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城乡规划中道路设置问题研究-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8429 浏览:33159
论文导读: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城镇化发展是一种必然趋势,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改革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正处在于乡村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在城乡规划进程中,道路设施建设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做好城乡间道路的规划是不可懈怠的一步,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道路建成后行人、车辆行驶的安全性,舒适性,所以必须的落实实施好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确保城镇化稳步的发展,本文对规划城乡道路设置中的一些问题点做出了分析、建议。
关键词:城乡规划 道路设置 注意问题
随着我国城乡统筹化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道路交通的发展问题也面临着很大的机遇和挑战。便捷的城乡交通能带动城乡建设快速稳步的向前发展,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当前,中国农村向城市化发展步伐的逐步加快,道路作为连接城乡之间的纽带,问题也日渐突显出来。城乡道路主要都是为各种车辆提供安全、舒适、快捷的交通条件。《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中规定有城市道路的最小纵坡,这是基于方便排除路面积水保护道路结构稳定的考虑;另一方面,进一步降低最小纵坡,对于改善道路行驶舒适感、降低工程造价、保护路面结构等方面也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而乡村公路则对道路的最小纵坡没有严格要求。怎样在城市道路和乡村公路规划取向上做到统一协调发展,已成为规划领域长期争论的重点论题之一。既然是乡村城市化建设,那么相关设施也要参照城市标准来进行。我国城乡道路设置的规划中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城市道路拥挤不堪,居民出行乘车不便,等车时间久,交通秩序紊乱,停车空间不足等问题牵制着现代化进程。所以,城乡规划中的道路规划、设置、管理的齐步发展,是城乡规划进程中极其重要的环节。

一、我国城乡道路规划中应注意的问题

1道路规划中应提高支路网密度
为了实现土地开发和利用价值的最大化,常常会对支路网的建设疏忽,较低的支路网密度和剧增的交通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加重,所以,一定要及时加强支路网的建设和改造。宽阔的城市干道虽满足了车辆行驶的需要,但道路的整体规划还是以人性化为根本,要以满足人们出行的方便为根本目的。细密、完整的支路网系统可以提高主干道的分流能力和通行能力,而且能形成完整的人行道和自行车交通道路系统,很好地减少了交通盲区。因此,应当加强支路网的规划,以先进系统的设计理念进行支路网系统的整体规划,要求在城乡支路和各分区、街道形成完整统一的交通系统,全面提升支路网密度。应该依据土地的实际情况,严格按照规范的要求做好支路网系统的建设,且在情况变动时适度调整和完善,以做到整个系统的完整性。特别不能忽视的是干道和支路交叉路口而带来的交通的负面影响,必须通过科学合理的道路规划及完善的交通管理将影响度降到最低值。
2道路规划中应严格控制噪声
(1)横源于:论文网站大全www.7ctime.com
架跨路天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车辆变速、鸣笛和刹车等噪声,从而降低了道路交通上的噪声,特别适用于商业、商务和混合区等地区域,也取得了良好效果。
(2)拓展道路的宽度,也是降低噪声的有效方法之一。
(3)道路上设置快慢隔离区,能有效起到降噪的效果。来往车辆和行人各行其道,沿道路中心线运行的车辆比较畅通,有效降低了车辆适时地变速、刹车和鸣笛等噪声的污染,而极大地降低了道路交通的各种噪声。这种方法较适合混合区使用范围内使用。
(4)各种桥梁、涵洞、高架桥和立交桥等的设置,也能合理控制交通噪声的不良影响,更适用于较近距离的环境氛围。
