌》一书中提出要对孩子严加管教,给孩子规定了十条戒令。我们要一分为二地分析,不能全盘否定,不仅反对这种权威性的“刚性”主体性,也要借鉴其对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积极摘自:写论文www.7ctime.com
意义。列宁提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正确、科学的理论思想对人们的实践活动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所以教师应用科学思想和理论武装学生头脑。源于:论文格式标准www.7cti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