(5)在较窄路面的住宅区和商业、商务区有一定的优势,可以设置单行线来控制交通噪声。
(6)沿道路两侧进行大面积绿化工作,特别是乔木和灌木的协调结合,也能有效降低反射的声音。
3道路规划中最小纵坡统一的问题
在对地势相对较为平缓的城乡用地进行规划时,应该依据道路本身的纵向平顺性和行驶的舒适性等特定要求,往往采用尽量降低道路纵坡,甚至采用平坡的理念进行设计。现行《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37-90》(简称《规范》)中也规定了如何设置城市道路的最小纵坡的问题。《规范》中规定:“道路最小纵坡应大于或等于0.5%,困难时可大于或等于0.3%”。但是在实际规划中,我们发现对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图纸的大量查阅过程中,虽然有着进一步降低道路纵坡的规划冲动,但受困于《规范》的限制,不得不在规划中频频采用0.3%这样的最小纵坡。与城市用地相比,乡镇的地势坡度、高低起伏较为显著,丘陵山地地带也较多,如何统一城乡之间道路的坡度规划问题就成为城乡规划过程中道路设置的一项重要课题。现今如何在《规范》约定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道路纵坡,对于提高道路行驶的舒适度、保护路面结构、降低工程造价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实际效益。因此,深入研究城乡规划中的道路最小纵坡设置问题是改善城乡道路设计问题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4道路规划中关于道路积水的排除问题
在对于降雨量较大、降雨频繁、路面容易发生积水现象的一些城乡中进行道路设计时,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设置道路最小纵坡。例如城市道路积水时,道路表面积水量及排水口的面积总和一样时,则路面坡度与排水所用的时间没有任何关系。实际上在排除路面积水时,适当增加排水口、加大排水口面积、选择合适的排水口径要比设置0.3%的道路最小纵坡更具实际意义。道路表面的实际坡度又叫复合坡度,它是由纵向坡度和横向坡度合成的。当复合坡度将路面的少量积水汇集到车道边缘的侧平石处时,只要在测平石处设置一定的沿纵向的坡度或者小边沟,就可以将路侧积水排走。如果使用这种规划方案,即便道路纵向设置是平坡,其对道路排水的影响也可以忽略不计。
5降低最小纵坡对于改善行驶舒适感的意义
车辆在道路上跨越曲线顶部和底部时,驾乘人员则不断经历超重和失重。试想如果这种状态变化过于频繁,势必会给驾乘人员带来身体上的不适应,甚至会晕车。正是基于这种原因在道路设计时才有意避免道路纵坡的频繁变化。在城市道路规划中,纵坡设置对行驶舒适感的影响非常大。在单一坡段上看,0.3%的最小纵坡意味着1公里道路向上抬升或下降论文导读:
3米,而这样大的地势起伏变化除了在少数山地城市外,一般的城市中是比较少见的。城市道路的功能属性也要求城市地块的地势起伏要尽量平缓,很难控制在预算范围内。
6道路规划中加强对路面结构的保护
降低道路纵坡对保护路面结构、延长路面使用寿命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作用。进一步降低道路最小纵坡,可以减少道路总曲线中凹曲线的数量,也可以减少道路中薄弱点的数量;纵坡减小后,道路也将趋于平缓,凹曲线半径相应增大,减小了向心力,从而也减少了因凹曲线设置而引起的路面负荷。因此,降低道路最小纵坡可以改善路面的受力状况,保护路面结构,延长路面寿命起着积极的作用。
在城乡道路规划设置中,城乡道路的所起的作用功能、支路网布局等方面日益重要,特别是道路纵坡的降低,不但可以减少道路纵曲线中凹点的数量,而且可以增加道路平缓度,减少路面荷载量。以科学先进的理念为主导,有助于增加道路的使用寿命,最大化地实现道路经济收益。
参考文献:
王亚平, 周海赟. 道路交通标志设置优化对策——以南京仙林大学城为例[J]. 科技传播 , 2012,(03)
齐童, 白振平 , 郑怀文. 北京市城乡结合部功能分析[J]. 城市问题 , 2005,(02)
[3] 吕从高, 韦英娜. 我国城乡结合部道路交通安全分析与对策[J]. 交通标准化 , 2007,(12)
[4] 刘建峰. 构建完善的城乡结合部管理体系[J]. 广西农学报 , 2011,(03)
[5] 王庆中, 杨运平, 陶祥林. 当前交通标志设置建议与改善对策[J]. 现代交通技术 , 2011,(02)
[6] 俞兴泉. 对城乡结合部问题的思考[J]. 城市规划 , 1989, (03)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